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解剖位置
- 內關穴位於手腕兩條主要肌腱之間,這兩條肌腱分別是橈側腕屈肌腱和掌長肌腱。
- 在這個區域,你可以找到指淺屈肌,而在更深入的地方則是指深屈肌。
- 與此同時,在這裡還有前臂正中的動脈和靜脈,再往深處,則會遇到前臂掌側骨間的動脈和靜脈。
- 穴位周圍分布著前臂內側皮神經,而下方正是正中神經,進一步深入,則會發現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針刺方法
穴道介紹
內關穴是一個大穴,主治功效「寧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
主治心痛、心悸、胸悶、胸痛、胃痛、嘔吐、呃逆、癲狂、病證、失眠、偏頭痛、上肢消痛、偏癱、熱病、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心絞痛、心動過速、心律不整、胃炎、隔肌痙攣、急性膽囊炎、癲病、瘧疾、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等。
現代臨床發現,內關穴配合足三里可以改善急性乳腺炎,使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改善,同時改善心肌缺血,同時可以增高血壓,失血性休克時可急救。
穴道配伍
1. 內關配公孫(脾經): 此配伍主治腹痛、嘔吐、呃逆。原理:內關理氣止痛,通達心包經氣血,而公孫穴為脾經原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腹痛、嘔吐、呃逆多與脾胃不和、氣機阻滯有關,此配伍疏通心包經與脾經,調和氣血,從而達到止痛、止嘔、止呃之效。
2. 內關配膈俞(督脈): 治胸滿支腫。原理:膈俞穴位於督脈,為膈肌的背俞穴,主治胸部疾患。內關理氣解鬱,與膈俞配合,可疏通胸部氣機,改善胸滿、支腫等症狀。
3. 內關配中脘(任脈)、足三里(胃經): 治胃脘痛、嘔吐、呃逆。原理:中脘穴為胃之募穴,足三里為胃經合穴,均具有和胃理氣的功效。此配伍三穴合用,從心包、胃、足三條經絡入手,全面調理胃氣,標本兼治胃脘痛、嘔吐、呃逆等症。
4. 內關配外關(小腸經)、曲池(大腸經): 治上肢不遂、手振顫。原理:外關、曲池分別為小腸經、大腸經的原穴和合穴,與內關配合,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改善上肢氣血運行,治療上肢不遂及手振顫。
5. 內關配患側懸釐(膽經): 治偏頭痛。原理:懸釐穴為膽經穴位,與頭痛相關。內關寧心安神,配合懸釐穴,能有效緩解頭痛。
6. 內關配建裏(任脈): 除胸悶。原理:建裏穴位於任脈,具有理氣寬胸的功效,與內關配合,可有效緩解胸悶。
7. 內關配間使(心經)、足三里: 治心絞痛。原理:間使穴屬心經,與心臟關係密切。此配伍結合心經、心包經、胃經,綜合調理心臟及氣血運行,緩解心絞痛。
8. 內關配太淵(肺經): 治療無脈症。此配伍較少見,可能涉及到心肺氣血的協調,需結合具體病情分析。
總體而言,內關穴配伍靈活多樣,其作用機理主要體現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方面,需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配穴。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實際臨牀應用需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由專業的中醫師進行診斷和治療。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63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50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腫瘤
- 肺癌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神經性厭食症
- 神經衰弱症
- 睡眠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頭痛
- 梅尼爾氏病
- 三叉神經痛
- 偏頭痛
- 半身不遂
- 上肢手部麻木
- 癲癇
- 四肢麻痺癱瘓
眼與附器疾病
- 眼睛紅痛
耳與乳突疾病
- 耳鳴
- 暈眩
循環系統疾病
- 風濕性心臟病
- 心臟病
- 心包炎
- 腦中風
- 低血壓
- 心絞痛
- 原發性高血壓
- 心肌梗塞
- 心律不整
呼吸系統疾病
- 感冒
消化系統疾病
- 胃腸出血
- 胃潰瘍
- 腸炎
- 胃下垂
- 膽囊炎
- 牙齦腫脹痛
- 胃及十二指腸炎
- 大便秘結
- 大腸激擾綜合症
- 消化不良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禿頭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坐骨神經痛
- 中指扳機指
- 肩關節痛
- 顳顎關節痛
- 脖子頸項酸痛
- 皮疹紅疹
- 手肘外側痛
- 扳機指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腕部關節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乳腺炎
- 更年期綜合症
艾灸刮痧
艾灸內關穴方法:
準備材料:
- 艾條
- 艾灸盒或艾灸罐 (可選)
- 防火墊
- 擦拭酒精
步驟:
- 清潔穴位周圍皮膚,用酒精消毒。
- 選擇適合的艾灸方法:
- 懸灸: 將艾條點燃,距離穴位約1-2寸處懸灸,以溫熱舒適為宜,可持續灸10-15分鐘。
- 隔物灸: 使用艾灸盒或艾灸罐,將艾條放置其中,再將盒子/罐子置於穴位上方,持續灸15-20分鐘。
- 灸完後,輕輕按摩穴位,促進血液循環。
- 艾灸後,避免直接接觸冷水或風吹。
注意事項:
- 艾灸時,應避免過度加熱,以溫熱舒適為宜,如感覺過燙,應立即停止。
- 孕婦、經期女性、皮膚敏感者、患有嚴重疾病者慎用。
- 嚴禁使用酒精或其他易燃物品助燃。
- 如出現不適,請立即停止艾灸,並諮詢專業人士。
遠紅外線加熱內關穴方法:
準備材料:
- 遠紅外線神燈
- 毛巾
- 防護眼鏡
步驟:
- 確保神燈處於安全位置,並打開電源預熱。
- 用毛巾包裹神燈,避免直接照射皮膚。
- 將包裹好的神燈置於穴位上方,保持一定距離,以溫熱舒適為宜,照射15-20分鐘。
- 照射完畢後,移除神燈,輕輕按摩穴位。
注意事項:
- 遠紅外線加熱時,應避免長時間照射,以溫熱舒適為宜,如感覺過燙,應立即停止。
- 孕婦、經期女性、皮膚敏感者慎用。
- 照射過程中,應佩戴防護眼鏡,避免眼睛受到傷害。
- 如出現不適,請立即停止照射,並諮詢專業人士。
按摩推拿
內關穴按摩方法:
重點程序:
-
準備姿勢:
- 坐姿:雙手自然垂放,掌心朝上。
- 仰臥姿勢: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
-
定位:
- 找到手腕橫紋(腕關節處的橫向皺紋)。
- 從手腕橫紋向上量取兩橫指(約 2 寸)。
- 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即可找到內關穴。
-
按摩手法:
- 指壓法: 用食指或拇指指腹垂直按壓內關穴,力度以感到酸脹為宜,持續按壓 3-5 秒,然後放鬆,重複 10-15 次。
- 揉按法: 用拇指指腹或食指指腹沿著內關穴上下揉動,力度以感到舒適為宜,持續揉動 1-2 分鐘。
- 推拿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從內關穴向上推至肘部,重複 10-15 次。
-
注意事項:
- 按摩時力度要適宜,不要過於用力,以免造成損傷。
- 按摩過程中若感到疼痛或不適,應立即停止。
- 孕婦、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應謹慎按摩。
- 按摩完畢後,可以輕輕拍打或揉搓內關穴周圍,促進血液循環。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