辰砂滑石丸

辰砂滑石丸

CHEN SHA HUA SH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脈因症治》卷上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0.3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心經 17%
脾經 17%
胃經 11%
肝經 11%
膀胱經 5%
腎經 5%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辰砂滑石丸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為其具備鎮心安神之效。

硃砂,性寒,味甘,歸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其性寒能降火,味甘能養心,故可鎮心安神,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狂躁等症狀。

此外,硃砂與滑石等藥物配伍,可相輔相成,加強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辰砂滑石丸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與辰砂、滑石等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效果,用於治療熱毒熾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2. 芳香開竅,醒神止痛:冰片具有芳香開竅、醒神止痛的功效,可以配合辰砂、滑石等藥材,疏通經絡,促進藥力滲透,增強止痛效果,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

辰砂滑石丸方劑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薄荷味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可輔助辰砂、滑石等藥材清除體內熱毒,減輕炎症,緩解疼痛。
  2. 疏散風熱,透疹消斑: 薄荷能疏散風熱,並能促進汗液分泌,有助於疹子透發,消退斑點,進一步提升療效。

總而言之,薄荷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辰砂滑石丸的清熱解毒功效,還能促進皮疹的消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辰砂滑石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緩和藥性: 辰砂性寒,滑石性滑,兩者皆有清熱解毒之效,但若單獨使用,容易損傷脾胃。甘草性甘,味平,具有調和藥性、緩和脾胃之功,可避免藥性過寒傷脾胃,保證藥效發揮的同時,提高用藥安全性。
  2. 增進藥效: 甘草與辰砂、滑石合用,可增強其清熱解毒、利溼止瀉的功效。甘草能調和藥性,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能引藥入肺,促進藥物到達病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辰砂滑石丸方劑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滑利,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方中辰砂性寒,善於清熱解毒,滑石可輔助辰砂清熱利濕,協同作用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2. 保護胃腸: 辰砂性寒,容易刺激胃腸,而滑石性滑潤,能保護胃腸黏膜,避免辰砂對胃腸造成損傷,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時,滑石也能幫助辰砂更好地發揮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辰砂滑石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表裏熱」,即外感風熱與內生熱邪相兼之證。表熱可見發熱、頭痛、咽痛;裏熱則見煩渴、小便短赤、心煩不寐等。方劑組合側重清泄表裏鬱熱,兼顧鎮靜安神、利濕導熱下行。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辰砂(硃砂)

    • 性寒質重,入心經,清熱鎮驚安神,針對裏熱擾神之心煩、失眠。其寒性協同他藥清解內熱。
  2. 龍腦(冰片)

    • 辛涼走竄,善散上焦風熱,開竅醒神。外用清涼止癢,內服助薄荷宣散表熱,緩解頭目昏脹。
  3. 薄荷

    • 辛涼透表,疏風散熱,治外感風熱之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其輕揚之性引藥達表,解表熱之閉鬱。
  4. 六一散(滑石:甘草=6:1)

    • 滑石清熱利濕,導三焦濕熱從小便出;甘草和中緩急,防硃砂寒涼傷胃。二者合用,清裏熱兼護正氣,使濕熱從下竅分消。

全方配伍思路

  • 清透並行:薄荷、龍腦宣散表熱,辰砂、六一散清泄裏熱,達成表裏雙解。
  • 上下分消:上以薄荷、龍腦宣散鬱熱,下以滑石利濕泄熱,符合「治上焦如羽,治下焦如權」原則。
  • 鎮靜與利尿協同:辰砂安神定志,六一散通利水道,熱隨尿降,神隨熱靜。

此方適用於表裏俱熱證,尤其熱邪夾濕、上擾心神者,體現中醫「清、透、利、鎮」的複合治法。

傳統服藥法


辰砂、龍腦、薄荷、六一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辰砂滑石丸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孕婦及兒童慎用。
  • 辰砂滑石丸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不宜與其他涼血止血藥物同時服用。
  • 辰砂滑石丸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不宜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同時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辰砂滑石丸, 出處:《脈因症治》卷上。 組成:辰砂、龍腦、薄荷、六一散。 主治:表裏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