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八 (12)
卷八 (12)
1. 咽喉門
喉痺:頰車合谷少商尺澤經渠陽谿大陵二間前谷。
鼓頷:少商。
咽中如梗:間使三間。
咽腫:中渚太谿。
咽外腫:液門。
咽食不下:灸膻中。
咽中閉:曲池合谷。
咽喉腫痛,閉塞,水粒不下:合谷少商兼以三稜針刺手大指背頭節上甲根下,排刺三針。
雙蛾:玉液金津少商。
單蛾:少商合谷廉泉。
咽喉腫閉甚者:以細三稜針藏於筆尖中,戲言以沒藥調點腫痺處,乃刺之。否則病人恐懼,不能愈疾。
咽痛:風府。
白話文:
咽喉門
**喉嚨痺痛:**按壓頰車穴、合谷穴、少商穴、尺澤穴、經渠穴、陽谿穴、大陵穴、二間穴、前谷穴。
**鼓腮幫子:**按壓少商穴。
**咽喉感覺有異物卡住:**按壓間使穴、三間穴。
**咽喉腫脹:**按壓中渚穴、太谿穴。
**咽喉外側腫脹:**按壓液門穴。
**吞嚥困難:**針灸膻中穴。
**咽喉阻塞:**按壓曲池穴、合谷穴。
**咽喉腫痛,阻塞,連水都難以下嚥:**按壓合谷穴、少商穴,並用三稜針在手大拇指背面的頭節指甲根部下方,以排刺的方式刺三針。
**雙側扁桃腺腫大:**按壓玉液穴、金津穴、少商穴。
**單側扁桃腺腫大:**按壓少商穴、合谷穴、廉泉穴。
**咽喉腫脹閉塞非常嚴重:**將細三稜針藏在筆尖中,假裝用沒藥點塗腫脹處,然後再刺之。否則病人會害怕,無法治癒疾病。
**咽喉疼痛:**按壓風府穴。
2. 耳目門
耳鳴:百會聽宮聽會耳門絡卻陽谿陽谷前谷後谿腕骨中渚液門商陽腎俞。
生瘡,有膿汁:耳門翳風合谷。
重聽無所聞:耳門風池俠谿翳風聽會聽宮。
目赤:目窗大陵合谷液門上星攢竹絲竹空。
目風赤爛:陽谷。
赤翳:攢竹後谿液門。
目赤膚翳:太淵俠谿攢竹風池。
目翳膜:合谷臨泣角孫液門後谿中渚睛明。
白翳:臨泣肝俞。
睛痛:內庭上星。
冷淚:睛明臨泣風池腕骨。
迎風有淚:頭維睛明臨泣風池。
目淚出:臨泣百會液門後谿前谷肝俞。
風生卒生翳膜,兩目疼痛不可忍者:睛明手中指本節間尖上三壯。
眼睫毛倒:絲竹空。
青盲無所見:肝俞商陽(左取右,右取左)。
目眥急痛:三間。
目昏:頭維攢竹睛明目窗百會風府風池合谷肝俞腎俞絲竹空。
目眩:臨泣風府風池陽谷中渚液門魚際絲竹空。
目痛:陽谿二間大陵三間前谷上星。
風目眶爛,風淚出:頭維顴髎。
眼癢眼疼:光明(瀉)五會。
目生翳:肝俞命門瞳子髎(在目外眥五分,得氣乃瀉)合谷商陽。
小兒雀目,夜不見物:灸手大指甲後一寸,內廉橫紋頭白肉際,各一壯。
白話文:
**耳鳴:**可選用百會穴、聽宮穴、聽會穴、耳門穴,以及絡卻穴、陽谿穴、陽谷穴、前谷穴、後谿穴、腕骨穴、中渚穴、液門穴、商陽穴、腎俞穴等穴位。
**耳朵生瘡,有膿汁:**可選用耳門穴、翳風穴、合谷穴。
**重聽或聽不到聲音:**可選用耳門穴、風池穴、俠谿穴、翳風穴、聽會穴、聽宮穴。
**眼睛發紅:**可選用目窗穴、大陵穴、合谷穴、液門穴、上星穴、攢竹穴、絲竹空穴。
**眼睛受風,紅腫潰爛:**可選用陽谷穴。
**眼睛有紅翳:**可選用攢竹穴、後谿穴、液門穴。
**眼睛發紅,皮膚也有翳:**可選用太淵穴、俠谿穴、攢竹穴、風池穴。
**眼睛有翳膜:**可選用合谷穴、臨泣穴、角孫穴、液門穴、後谿穴、中渚穴、睛明穴。
**眼睛有白翳:**可選用臨泣穴、肝俞穴。
**眼睛疼痛:**可選用內庭穴、上星穴。
**眼睛流冷淚:**可選用睛明穴、臨泣穴、風池穴、腕骨穴。
**眼睛迎風流淚:**可選用頭維穴、睛明穴、臨泣穴、風池穴。
**眼睛流淚不止:**可選用臨泣穴、百會穴、液門穴、後谿穴、前谷穴、肝俞穴。
**因風引起的突發性翳膜,導致雙眼疼痛難忍:**可選用睛明穴,並在手中指指節尖端處施灸三次。
**眼睫毛倒長:**可選用絲竹空穴。
**青盲,眼睛完全看不見:**可選用肝俞穴、商陽穴(左眼問題取右邊穴位,右眼問題取左邊穴位)。
**眼角疼痛:**可選用三間穴。
**眼睛昏花:**可選用頭維穴、攢竹穴、睛明穴、目窗穴、百會穴、風府穴、風池穴、合谷穴、肝俞穴、腎俞穴、絲竹空穴。
**眼睛眩暈:**可選用臨泣穴、風府穴、風池穴、陽谷穴、中渚穴、液門穴、魚際穴、絲竹空穴。
**眼睛疼痛:**可選用陽谿穴、二間穴、大陵穴、三間穴、前谷穴、上星穴。
**眼睛周圍潰爛,迎風流淚:**可選用頭維穴、顴髎穴。
**眼睛發癢、疼痛:**可選用光明穴(用瀉法)、五會穴。
**眼睛長翳:**可選用肝俞穴、命門穴、瞳子髎穴(在眼外角外五分處,需得氣後用瀉法)、合谷穴、商陽穴。
**小兒夜盲症,晚上看不見東西:**可灸手大拇指指甲後一寸處,內側橫紋端白肉際的地方,各灸一次。
3. 鼻口門
鼻有息肉:迎香。
衄血:風府風池合谷三間二間後谿前谷委中申脈崑崙厲兌上星隱白。
鼽衄:風府二間迎香。
鼻塞:上星臨泣百會前谷厲兌合谷迎香。
鼻流清涕:人中上星風府。
腦瀉,鼻中臭涕出:曲差上星。
鼻衄:上星(灸二七壯)絕骨顖會又一法:灸項後髮際兩筋間宛宛中。
久病流涕不禁:百會(灸)。
口乾:尺澤曲澤大陵二間少商商陽。
咽乾:太淵魚際。
消渴:水溝承漿金津玉液曲池勞宮太衝行間商丘然谷隱白(百日以上者,切不可灸)。
唇乾有涎:下廉。
舌乾涎出:復溜。
唇乾飲不下:三間少商。
唇動如蟲行:水溝。
唇腫:迎香。
口喎眼喎:頰車水溝列缺太淵合谷二間地倉絲竹空。
口噤:頰車支溝外關列缺內庭厲兌。
失音不語:間使支溝靈道魚際合谷陰谷復溜然谷。
舌緩:太淵合谷衝陽內庭崑崙三陰交風府。
舌強:啞門少商魚際二間中衝陰谷然谷。
舌黃:魚際。
齒寒:少海。
齒痛:商陽。
齒齲惡風:合谷厲兌。
齒齲:少海小海陽谷液門二間內庭厲兌。
齦痛:角孫小海。
舌齒腐:承漿勞宮(各一壯)。
牙疼:曲池少海陽谷陽谿二間液門頰車內庭呂細(在內踝骨尖上,灸二七壯)。
上牙疼:人中太淵呂細灸臂上起肉中,五壯。
下牙疼:龍玄(在側腕交叉脈)承漿合谷腕上五寸,兩筋中間,灸五壯。
不能嚼物:角孫。
牙疳蝕爛,生瘡:承漿(壯如小筋頭大,灸七壯)。
白話文:
鼻口門
**鼻息肉:**按壓迎香穴。
**流鼻血:**按壓風府穴、風池穴,搭配合谷穴、三間穴、二間穴、後谿穴、前谷穴、委中穴、申脈穴、崑崙穴、厲兌穴、上星穴、隱白穴。
**鼻塞或流鼻血:**按壓風府穴、二間穴、迎香穴。
**鼻塞:**按壓上星穴、臨泣穴、百會穴、前谷穴、厲兌穴、合谷穴、迎香穴。
**鼻流清涕:**按壓人中穴、上星穴、風府穴。
**腦部積液,鼻中流出臭液:**按壓曲差穴、上星穴。
**流鼻血:**按壓上星穴(灸七到十四次),絕骨穴,顖會穴,另一種方法是:在後頸髮際兩條筋之間凹陷處灸。
**長期流鼻涕不止:**灸百會穴。
**口乾:**按壓尺澤穴、曲澤穴、大陵穴、二間穴、少商穴、商陽穴。
**咽喉乾燥:**按壓太淵穴、魚際穴。
**糖尿病:**按壓水溝穴、承漿穴、金津穴、玉液穴、曲池穴、勞宮穴、太衝穴、行間穴、商丘穴、然谷穴、隱白穴(病程超過一百天者,絕對不可用灸)。
**嘴唇乾燥且有口水:**按壓下廉穴。
**舌頭乾燥卻流口水:**按壓復溜穴。
**嘴唇乾燥難以飲水:**按壓三間穴、少商穴。
**嘴唇像蟲子爬動:**按壓水溝穴。
**嘴唇腫脹:**按壓迎香穴。
**口眼歪斜:**按壓頰車穴、水溝穴、列缺穴、太淵穴、合谷穴、二間穴、地倉穴、絲竹空穴。
**牙關緊閉:**按壓頰車穴、支溝穴、外關穴、列缺穴、內庭穴、厲兌穴。
**失音說不出話:**按壓間使穴、支溝穴、靈道穴、魚際穴、合谷穴、陰谷穴、復溜穴、然谷穴。
**舌頭僵硬:**按壓太淵穴、合谷穴、衝陽穴、內庭穴、崑崙穴、三陰交穴、風府穴。
**舌頭僵硬:**按壓啞門穴、少商穴、魚際穴、二間穴、中衝穴、陰谷穴、然谷穴。
**舌苔發黃:**按壓魚際穴。
**牙齒發冷:**按壓少海穴。
**牙痛:**按壓商陽穴。
**蛀牙怕風:**按壓合谷穴、厲兌穴。
**蛀牙:**按壓少海穴、小海穴、陽谷穴、液門穴、二間穴、內庭穴、厲兌穴。
**牙齦疼痛:**按壓角孫穴、小海穴。
**舌頭牙齒腐爛:**按壓承漿穴、勞宮穴(各灸一次)。
**牙疼:**按壓曲池穴、少海穴、陽谷穴、陽谿穴、二間穴、液門穴、頰車穴、內庭穴、呂細穴(位於內踝骨尖上,灸七到十四次)。
**上牙疼:**按壓人中穴、太淵穴,以及在手臂肌肉隆起處灸呂細穴五次。
**下牙疼:**按壓龍玄穴(位於手腕側邊交叉的脈搏處)、承漿穴、合谷穴,以及在手腕上五寸,兩筋之間灸五次。
**不能咀嚼:**按壓角孫穴。
**牙齦潰爛生瘡:**在承漿穴灸,灸的面積像小筋頭大小,灸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