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1. **合谷** 大腸經的氣血在此匯聚,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 2. **虎口** 穴內的氣血以風木的橫向運動形式運行。 3. **容谷** 三間穴傳來的氣血物質在此被包容並聚集。 4. **合骨** 三間穴的水濕之氣匯聚於此,位於天部,形態如含水的雲氣。 5. **含口** 本穴的氣血物質具有脾土的滋養特性。

解剖位置


  • 位於你的手掌上,就在第一與第二掌骨之間的地方。
  • 在這區域裡,有一個叫做第一骨間背側肌的肌肉,合谷穴就在這個肌肉中。
  • 更深一層,你可以找到一個名為拇收肌橫頭的肌肉。
  • 在這個穴位附近,有手背靜脈網存在,這是頭靜脈的開始部分。
  • 而且,就在合谷穴旁邊一點,橈動脈會從手背的位置穿過去,進入到手掌裡面。
  • 穴位周圍還有神經分布,包括了橈神經淺支的掌背側神經。
  • 在更深的地方,則有來自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通過。

針刺方法


  1. 直刺0.5~1.0寸,局部酸脹,可擴散至肘、肩、面部
  2. 深刺2.0~3.0寸,透勞宮或後溪時,出現手掌酸麻並向指端放散。針刺時針尖不宜偏向腕側,以免刺破手背靜脈網和掌深動脈而引起出血。此穴提插幅度不宜過大,以免傷及血管引起血腫
  3. 《針灸大成》:針三分, 留六呼, 灸三壯。

注意事項


  1. 孕婦禁針,以免因行氣動血而流產或滑胎。婦人妊娠可瀉不可補,補即墮胎。
  2. 合谷穴為手陽明經穴位,具有行氣活血之功效,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予較強的刺激。

穴道介紹


如果說人體最重要的穴道是哪一個?位於手部虎口的合谷穴絕對是前3名,這可以說是一個「萬能穴」,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過這個穴直接或間接的輔助治療。

中醫針灸《四總穴歌》說:「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所謂「面口合谷收」,就是頭部、面部的疾病,例如:顏面外斜、頭痛、流鼻血、牙齒痛、發熱、口乾舌燥、脖子痛、喉嚨痛...等等,相關五官科疾病都是屬於合谷穴管轄。

合谷穴經氣旺盛,止痛效果很好,同樣位於腳部的對應位置就是「太衝穴」,兩隻手,兩隻腳四個位置稱之為「四關穴」,幾乎一切痛症都可找四關穴來應付,最常被運用來改善牙痛與各種頭痛。

由於大腸經從食指經過手腕、手臂及肩頸部,最後一直走到頭面部,所謂「經絡所過,主治所及」,因此可以說整條大腸經的疼痛不適,都可以通過合谷穴來緩解。女性在月經期間的痛經,運用此穴效果也很好!

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都屬於陽明經(同名經),刺激大腸經的合谷穴,也可以改善胃腑、胃腸道方面的疾病。例如胃痛、嘔吐、噁心、便秘、呃逆、腹瀉…等等。暈車的時候,會出現頭痛、頭暈、嘔吐等症狀,也可以通過按揉合谷穴來緩解。

由於大腸經與肝經具有臟腑別通關係,因此從合谷穴也可以改善肝經的相關的病症,如中風、抽搐、口眼歪斜、頭暈、眩暈...等等,也可以降肝火。

古代也運用此穴來急救,當一個人出現神昏、暈厥、癲癇發作,需要醒腦開竅時,也可按摩合谷穴。如果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導致暈厥時,也可以按壓合谷穴,配合「人中穴」,患者就會甦醒過來。

近代臨床發現針刺合谷穴,可以治療急性結膜炎、改善急性腰扭傷,具有抗休克作用,針刺雙側合谷穴後血壓明顯上升,心收縮力增強。

穴道配伍


1. 臟腑原穴相配:合谷(大腸經陽明)配太衝(肝經厥陰),陰陽互補。此配伍著重於臟腑的治療,肝木克脾土,脾土生肺金,大腸屬金,肝氣鬱滯會影響脾胃,進而影響大腸功能,故此配伍可調和肝脾,改善大腸功能,適用於肝氣犯胃、腸胃不適等症。

2. 原絡相配(表裡):合谷(大腸經表)配列缺(肺經絡穴)。大腸與肺互為表裡,此配伍能調和表裡,適用於肺系疾病,如咳嗽、氣喘等,以及表裡同病,兼有肺與大腸症狀者。

3. 原絡相配(同經):合谷配偏歷,均屬大腸經,此配伍加強大腸經的治療作用,適用於大腸經循行路線上的各種病症,如頭痛、牙痛、顏面部疾患等。

4. 原俞相配:合谷配大腸俞,原穴配俞穴,能調整臟腑功能,治療裡證、虛證、寒證。大腸俞位於足太陽膀胱經,與大腸經相通,此配伍適用於大腸經的深層病變,例如慢性腸炎、便祕等。

疾病配伍案例分析:

提供的資料中,合谷穴與多種穴位配伍,治療範圍廣泛。例如:

  • 腹痛:合谷配陷谷,皆在大腸經,直接作用於大腸經,治療腸道痙攣引起的腹痛。
  • 便祕:合谷配照海、大敦,合谷通調大腸,照海滋陰潤腸,大敦瀉熱通便,三穴合用,標本兼治便祕。
  • 牙痛:合谷配下關、頰車,合谷疏通經絡,下關、頰車直接作用於牙齒相關區域,迅速緩解牙痛。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87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69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結膜炎
  • 麻疹
  • 痢疾
  • 帶狀疱疹
  • 淋巴結腫大
  • 腮腺炎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暴食症
  • 四肢抽搐
  • 嗜眠症(嗜睡症)
  • 神經性厭食症
  • 睡眠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頭痛
  • 偏頭痛
  • 嗜眠症(嗜睡症)
  • 三叉神經痛
  • 月經偏頭痛
  • 睡眠障礙
  • 半身不遂
  • 四肢麻痺癱瘓
  • 癲癇
  • 睡眠時磨牙
  • 小兒驚巒

眼與附器疾病

  • 眼睛紅痛
  • 乾眼症
  • 容易流眼淚
  • 近視
  • 結膜炎

耳與乳突疾病

  • 耳聾
  • 耳鳴
  • 暈眩

循環系統疾病

  • 心律不整
  • 腦中風
  • 心肌梗塞
  • 低血壓
  • 痔瘡

呼吸系統疾病

  • 支氣管炎
  •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 慢性鼻炎

消化系統疾病

  • 胰臟炎
  • 胃腸出血
  • 牙齦腫脹痛
  • 慢性肝硬化
  • 舌頭痛
  • 大便秘結
  • 大腸激擾綜合症
  • 慢性肝炎
  • 腹中有鳴叫聲
  • 胃酸食道逆流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皮膚搔癢
  • 濕疹
  • 蕁麻疹
  • 酒渣癬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腱鞘囊腫
  • 脖子頸項酸痛
  • 肩關節痛
  • 坐骨神經痛
  • 顳顎關節痛
  • 扳機指
  • 腕部關節痛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膝蓋痛
  • 食指扳機指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不調
  • 前列腺增生
  • 更年期綜合症
  • 月經腹痛
  • 月經過多
  • 月經前緊張症候群
  • 乳腺炎

艾灸刮痧


艾灸合谷穴方法:

材料:

  • 艾條
  • 艾灸盒 (可選)
  • 火源 (例如打火機)

步驟:

  1. 準備: 將艾條點燃,待其燃燒穩定後,將艾灸盒放置於合谷穴上。
  2. 施灸: 將艾條靠近合谷穴,保持約1-2釐米的距離,並根據個人耐受程度調整距離。
  3. 時間: 每次灸治時間約5-10分鐘,可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
  4. 感覺: 施灸時,會有溫熱感,但不可出現灼痛感。若感覺過熱,應及時調整艾條距離。
  5. 結束: 灸治結束後,用棉籤或紙巾擦拭殘留的艾絨。

注意事項:

  • 艾灸時需注意保持周圍環境通風,避免煙霧造成不適。
  • 施灸過程中,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施灸並諮詢專業醫師。

遠紅外線加熱合谷穴方法:

材料:

  • 遠紅外線加熱裝置 (例如神燈)
  • 適當的保護措施 (例如毛巾)

步驟:

  1. 準備: 將神燈打開,預熱至適當溫度。
  2. 施熱: 將神燈光束對準合谷穴,並保持距離,避免皮膚被灼傷。
  3. 時間: 每次加熱時間約5-10分鐘,可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
  4. 感覺: 施熱時,會有溫熱感,但不可出現灼痛感。若感覺過熱,應及時調整神燈距離。
  5. 結束: 加熱結束後,用毛巾或紙巾擦拭殘留的熱量。

注意事項:

  • 使用神燈時,需注意保持安全距離,避免觸摸燈泡或過度靠近熱源。
  • 施熱過程中,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施熱並諮詢專業醫師。

按摩推拿


合谷穴按摩方法:

重點程序:

  1. 準備工具: 使用按摩棒、邊緣圓滑的筆或按摩器等工具。
  2. 定位穴位: 找到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當第二掌骨橈側中點處。
  3. 按壓手法:
    • 用右手大拇指指腹按壓左手合谷穴,再用左手大拇指按壓右手合谷穴。
    • 垂直向下用力按壓,直到有痠麻感。
  4. 按摩時間: 左右各按壓100次。
  5. 輔助方法: 按摩後可喝一杯溫開水,使身體微微出汗。
  6. 注意事項:
    • 孕婦禁針,以免因行氣動血而流產或滑胎。
    • 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予較強的刺激。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1. 針灸大成》:「衄血:風府風池合谷三間二間後谿前谷委中申脈崑崙厲兌上星隱白。...原文
  2. 針灸大成》:「喉痺:頰車合谷少商尺澤經渠陽谿大陵二間前谷...原文
  3. 針灸大成》:「渾身浮腫:曲池合谷三里內庭行間三陰交...原文
  4. 針灸大成》:「多汗:先瀉合谷,次補復溜...原文
  5. 針灸大成》:「左癱右瘓:曲池陽谿合谷中渚三里陽輔崑崙...原文
  6. 針灸大成》:「生瘡,有膿汁:耳門翳風合谷...原文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