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內關名意指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注入體內。本穴物質為間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流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經的體內經脈,心包經體內經脈經水的氣化之氣無法從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體表,如被關卡阻擋一般,故而得名。
解剖位置
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部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部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其下為正中神經,深層有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針刺方法
直刺0.5~0.8寸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170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94種。
腫瘤
- 胰臟炎
- 肺癌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甲狀腺亢進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暴食症
神經系統疾病
- 三叉神經痛
- 半身不遂
- 阿茲海默症(失智症)
- 梅尼爾氏病
- 睡眠障礙
- 癲癇
- 偏頭痛
眼與附器疾病
- 近視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循環系統疾病
- 原發性高血壓
- 風濕性心臟病
- 低血壓
- 心包炎
- 心肌梗塞
- 心絞痛
呼吸系統疾病
-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
消化系統疾病
- 胃潰瘍
- 胰臟炎
- 胃腸出血
- 胃下垂
- 大便秘結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禿頭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手肘外側痛
- 脖子(頸項)酸痛
- 扳機指
- 膝蓋痛
- 骨關節病
- 中指扳機指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更年期綜合症
- 乳腺炎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胃腸脹氣
- 全身性水腫
- 噁心反胃
- 腹痛
- 肋間神經疼痛
- 噯氣
- 嗅覺減退/喪失
- 胸悶脹
- 氣喘
傷害、中毒與外因造成的疾病
- 熱中暑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食慾不振
- 肩痛(肩頸交接處)
- 夜間多夢
- 不渴但是口乾
- 夜間易醒
- 腳踝外側前側痛
- 容易健忘
- 肋間神經疼痛
- 腳三趾痛
- 上吐下瀉
- 媽媽手
- 容易緊張
- 肚臍周圍腹痛
- 膝部腫大疼痛
- 手腕(背部)痛
- 側頸痛
- 膝蓋外側前側痛
- 手肘外側痛
- 肩痛(肩背交接處)
- 吞咽障礙
- 手肘窩痛
- 掌跟附近痛
- 帶狀疱疹
- 癲癇
- 前側頸痛
- 容易飢餓食慾好
- 腹股溝痛
- 肩痛(肩中部)
- 手背痛
- 容易生氣
- 乾嘔
- 肩痛(肩關節)
- 呼吸氣短言語無力
- 遺精
- 胸骨疼痛
- 嗅覺減退/喪失
- 嘴中感到黏膩感
- 心胸煩熱
- 口渴喜喝熱水
- 眼睛乾澀
- 鼻塞
- 脖子(頸項)酸痛
- 四肢關節疼痛
- 膏肓痛
- 胸悶胸痛
- 咽喉痛
- 心臟痛
- 前胸上部位疼痛
相關標籤
穴道配伍
- 三叉神經痛 :內關+太陽+聽會+二間+合谷+外關+地倉+下關+印堂+迎香+太衝+湧泉+顴髎
- 胰臟炎 :內關+足三里+合谷
- 癲狂狂躁 :內關+百會+水溝+築賓+豐隆+心俞+身柱
- 心律不整 :內關+至陽+心俞
- 近視 :內關+四白+睛明+魚腰+合谷
- 原發性高血壓 :內關+足竅陰+風池+百會+太衝+太溪+太陽
- 精神分裂症 :內關+百會+水溝+風府+四神聰+通里+太衝+風池+中脘+三陰交
- 嘔吐 :內關+正營+中脘+印堂+外關+風池
- 心悸 :內關+神門+至陽
- 胸悶胸痛 :內關+曲澤+雲門+步廊+心俞+神道+厥陰俞+通里+靈道
- 上腹胃脘痛 :內關+中脘+梁丘+足三里+懸樞
- 熱中暑 :內關+少商+委中+商陽+中衝+水溝+合谷+足三里+尺澤
- 食慾不振 :內關+中脘+天樞+中樞+足三里+四縫
- 心臟痛 :內關+至陽+極泉+俠白+神門
- 胸悶脹 :內關+心俞+至陽+章門+膻中+淵腋+商陽+肺俞+步廊+勞宮+俠溪+紫宮+胃俞+輒筋+定喘+陽陵泉
- 咽喉有異物感 :內關+神藏+太衝+天突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