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獨參湯,顧名思義,以人參為君藥,方中僅此一味。人參性味甘溫,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獨參湯選用人參,正是因為其獨特的藥性,能單獨應用於氣虛乏力、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食慾不振、口渴等症狀。
人參作為補氣之聖藥,在獨參湯中,可單獨發揮補氣固脫、益氣生津之效,無需其他藥物輔佐,簡潔明瞭,有效且易於操作,因此成為獨參湯的唯一組成。
獨參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和胃降逆: 生薑味辛溫,性散,能溫中散寒,和胃降逆,對於參芪所致的胃氣上逆、食慾不振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解毒增效: 生薑具有解毒作用,能解參芪之毒,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損傷脾胃。同時,生薑還能促進人參、黃芪等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藥效。
獨參湯中加入大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參藥燥性: 人參性溫燥,長期服用易傷陰耗氣,而大棗性甘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大棗與人參同用,可緩解人參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傷及脾胃。
- 增強補氣效果,提高藥效: 大棗本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與人參共同使用,可加強補氣效果,使補氣之力更加充足,從而提高整體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獨參湯,是中醫常用的方劑,由人參、生薑、大棗組成,具有扶正祛邪、益氣養陰的功效。獨參湯主治痘瘡色白、嫩軟不固、膿水不乾、時作癢、畏風寒、失血或膿水出多、惡寒發熱、作渴煩躁等症狀。
人參,性味甘、微苦,溫,具有大補元氣、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人參含有皁苷、人蔘酊、多糖等成分,具有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作用。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含有薑辣素、揮髮油、樹脂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鎮痛止癢、止吐止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等作用。
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血、安神養心、緩解疼痛等功效。大棗含有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糖類等成分,具有增強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緩解疲勞、改善睡眠等作用。
獨參湯組方嚴謹,人參、生薑、大棗三藥合用,既能扶正祛邪,增強機體免疫力,又能益氣養陰,滋陰潤燥。獨參湯適用於痘瘡色白、嫩軟不固、膿水不乾、時作癢、畏風寒、失血或膿水出多、惡寒發熱、作渴煩躁等症狀。
獨參湯的使用方法是:將人參、生薑、大棗洗淨,加水煎煮,取汁飲用。獨參湯的用量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來調整,一般來說,人參用量為3-6克,生薑用量為5-10克,大棗用量為10-15枚。獨參湯的服用時間一般為每日2-3次,飯後服用。
獨參湯是中醫常用的方劑,具有扶正祛邪、益氣養陰的功效。獨參湯適用於痘瘡色白、嫩軟不固、膿水不乾、時作癢、畏風寒、失血或膿水出多、惡寒發熱、作渴煩躁等症狀。獨參湯的使用方法是:將人參、生薑、大棗洗淨,加水煎煮,取汁飲用。獨參湯的用量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來調整,一般來說,人參用量為3-6克,生薑用量為5-10克,大棗用量為10-15枚。獨參湯的服用時間一般為每日2-3次,飯後服用。
傳統服藥法
高麗參。
濃煎,加薑汁、竹瀝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獨參湯, 出處:《醫學集成》卷二。 組成:高麗參。 主治:喉證,亢陽飛越,痰如拽鋸。
獨參湯, 出處:《醫鈔類編》卷十三。 組成:人參不拘多少,炒米、煨薑、紅棗。 主治:急救元陽。主治:大驚卒恐,氣虛氣脫。
獨參湯, 出處:《辨證錄》卷二。 組成:人參3兩,附子3分。 主治:久痢之後,下多亡陰,陰虛而陽暴絕,一旦昏僕,手撒眼瞪,小便自遺,汗大出不止,喉作拽鋸之聲。
獨參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五○引《勞證十藥神書》。 組成:大人參2兩(去蘆)。 主治:勞證止血後,用此藥補之。主治:大汗大下之後,及吐血、血崩、血暈諸症。
獨參湯,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卷三。 組成:好人參2兩或3-4兩,炮薑5錢。 主治:元氣虛弱,惡寒發熱,或作渴煩躁,痰喘氣促;或氣虛卒中,不語口噤;或痰涎上湧,手足逆冷;或難産,産後不省,喘息。
獨參湯,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七。 組成:好人參1兩,生薑5片,大棗5枚。 主治:陽氣虛弱,痘瘡不起發,不紅活,或膿清不滿,或結痂遲緩,或痘瘡色白,或嫩軟不固,或膿水不乾,或時作癢,或畏風寒;失血或膿水出多,血氣俱虛,惡寒發熱,作渴煩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