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 卷一 (7)
卷一 (7)
1. 四海第八
人有四海,十二經水者皆注於海。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胃者為水穀之海,其腧上在氣街,下至三里。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腧上在大杼,下出巨虛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腧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腦者為髓之海,其腧上在其蓋,下在風府。凡此四海者,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
曰:四海之逆順奈何?曰:氣海有餘,則氣滿胸中悗,急息面赤;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鬱也,然不知其所病;不足則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水穀之海有餘,則腹脹滿;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不足則腦轉耳鳴,脛胻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曰:調之奈何?曰:審守其腧而調其虛實,無犯其害;順者得復,逆者必敗。
白話文:
人體有四個重要的「海」,十二條經脈的水液都匯注到這四個海。這四個海分別是髓海、血海、氣海和水穀之海。
胃是水穀之海,它的穴位上接氣街,下到足三里。衝脈是十二經脈之海,它的穴位上接大杼,下接巨虛的上廉和下廉。膻中是氣之海,它的穴位上接頸椎的上下部位,前面則到人迎。腦是髓之海,它的穴位上接頭頂,下接風府。這四個海的運作,順暢則人健康,阻塞則人衰敗;懂得調養就受益,不懂得調養就受害。
問:四海的順逆表現是什麼呢?回答說:氣海過盛,則氣積聚胸中,感到悶脹,呼吸急促,臉色發紅;氣海不足,則氣息微弱,說話無力。血海過盛,則經常覺得身體變大,感到煩躁鬱悶,卻不知道是什麼病;血海不足,則經常覺得身體變小狹窄,也不知道是什麼病。水穀之海過盛,則腹部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容易飢餓卻吃不下東西。髓海過盛,則身體輕盈有力,但會過度使用;髓海不足,則頭暈耳鳴,小腿痠痛,頭暈眼花,疲倦只想躺著休息。
問:要如何調養呢?回答說:仔細觀察這些穴位的情況,來調節虛實,不要觸犯禁忌;順應規律來調理,才能恢復健康,違背規律來調理,必定會導致失敗。
2. 氣息周身五十營四時十分漏刻第九
黃帝問曰:五十營奈何?岐伯對曰:周天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人經絡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脈行六尺,日行二分。
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分有奇。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於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有奇。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百十分有奇。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已終矣。
(王冰曰:此略而言之也,細言之,則常以一十周加一分又十分分之六,乃奇分盡也)。所謂交通者,並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矣。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不應數者,謂之狂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也。(此段舊在經脈根結之末,今移在此。
)
曰:衛氣之行,出入之會何如?曰: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一面七宿,周天四七二十八宿,房昂為緯,張虛為經;是故房至畢為陽,昂至心為陰。陽主晝,陰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合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亦二十五周,周於五臟(一本作歲);是故平旦陰氣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行於頭,循於項,下足太陽,循背下至小指端。其散者,分於目,別(一云別於目銳眥),下手太陽,下至手小指外側。
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注小指次指之間。以上循手少陽之分側,下至小指之間。別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入足五指之間。其散者從耳,下手陽明入大指之間。入掌中,直至於足,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復合於目,故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氣行於身一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氣行於身三周與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氣行於身五周與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氣行於身七周與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氣行於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氣行於身十周與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氣行於身十二周與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氣二十五周於身有奇分與十人身之四。陽盡於陰,陰受氣矣。
其始入於陰,常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為一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氣行於身(一云陰臟)一周與十分臟之八,亦如陽之行二十五周而復會於目。陰陽一日一夜,舍於奇分十分身之四與十分臟之四(一作二,上文十分臟之八,此言十分臟之四,疑有誤)。是故人之所以臥起之時有早晏者,以奇分不盡故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五十營究竟是什麼?岐伯回答:周天有二十八宿,每宿分為三十六分,人體的氣運行一周,總共要經過一千八百分。人體的經絡,上下左右前後共有二十八條脈,周身長十六丈二尺,這與二十八宿相應。晝夜以漏刻計時,共計一百刻。因此,人呼氣一次,脈搏跳動兩下,氣運行三寸;吸氣一次,脈搏也跳動兩下,氣運行三寸;一次呼吸結束,氣運行六寸。十次呼吸,脈搏跳動六十下,氣運行六尺,相當於一天運行二十分之一。
二百七十次呼吸,氣運行十六丈二尺,氣在體內運行貫通,一周於身,相當於漏刻流下二刻,一天運行二十分之一強。五百四十次呼吸,氣在體內運行兩周,漏刻流下四刻,一天運行四十分之一強。二千七百次呼吸,氣在體內運行十周,漏刻流下二十刻,一天運行五宿二百十分之一強。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氣運行遍全身的五十營,漏刻流下百刻,一天運行完二十八宿,漏水流盡,脈搏也停止了。
(王冰注:這只是簡略的說法,詳細來說,通常要以十周加上十分之一又十分之六,才能算完奇數。)所謂貫通,是指同時運行一個數目。所以五十營都運行完畢,就能夠享盡天地的壽命,氣總共運行八百一十丈。一天一夜運行完五十營,以滋養五臟的精氣。如果運行數目不符合規律,就會導致精神錯亂。所謂五十營,就是五臟都接受了氣的滋養。(此段原在經脈根結的結尾,現移至此處。)
問:衛氣的運行,出入的交會是如何的?答:一年有十二個月,一天有十二個時辰,子午是經線,卯酉是緯線;天上一面有七宿,周天有四面七宿,共二十八宿,房、昂是緯線,張、虛是經線;所以從房宿到畢宿是陽,從昂宿到心宿是陰。陽主白天,陰主夜晚;因此衛氣的運行,一天一夜在體內運行五十周。白天運行陽二十五周,夜晚運行陰二十五周,周行於五臟(一說為一年);所以平旦時陰氣消盡,陽氣從眼睛發出,眼睛張開,氣就運行到頭部,沿著頸項,下行到足太陽經,沿著背部下行到小指尖。它散佈的部分,分佈到眼睛,另外一部分(一說另外一部分從眼睛的銳眥處)下行到手太陽經,下行到小指外側。
它散佈的部分,從眼睛的銳眥處分出,下行到足少陽經,到達小指與無名指之間。以上循著手少陽經的分支,下行到小指之間。分出的部分從這裡上行到耳前,與頷脈會合,注入足陽明經,下行到腳背上,進入足五趾之間。它散佈的部分從耳朵,進入手陽明經,到達大拇指之間。進入手掌,直達足部,進入足心,從內踝下行陰分,返回會合於眼睛,這樣就完成一周。
所以,運行一舍,人體的氣運行一周加上十分之八;運行二舍,人體的氣運行三周加上十分之六;運行三舍,人體的氣運行五周加上十分之四;運行四舍,人體的氣運行七周加上十分之二;運行五舍,人體的氣運行九周;運行六舍,人體的氣運行十周加上十分之八;運行七舍,人體的氣運行十二周加上十分之六;運行十四舍,人體的氣運行二十五周加上十分之四。陽氣運行到盡頭就交給陰氣,陰氣接受氣了。
它開始進入陰,通常從足少陰經注入腎臟,腎臟注入心臟,心臟注入肺臟,肺臟注入肝臟,肝臟注入脾臟,脾臟又注入腎臟,這樣完成一周。所以,夜晚運行一舍,人體的氣(一說陰臟)運行一周加上十分之八,也像陽氣一樣運行二十五周而返回眼睛。陰陽一天一夜,舍於奇數加上十分之四和十分之四(一作二,上文十分之八,此言十分之四,疑有誤)。所以人臥起時間早晚不一,是因為奇數沒有盡完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