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化燥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濕熱化燥證,在古代是溫病學派所提出來的一種證候,這個概念比較抽象,所以很多人不能夠理解。
首先理解「濕溫」,這是指人體感受到外來濕熱病邪,所引起的一種外感熱病,與傷寒學派的「陽明病」類似。
簡單說,在炎熱的天氣下,如果又很潮濕的話,一個人很容易產生相關的疾病。
這種證候容易出現在夏秋季節,尤其是所謂的「長夏」,就是夏季與秋季交接時最明顯。
當「濕邪」和「熱邪」同時存在時,濕邪的特性是沉重和黏稠,容易阻礙氣的運行。而熱邪則具有火熱的特性,容易損傷身體的陰液。
溫病學教授李鑫輝,在《溫病學白話速學》中提到,「濕溫」的特點是以脾胃的問題為中心。
剛開始的時候,會出現身體發熱、身體沉重、四肢疲倦、胸悶和胃部不適,舌苔厚膩、脈緩等主要症狀。這種病發展較慢,病情纏綿不易痊癒,持續時間較長。
在病變過程中,濕熱可能會轉化為乾燥,導致陰液受損,就會出現「濕熱化燥」現象。反過來,濕氣過重時也會阻礙陽氣,造成陽虛。
李教授認為,這種病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但特別是在夏秋季節,因為那時雨水多、氣候炎熱,發病的機會更高。
這裡針對「濕熱化燥」進行討論,如果「濕熱之邪」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導致出現「燥化」的病理變化,體現中醫「陰陽互轉」之道理。
所以簡單說,如果有一種人是濕熱體質的話,一直沒有去除體內的濕氣、火熱,有一天反而會出現體內乾燥的現象。
當體內濕邪轉化為乾燥時,會消耗身體的津液,導致陰虛內熱,從而出現口乾、舌頭乾燥、大便乾結和小便短少發紅等症狀。
溫病學認為濕熱化燥的本身,嚴重時還會影響到幾個方向:
- 影響大腸:由於體內燥熱,乾燥結於大腸,會導致大便秘結,或大便不乾淨,嚴重時導致大便出血,同時出現身體發熱、煩躁、口渴、腹脹、小便黃、小便痛、嚴重時神昏妄語..等等症狀。
- 影響皮膚:由於體內津液涸乾,全身皮膚乾燥,出現紅疹。
- 四肢抽搐:體內燥熱嚴重時,甚至會化風,導致筋脈失去濡養,出現四肢抽搐、脖子痛、抽筋、手腳亂動..等症狀。
綜合以上,濕熱化燥主要症狀有:身體發熱、胸悶煩躁、口乾口渴、大便秘結、大便下血、小便短赤、顏面蒼白、汗出肢冷、四肢抽搐、胡言亂語、發斑疹、頭昏眼花、舌燥紅無津或舌絳、苔黃膩、脈弦細...等。
溫病學提出的「濕熱化燥」概念,在過去一直是很抽象的,而現代透過經絡數據的觀察,反而很容易理解。
這種現象屬於濕熱化燥,通常發生在「鐵三角經絡體質」的人身上。這類體質的人最終體內的「少陽經」(三焦經、膽經)和「陽明經」(大腸經、胃經)持續出現實證,體內的熱氣會變得非常強烈。
同時這種體質的人,因為長期脾經虛證,所以體內的濕氣通常也很嚴重,所以久了幾乎難逃「濕熱化燥」的現象。
不過最奇怪的是,系統中有很多感覺到身體燥熱的人,甚至已經被現代醫學診斷為「乾燥症候群」的人,體內竟然是出現一派陽虛的經絡型態。
這很有可能是上面提到的溫病學李教授提到的,濕氣也可能會導致陽虛。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一些會員體內永遠感到非常燥熱,但是他們的經絡圖經常呈現「一派陽虛」,所以四處看病都找不到解法。
下面就是兩種化燥的經絡型態,都是屬於非常極端的經絡型態。
所以,可見不是只有濕熱會轉化成乾燥,寒濕也會轉化成乾燥,這種乾燥的現象,很有可能是體內長期或「陰寒」或「火熱」,導致免疫系統失調所產生的結果。
基於此,每個人平日養生的關鍵方法,就是隨時要平衡體內的寒熱,不要讓自己體質處於極端的寒熱狀態,就容易產生非常難治的疾病。
造成濕熱化燥的3種主要原因
濕熱化燥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脈相
濕熱化燥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濕熱化燥的相關證型
改善濕熱化燥的常用方劑
改善濕熱化燥的常用穴道
濕熱化燥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濕熱化燥證的經絡型態,主要觀察三焦經與大腸經實證現象,與夏天常見的經絡型態一致,也會發生在秋冬季節。
主要原因是夏季的經絡型態累積一段時間之後,在體內出現的一種化燥現象,列舉幾種經絡型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