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散

Liu Y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其他名稱:天水散,太白散,神白散,雙解散,滑胎散,益元散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1%
胃經 31%
膀胱經 27%
心經 4%
脾經 4%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14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疼痛小便疼痛

症狀小便顏色偏黃,血尿,排尿困難,腹瀉,嘔吐,口乾口渴,心情煩燥,心胸煩熱,發燒,咳血,肥胖,咳嗽

現代疾病胃及十二指腸炎,感冒,熱中暑,尿道炎,膀胱炎,濕疹,汗皰疹,汗疹,肥胖,麻疹

方劑組成解釋

六一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 六一散方中多用寒涼之品,如滑石、瞿麥等,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味甘,能緩和藥性,防止寒涼之品傷及脾胃,確保藥效發揮的同時,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

二、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益氣補脾、緩急止痛、解毒之效。其加入六一散中,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利尿排石、清熱解毒的功效,促進患者康復。

六一散中含有滑石,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六一散主治小兒夏季熱,症狀為發熱、口渴、尿少、小便赤澀等,滑石能清熱利濕,使小便通暢,緩解症狀。
  2. 利尿排石:滑石還有利尿排石的作用。夏季熱易導致小便不暢,甚至出現尿路結石,滑石能利尿排石,減少石頭形成和阻塞。

因此,滑石在六一散中扮演着清熱利濕、利尿排石的重要角色,有助於緩解夏季熱的症狀,恢復兒童的健康。

方劑介紹


六一散

六一散的主要功效是「清暑利濕、清熱利尿」,就只有兩味中藥組成,分別是滑石與甘草共同磨成粉,滑石比例是甘草的6倍,所以稱為「六一散」。

六一散主治「暑濕證」常見症狀是身體發熱、心煩、口乾口渴、小便不利、嘔吐、腹瀉...等等。

尤其是合膀胱濕熱所引起的小便赤痛及尿中有結石的現象,六一散可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痱子粉,可以改善濕疹、濕瘡、汗疹。

在炎熱潮濕的夏季裡,人體常受到「暑氣」和「濕氣」的雙重影響。暑氣屬於陽熱類型,容易消耗體內的津液,所以會出現發熱。

炎熱潮濕的夏季裡,人體常受到暑氣和濕氣的影響
炎熱潮濕的夏季裡,人體常受到暑氣和濕氣的影響

暑氣還會影響中醫的心臟,導致心情煩躁不安,暑濕也會損害胃腸功能,造成嘔吐和腹瀉。

尤其是體內或氣大時,對膀胱的影響是排尿困難、排尿疼痛。長時間處於濕熱環境之下,也可能引起各種皮膚問題。

因此,古人設計了這種組合,用來治療夏季熱濕氣重的相關症狀。依照《黃帝內經.素問》中的治療原則,「熱則寒之」和「濕淫於內...以淡瀉之」的方法來治療。

滑石,味道甘淡,性質寒涼且滑潤,甘味可以調和身體,寒性則可以驅散積熱,淡味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濕氣,滑性則有助於暢通體內的水道。

《本草通玄》、《本草再新》典籍中都提到,滑石能夠清除火熱,涼爽體內五臟六腑化解暑氣,有助於通經活血和止瀉。因此,滑石被視為治療夏季熱濕症狀的主要藥材

方中甘草味甘性平和,有助於調和其它藥材的冷性和滑性,避免過於寒涼,可以補充脾胃,調節氣血,清熱解毒。

這兩種藥材相配伍,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暑,利水通淋,使體內的濕氣從下部排出,從而達到退熱、解渴、通淋、止利的效果。

當滑石和甘草這兩種藥物配合使用時,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既能清除體內熱氣,又能排解濕氣的方劑,能夠引導體內的熱氣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達到達到「清熱解暑」和「利水通淋」的效果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熱量和濕氣,讓身體恢復健康狀態。這種配方特別適用於治療夏季由暑熱引起的疾病,可以有效地「清除心煩」和改善「小便困難」

運用寒涼中藥清熱解暑、利水通淋

古代典籍《明醫雜著》中提到,治療夏季熱症,清心利小便是最好的方法。這種小便是黃色且尿赤痛的,如果是小便多且白,就不適合運用

六一散是「寒涼派」的核心方劑,本方原稱為「益元散」,源自金朝劉完素的《黃帝素問宣明論方》,是金元時期四大醫家之首,他提倡火熱論,認為六氣都能轉化為火,擅長治療火熱相關的病症。

他主張使用汗解法治療,不應使用辛熱藥物,而使用辛涼或甘寒藥物來解表和除熱。運用甘草、滑石、蔥白、淡豆鼓等配合使用,可以發散熱氣,解除鬱結。

劉完素認為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因熱引起的各種病症,如高熱、嘔吐、腹瀉、下痢、尿道疼痛、尿石症、心悸、健忘、煩躁、呼吸急促...等等,可治療多達七十餘種的症狀,反映了其廣泛的用途。

這個方劑可以說是劉完素學術思想的完美體現,因此被譽為「神驗之仙藥」。

雲端中醫有一些會員實際運用後分享,當體內有火熱時,運用含有滑石的中藥如「豬苓湯」清熱利尿,往往都會出現奇效!

透過利尿可以清除體內的暑氣、火氣
透過利尿可以清除體內的暑氣、火氣

由於這個方劑組成只有兩味藥,後代在這個核心基礎上,加了不少中藥。若要增強溫熱補益,有加上紅麴、乾薑、吳茱萸...等等。

如果要加強清熱除濕,有加上車前子、側柏葉、車前草、黃柏...等等。這些方劑的創新和應用,特別是在溫病學中的運用。

由於本方的藥力較溫和,比較適合較輕微的症狀,如果中暑症狀較嚴重,出現大量出汗、昏迷不醒或煩躁等情況,古人會使用更強效的「白虎湯」。

本方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於內科、婦科、腑臟、經絡、耳目等七十餘證。名醫汪昂認為本方的效用在於能夠清除上中下三焦的濕熱。

後世的溫病學家們也常將這個方劑融入自己的治療體系中,廣泛用於治療夏季暑溫、濕熱、伏暑等症狀。

古籍《醫方論》提到六一散較適合體格較健壯,體內火熱盛的人。如果體虛氣弱,服用反而會傷害脾胃且傷腎,反而導致食慾不佳,津虧口渴,不能因為火氣大就運用

六一散具有清熱利尿、止渴、消暑、利水滲濕的功效。主治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等症狀,以及濕疹、痱子等症狀。此外,六一散還可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口瘡、咽喉腫痛等症狀。

現代臨床運用,常用於治療感冒、胃腸炎、中暑、藥物不良反應、膀胱炎、尿道炎、尿路結石及某些皮膚病等由濕熱引起的症狀。外用則可治療皮膚病。


加減法:

在臨床依照症狀,會加上其他具有清暑利濕功效的藥材,例如西瓜皮、絲瓜絡等。如果患者的陽明經熱症狀較為嚴重,則會加入石膏以幫助清熱。對於出現小便澀痛或尿道結石的症狀,適合加入海金沙、金錢草來促進尿液通暢和緩解痛感。

若出現血尿,則應該加入生側柏葉、小薊、車前草等,這些藥材可以幫助通淋和止血。而對於因食用生冷食物引起的痢疾,黑山梔和乾薑則是有效的補充藥材。

傳統服藥法


將上述成分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9克,加少許蜂蜜,用溫水調勻後服用,也可用蜂蜜直接調配。一天三次服用;或者對於喜歡冷飲的人,可以用新鮮的井水或泉水服用。此外,對於感冒發熱、出汗少時,可以加入蔥白、豆豉湯服用;對於難產,可以用紫蘇湯調勻後服用。

現代用法為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量6至18克,包煎或用溫開水調勻,每日2至3次服用;也可以將其加入其他方劑中煎服。外用時,可以直接撒在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若體內缺乏濕熱,如陰虛液損或小便清長的情況,不宜使用本方。
  2. 孕婦應避免服用此藥。
  3. 重症患者在醫生指導下,可以考慮加倍劑量服用。
  4. 六一散具有寒涼特性,因此脾胃虛寒的人應謹慎服用。
  5. 不宜長期服用六一散,以防對脾胃的陽氣造成損害。
  6.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使用六一散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六一散的經絡型態


夏季常見的經絡型態,上半身三焦經、大腸經、下半身膽經、胃經實證,脾經與膀胱經虛證,出現相關火熱症狀、尿痛時,可以運用此方劑改善。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六一散,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黃耆6兩(炙),甘草1兩(炙)。 主治:咯血,發寒熱。

六一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四三。 組成: 六一散(《普濟方》卷三四三。)出處:《普濟方》卷三四三。組成:枳殼6兩,甘草1兩。主治:瘦胎易産,抑陽降氣。 。 主治:瘦胎易産,抑陽降氣。

六一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四。 組成:滑石(白膩者,研細,水飛,曬乾再研)6兩,冰片3分(後和研勻),粉草(取頭末,研極細)6錢。 主治:解毒稀痘。主治:痘疹,熱毒太盛,紅紫黑陷,熱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