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解剖位置
- 穴位下方分別有皮膚、皮下組織、胸肌筋膜、胸大肌以及胸小肌。
- 皮膚受到來自頸叢的鎖骨上神經中間分支的支配。
- 在皮下組織裡,有胸肩峰動脈的最終分支,這些分支穿透胸肌及其筋膜,達到皮下組織與皮膚層。
- 胸肌筋膜覆蓋著胸大肌和胸小肌。
- 在這兩塊肌肉之間,有來自臂叢的胸前神經與胸肩峰動脈的胸肌分支,負責控制與供應這兩塊肌肉的營養。
針刺方法
- 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
- 向外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針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不可向內側深刺,以免傷及肺臟。
- 《素問·刺禁論》: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
- 《針灸大成》:針三分,留五呼,灸五壯。
注意事項
- 不可向內側深刺,以防傷及肺臟
- 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日常保健不要使太大力道,稍稍施力按揉1-2分鐘,亦可進行輕輕敲打或拍打。
穴道介紹
中府穴屬手太陰肺經,是肺的募穴,手、足太陰之會。主要可以通經活絡、疏散風熱、肅降肺氣、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瀉肺熱、健脾補氣等。
近代發現針刺中府可以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改善肺通氣量,緩解氣喘症狀,並有增加肝血流量、改善肝血液循環的作用,中府穴亦可以防治心絞痛。在新冠肺炎期間,有不少人發現刺激此穴及雲門穴,可以增加血氧量。
中府穴位於鎖骨附近,日本物理治療師,醫學博士吉田一也(Yoshida Kazuya)在暢銷書《5秒解痛!按揉鎖骨,消除肩、頸、背痠、止住頭痛》中提到,鎖骨是身體與手臂的橋樑,鎖骨周圍是神經、血管、淋巴管的重要通路。
一旦這裡受到壓迫,就會影響體內循環,導致肩膀及手臂的麻木痠痛,影響附近的肌肉,造成肩頸背痠痛,更有可能造成緊張性頭痛。
只要按摩鎖骨,就能鬆解緊繃的肌肉,改善疼痛的肩頸背;促進淋巴血管循環,消除水腫,四肢不再冰冷。
現代人住在城市裡,空氣品質經常不佳,容易出現咳嗽等症狀,經常拍打中府穴、雲門穴,可以幫助開宣肺氣,清除濁痰。
穴道配伍
1. 配風門、合谷,治寒熱、喉痹: 風門穴為膀胱經背俞穴,具有疏風解表之效;合谷穴為大腸經原穴,具有疏通經絡、解表散寒的作用。三穴合用,可疏風清熱,宣肺利咽,適用於外感風熱引起的寒熱、喉嚨腫痛等症。
2. 配肺俞、雲門、天府、華蓋,治外感咳嗽、哮喘: 肺俞穴為肺之背俞穴,雲門、天府均為肺經穴位,華蓋穴則為手陽明大腸經穴位,與肺經相表裡。此配伍協同作用,能宣肺解表,降氣平喘,適用於外感咳嗽及哮喘。
3. 配復溜,治肺燥熱咳嗽、肺陰虛之乾咳、肺癆: 復溜穴為足少陰腎經穴,具有滋陰降火之功。中府配復溜,可滋陰潤肺,降肺氣之燥熱,適用於肺燥熱咳嗽、肺陰虛乾咳等陰虛火旺之證。
4. 配尺澤穴治咳嗽: 尺澤穴為手太陰肺經的絡穴,具有清熱化痰、宣肺止咳之功,與中府穴同屬肺經,配合使用,可加強宣肺止咳的效果。
5. 配肩髎穴治肩痛: 肩髎穴為膽經穴位,此配伍主要針對肺經循行至肩部的病症,通過疏通經絡,緩解肩部疼痛。
6. 配意舍,有降氣寬胸的作用,主治胸滿: 意舍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穴位,與肺經相表裡,此配伍能協同降氣寬胸,緩解胸悶氣滯。
7. 配陽交治喉痹: 陽交穴為足少陰腎經穴位,與肺經在臟腑功能上相關聯,此配伍可清熱利咽,治療喉嚨腫痛。
8. 配定喘、內關治哮喘: 定喘穴為手太陰肺經穴,內關穴為手厥陰心包經穴,此配伍能平喘、寧心安神,治療哮喘。
9. 配少沖治心痛、胸痛: 少沖穴為手少陰心經井穴,此配伍主要應用於心肺相關的胸痛,通過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10. 配間使、合谷治面腫、腹腫: 間使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穴,此配伍通過疏通經絡,利水消腫,治療面部和腹部腫脹。
11. 配肺俞,為俞募穴配穴法,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咳嗽、內傷咳嗽: 此為常用俞募配穴法,可以加強宣肺止咳的效果,適用於各種咳嗽。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肺結核
- 淋巴結腫大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甲狀腺腫
- 甲狀腺機能減退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神經性厭食症
- 嗜眠症(嗜睡症)
神經系統疾病
- 嗜眠症(嗜睡症)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 肺炎
- 慢性鼻炎
-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 支氣管炎
- 肺水腫
- 感冒
- 急性咽喉炎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異位性皮膚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坐骨神經痛
- 肩關節痛
- 腰痛
- 扳機指
艾灸刮痧
艾灸中府穴方法:
- 準備艾條或艾灸盒:選擇適合的艾條或艾灸盒,確保艾條燃點穩定,艾灸盒有足夠的通風口。
- 點燃艾條或開啟艾灸盒:將艾條點燃至冒出均勻的煙霧,或開啟艾灸盒,將其放置於中府穴上方。
- 施灸:將艾條或艾灸盒距離中府穴約2-3釐米,以溫熱感為宜,避免灼傷。每次施灸10-15分鐘,每日可灸1-2次。
- 觀察反應:施灸過程中,注意觀察身體反應,若有過熱、疼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施灸。
- 艾灸結束:施灸完畢後,用濕毛巾擦拭皮膚,注意保暖。
遠紅外線加熱中府穴方法:
- 準備遠紅外線照射設備:使用專業的遠紅外線照射設備,如神燈,確保其安全可靠。
- 調節溫度:將遠紅外線照射設備溫度設定在舒適的溫度範圍內,一般為40-45度,避免過高溫度灼傷。
- 照射時間:將遠紅外線照射設備對準中府穴,每次照射10-15分鐘,每日可照射1-2次。
- 觀察反應:照射過程中,注意觀察身體反應,若有過熱、疼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照射。
- 結束照射:照射完畢後,用濕毛巾擦拭皮膚,注意保暖。
注意事項:
- 施灸或照射過程中,應避免接觸中府穴周圍的皮膚,以防灼傷。
- 施灸或照射完畢後,應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 孕婦、經期女性、皮膚敏感者、患有皮膚病者,應慎用艾灸或遠紅外線照射。
- 如有其他疾病或不適症狀,應諮詢專業醫生後再進行艾灸或遠紅外線照射。
按摩推拿
中府穴按摩方法:
重點程序:
- 指壓:
- 食指和中指並排,食指按壓上方的雲門穴,中指按壓下方的中府穴。
- 施力輕柔,按揉1-2分鐘。
- 拉捏:
- 用食指和拇指輕輕拉捏中府穴周圍的皮膚,持續1-2分鐘。
- 拍打:
- 嘴巴微張,左手拍右側雲門穴和中府穴,右手拍左側。
- 右手掌及手指彎曲成空碗狀,在中府穴和雲門穴的位置拍打10次。
注意事項:
- 按摩時不可向內側深刺,避免傷及肺臟。
- 中府穴下方肌肉較薄,日常保健按摩時不要過於用力,輕柔施力即可。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 《黃帝內經-靈樞》:「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欬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原文
- 《針灸甲乙經》:「肺系急,胸中痛,惡寒,胸滿悒悒然,善嘔膽,胸中熱,喘,逆氣,氣相追逐,多濁唾,不得息,肩背風,汗出,面腹腫,鬲中食噎,不下食,喉痹,肩息肺脹,皮膚骨痛,寒熱煩滿,中府主之」...原文
- 《備急千金要方》:「上氣咳嗽,短氣氣滿,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壯。」...原文
- 《針灸大成》:「主腹脹,四肢腫,食不下,喘氣胸滿,肩背痛,嘔啘,咳逆上氣,肺系急,肺寒熱,胸悚悚,膽熱嘔逆,咳唾濁涕,風汗出,皮痛面腫,少氣不得臥,傷寒胸中熱,飛尸遁疰,癭瘤」...原文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