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煩燥如何解?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 最後更新:2021-10-06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心情煩燥


心情煩燥

煩躁是一種症狀,排除人格上的缺陷之外,現代醫學認為這是正常的情緒,要嚴重到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時,才需要考慮治療。

現代人由於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多數人們無法得到合理的壓力釋放,所以容易感到煩躁。

若將煩躁歸納為精神疾病的症狀,有可能是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畏懼症、急性壓力反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可能,經常不安、緊張、煩躁、惶恐是主要症狀。

壓力大煩躁
現代人壓力大,很容易感到煩躁

造成煩躁的原因很多,有臨床研究發現,煩躁可能與微量營養缺乏有關,例如缺乏鈣、鎂時,就容易出現情緒急躁、神經質,容易被激怒、抗壓性不足。

補充多種維生素,例如:維生素B1、B3、B6、B12、維生素C、維生素D,可以舒緩緊情緒,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

煩躁也可能就是內分泌失調引起來的,例如:性激素分泌失常、甲狀腺分泌異常時就會煩躁。

現代醫學普遍將煩躁歸類於精神層面的狀態,而古代中醫卻將煩躁歸納為體內五臟六腑陰陽不協調的狀態。

因此,找不到原因的煩躁,其實很適合運用中醫理論來深入探討。

從中醫的觀點看心情煩燥


煩躁即指心中煩熱不安,手足躁擾不寧的症狀。胸中熱而不安叫「煩」,手足擾動不寧叫「躁」,煩與躁常並稱,可以說是困擾千年來中國人的症狀之一。

從《黃帝內經》就有「躁煩」這個名詞,煩與躁其實是屬於兩種症狀,例如:煩滿、心煩、火煩、暴煩、虛煩、微煩皆屬於「煩」。躁擾、躁動、躁狂皆屬於「躁」。

古人認為「煩為陽、躁為陰」,因此煩躁是一種體內臟腑陰陽不協調的現象,不一定是心理因素所造成。較常由火熱引起,以實證居多,中醫將煩躁歸類為以下幾種證型:

1. 外感傷寒

中醫《傷寒論》是千古以來治療「外感傷寒」的專書,裡面有多處提到「煩躁」的症狀,六經病都有探討煩躁,總共有21個條文。

不論「熱病」或「寒病」都會現煩躁。熱證多見於太陽病、陽明病與厥陰病。太陽病中出現各種感冒表症(發燒、怕冷、全身痛...等等)中,只要是「表寒裡熱」就會出現煩躁。

煩躁更常見於虛寒證(少陰證、厥陰證),這也代表寒邪上逆也會擾亂心神,所以煩躁不寧。其中提到因為脾胃中焦虛寒,肝氣犯胃,胃失和降,甚至會有「煩躁欲死」的感覺。

書中提到一種熱厥的概念,是因為體內的熱被鬱結在裡面,也會出現煩躁。而體內又寒又熱的厥陰,可以說是「陰陽俱虛」,煩躁更是嚴重。

基於此可以說如果外感傷寒(感冒)之後沒有處理好,長久下來就容易出現煩躁現象。

2.  脾胃燥熱(陽明實熱)

這種煩躁很容易理解,就是因為外在環境或體內實實在在的火熱所造成,現在人除非待在炎熱的環境工作,不然不容易出現這種證候。

症狀:壯熱煩躁、汗出氣粗、大便不通、腹滿硬痛、腹痛、舌苔黃燥、脈洪大或沉實。

3. 肝鬱化火、少陽鬱熱

當ㄧ個人長期壓力大或心情不好,形成「肝氣鬱結」證,時間久了在體內化火之後也會煩躁,症狀是:胸痛、胸悶、小便不利、全身困重、苔薄黃、脈弦數。

上面提到外感傷寒也容易出現一種「少陽病」,也會在平時肝氣鬱結的人身上,塑造出這種煩躁的現象,甚至容易出現精神病。

4. 心胸血瘀

胸部氣血瘀阻久了,因為體內氣血運行不舒暢,瘀阻心竅鬱而化熱出現煩躁。伴隨各種血瘀症狀,例如:面色晦暗、面唇青紫、眼窩黯黑、心胸刺痛、少腹硬滿疼痛、舌質紫暗、脈沉澀或結代。

現代人經常出現心經與心包經虛證的經絡現象,與這種證候密切相關。

5. 腎陰虛火旺

隨著年紀愈來愈大,累積長期的疾病之後,都很容易出現腎陰不足,虛火上浮,上擾心神的煩躁。

症狀是:失眠、躁擾不寧、心悸、健忘、多夢、腰膝痠軟、顴紅唇赤、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口乾舌燥,尿黃便乾、舌紅少苔、脈細數。

6. 心經火熱

古人認為煩躁一症,不論虛實多與心經有火有關。心藏神,主神明,神明被心火所擾,則煩躁不寧。

《雜病源流犀燭》云:「煩躁,心經火熱病也。」其治療當以清熱瀉火為主,火平則心神安寧,煩躁即癒。

相關的8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載入中...

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由於「煩躁」遍及各種傷寒六經病,因此見於多種經絡型態,常見於以下4種:

  1. 少陽經(三焦經、膽經)與陽明經(大腸經、胃經)同時實證
  2. 手部三焦經、大腸經同時實證,腳部膽經與胃經同時虛證
  3. 腳三陽膽經與胃經虛證、伴隨腎經或膀胱經虛證
  4. 鐵三角經絡型態的其中一種變化型:伴隨心經與心包經同時虛證、三焦經、大腸經同時實證
載入中...

改善心情煩燥的50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心情煩燥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心情煩燥之相關中醫典籍


  • 《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之勝,心下熱,善飢,臍下反動,氣游三焦,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嘔逆躁煩,腹滿痛溏泄,傳為赤沃。」
  •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 《張氏醫通/煩躁》:「經云:氣亂於心則煩,蓋熱客於肺則煩,入於腎則躁。大抵心火旺,則水虧金爍,惟火獨熾,故肺腎合而為煩躁也。」
  • 《雜病源流犀燭/煩躁健忘源流》:「內熱心煩曰煩,故煩者,但心中鬱煩也。外熱身躁曰躁,故躁者,並身外熱躁也。內熱屬有根之火,其原本於熱。凡但煩不躁及先煩後躁者,皆易治,外熱屬無根之火,其原本於寒,凡但躁不煩及先躁後煩者,皆難治。」
  • 《類證治裁/煩躁》「更有陰中伏陽煩躁者,頭痛身溫,指末冷,胸滿惡心,脈沉伏,按之骨若有力,須破散陰氣,導達真火。本事用破陰丹。陰中伏陽症,用熱藥助陽,則為陰所隔絕,不能導引真陽。用冷藥,則所伏真火立見消亡;用破陰丹,使水升火降,得汗而能矣。」
  • 《類證治裁》:「內熱為煩,外熱為躁,煩出於肺,躁出於腎,熱傳肺腎,則煩躁俱作。又說:煩為陽躁為陰。」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