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醫經著作。原名《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皇甫謐撰於259年左右。共十卷,後改編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書是將《素問》、《針經》(即《靈樞》古名)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三書分類合編而成。因此它較之《黃帝內經》的理論體系更為豐富。主要論述臟腑經絡、脈診理論、腧穴部位、針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類疾病的證候、針灸取穴等。是我國現存最早、內容較完整的一部針灸著作,也是研究《黃帝內經》古傳本的重要文獻。本書對古代針灸療法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和整理,在針灸學的發展上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從文獻學角度來說,《甲乙經》可以校正《素問》、《靈樞》在流傳過程中所產生的錯誤。現存明刻本、多種清刻本。1949年後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校勘本。
卷三
- 諸穴
- 頭直鼻中髮際傍行至頭維凡七穴第一
- 頭直鼻中入髮際一寸循督脈卻行至風府凡八穴第二
- 頭直俠督脈各一寸五分卻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
- 頭直目上入髮際五分卻行至腦空凡十穴第四
- 頭緣耳上卻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
- 頭自發際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
- 背自第一椎循督脈下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
- 背自第一椎兩傍俠脊各一寸五分下
- 背自第二椎兩傍俠脊各三寸行至二
- 面凡二十九穴第十
- 耳前後凡二十穴第十一
- 頸凡十七穴第十二
-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 胸自天突循任脈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 胸自輸府俠任脈兩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 胸自氣戶俠輸府兩傍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 胸自雲門俠氣戶兩傍各二寸下行至食竇凡十二穴第十七
- 腋脅下凡八穴第十八
- 腹自鳩尾循任脈下行至會陰凡十五穴第十九
- 腹自幽門挾巨闕兩傍各半寸循衝脈下行至橫骨凡二十一穴第二十
- 腹自不容俠幽門兩傍各一寸五分至氣衝凡二十三穴第二十一
- 腹自期門上直兩乳俠不容兩傍各一寸五分下行至衝門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 腹自章門下行至居窌凡十二穴第二十三
- 手太陰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 手厥陰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
- 手少陰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 手陽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
- 手少陽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
- 手太陽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
- 足太陰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 足厥陰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 足少陰及股並陰蹺陰維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 足陽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 足少陽及股並陽維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 足太陽及股並陽蹺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