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1.百,數量詞,多之意。會,交會也。百會名意指手足三陽經及督脈的陽氣在此交會。本穴由於其處於人之頭頂,在人的最高處,因此人體各經上傳的陽氣都交會於此,故名百會。三陽五會、三陽、五會名意與百會同,三陽指手足三陽經,五會指五臟六腑的氣血皆會於此。2.頂中央穴。此指本穴位於頭頂中央,無它意。3.天滿穴。天,天部。滿,滿盛也。天滿名意指穴內陽氣為滿盛之狀。理同百會名解。4.天蒲穴。天,天部也。蒲,古指草蓋的園屋,此指穴內氣血為人體的衛外之氣。理同百會名解。5.巔上穴。巔,頂也。上,上部也。巔上名意指本穴位處頭頂,且氣血為天之上部的陽熱之氣。理同百會名解。6.督脈足太陽之會。本穴物質為手足三陽經之陽氣匯聚而成,但以膀胱經及督脈傳入的陽氣為多,故為督脈足太陽之會。
解剖位置
在帽狀腱膜中;有左右顳淺動、靜脈及左右枕動、靜脈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及額神經分支。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橫刺0.3~0.5寸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106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76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 肺結核
血液、造血器官與免疫系統疾病
- 貧血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肥胖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言語障礙
- 男性勃起障礙(陽痿)
- 神經衰弱症
- 四肢抽搐
- 嗜眠症(嗜睡症)
- 睡眠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半身不遂
- 嗜眠症(嗜睡症)
- 睡眠障礙
- 偏頭痛
- 阿茲海默症(失智症)
- 小兒驚巒
- 言語障礙
- 頭痛
- 梅尼爾氏病
- 癲癇
- 月經偏頭痛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 耳聾
循環系統疾病
- 原發性高血壓
- 痔瘡
- 腦中風
消化系統疾病
- 胃及十二指腸炎
- 胃下垂
- 脫肛
- 大腸激擾綜合症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酒渣癬
- 禿頭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更年期綜合症
- 白帶
- 子宮下垂
- 子宮崩漏
- 月經前緊張症候群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噁心反胃
- 心悸
- 嗅覺減退/喪失
- 暈眩
- 夜間頻尿/多尿
- 嗜眠症(嗜睡症)
- 腹瀉
- 言語障礙
- 頭痛
- 流鼻血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耳聾
- 小便疼痛
- 眼睛模糊
- 頭脹痛
- 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 夜間遺尿
- 手腳冰冷
- 容易憂鬱
- 後頭痛
- 大便失禁
- 頭頂痛
- 流鼻血
- 耳朵痛
- 四肢抽搐
- 鼻塞
- 噁心反胃
- 容易緊張
- 遺精
- 肛門出血
- 言語障礙
- 耳鳴
- 癲癇
- 頭髮乾燥
- 嗅覺減退/喪失
眼與附器疾病
- 弱視
- 乾眼症
呼吸系統疾病
-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
- 慢性鼻炎
穴道配伍
- 腦中風 :百會+曲池+本神+合谷+水溝+肩髃+太陽+崑崙+足三里+天柱+大椎+十宣
- 癲狂狂躁 :百會+水溝+築賓+內關+豐隆+心俞+身柱
- 小兒驚巒 :百會+水溝+前頂+攢竹
- 白帶 :百會+三陰交+足三里+氣海+維道+八髎
- 原發性高血壓 :百會+足竅陰+風池+內關+太衝+太溪+太陽
- 子宮下垂 :百會+交信+關元+維道+三陰交+氣海+足三里
- 低血壓 :百會+足三里+素髎
- 精神分裂症 :百會+水溝+風府+四神聰+通里+太衝+內關+風池+中脘+三陰交
- 脫肛 :百會+長強+二白
- 酒渣癬 :百會+素髎+迎香+曲池+列缺+支溝
- 四肢抽搐 :百會+筋縮+關元+神闕
- 暈眩 :百會+陰陵泉+申脈+豐隆+風池+太衝+頷厭+頭臨泣+後頂+玉枕+陽谷+足臨泣+養老+外關+腕骨
- 昏迷 :百會+十宣+湧泉
- 頭痛 :百會+印堂+合谷+攢竹+頭維+太陽
- 頭頂痛 :百會+前頂+太衝+後頂
- 眼睛紅痛 :百會+合谷+四白+睛明+足臨泣+太陽+前頂+陽白+上星+太衝+內庭
- 容易健忘 :百會+神道+靈墟+神門+三陰交+神藏
- 夜間遺尿 :百會+命門+三陰交+關元+中脘
- 容易掉頭髮 :百會+後頂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