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 and gallbladder deficiency

心膽氣虛的原因,症狀與經絡,8個穴道7種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1-06-06

心膽氣虛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心膽不寧

心膽氣虛證又稱「心膽不寧證」,是指由於心、膽氣虛而引起的神魂不寧、恐懼不安等一系列症狀的總稱。本證常發生於原本就是心膽虛怯之人,或大病久病之後與虛弱的體質或情志所傷有關。

若基於五行原理,心屬火,心氣不足,子病及母,屬木的膽氣也受到影響。若肝膽原本就氣虛,木不生火,心火之氣也會虛弱,因此都可以引起心膽兩虛。

由於「心主神明」,心之血充氣旺則心神安藏,思維正常。而「膽主決斷」,膽氣豪壯則情志安定,謀慮出矣。若心膽虛怯,就容易受到驚恐,或聽到巨響、看到少見的現象或遇到危險時,就會心神不能收持,膽氣難以決斷。

患此證之人,稍微受到驚嚇或聽到聲音,就會心中悸動不寧,幻想有人會傷害他。很容易感到驚嚇恐懼、神魂不寧、坐臥不安...等一系列精神情志方面的症狀。多見於婦人,但男子亦不少見,尤其是體質虛弱或大病久病之後,神氣未復時常可見到。

小兒因臟腑嬌嫩、氣血尚未充足,如果受到驚嚇時,很容易傷及心膽之氣,造成氣血離散、神魂不安,因此夜間啼哭或睡夢不寧。

常見的症狀是:驚悸不寧、膽怯善恐、坐臥不安、夜寐多夢、胸悶氣短、時自汗出,舌質淡、苔薄白,脈象細弦無力。

本證常見於古代中醫疾病:「驚悸怔忡」、「不寐」等病中。心膽不寧證常常與「心氣虛證」、「肝膽不寧證」、「心脾兩虛證」一起討論。

肝藏魂而主謀慮,膽主決斷,所以「肝膽不寧」亦可出現易驚善恐,不寐、多夢之症,常因勞累或情志所傷,暗耗陰血,導致肝膽虛怯,使肝魂不藏、膽失清靜。「肝膽不寧證」以肝為主,「心膽不寧證」以心為主。

心膽不寧多常常因為素體虛怯而受到驚嚇有關,影響的是「心膽」,而心脾兩虛則多因思慮勞倦所傷,影響的是「心脾」,心脾兩虛證因心血不足,可見面色無華、舌質淡、脈細弱無力等,相較於心膽不寧證之虛象更為明顯。

造成心膽氣虛的3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心膽氣虛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淡薄白

脈相

細脈弱脈弦脈

心膽氣虛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睡眠障礙夜間多夢易感到驚嚇胸悶脹呼吸氣短言語無力汗出(身體易出汗)妄想狀態

心膽氣虛的相關證型


改善心膽氣虛的常用方劑


改善心膽氣虛的常用穴道


心膽氣虛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心膽不寧的經絡型態,可以參考「心經」與「心包經」虛證的相關經絡型態,由於現代人多數膽經虛證,因此心經與心包經虛證成為一種觀察指標,出現的時間點主要在寒冬以及最炎熱的夏天,列出幾種經絡型態如下:

載入中...

心膽氣虛的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