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 卷九 (1)
卷九 (1)
1. 卷九
2. 大寒內薄骨髓陽逆發頭痛第一
(頷項痛附)
黃帝問曰:病頭痛,數歲不已,此何病也?岐伯對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骨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
陽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人迎。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足陽明、太陽(一作陰)。厥頭痛,脈痛,心悲喜泣,視頭動脈反盛者,乃刺之,盡去血,後調足厥陰。厥頭痛,噫(《九墟》作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脈,後取足太陽(一作陰)。厥頭痛,員員而痛(《靈樞》作貞貞頭痛),瀉頭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
厥頭痛,痛甚耳前後脈骨(一本作湧)熱,先瀉其血,後取足太陽少陰,(一本亦作陽)。厥頭痛,痛甚,耳前後脈湧有血,瀉其血,後取足少陽。真頭痛,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頭痛不可取於俞,有所擊墜,惡血在內,若內傷痛,痛未已,可即刺之,不可遠取。
頭痛不可刺者,大痹為惡,風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頭寒痛,先取手少陽、陽明,後取足少陽、陽明。頷痛,刺手陽明與頷之盛脈出血。頭項不可俯仰,刺足太陽;不可顧,刺手太陽(一雲手陽明)。頷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經刺人迎立已。
頭痛,目窗及天衝、風池主之。厥頭痛,孔最主之。厥頭痛,面腫起,商丘主之。
白話文:
(包括下巴和脖子痛的情況)
黃帝問:頭痛這個毛病,持續好幾年都沒好,這是什麼病呢?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曾經感受了嚴重的寒氣,寒氣深入到骨髓。骨髓是以腦為中心的,腦的功能失調,所以導致頭痛,牙齒也會跟著痛。
因為陽氣逆亂引起的頭痛,會感到胸悶、呼吸不順暢,這時可以針刺人迎穴。如果是因為氣血厥逆引起的頭痛,臉色會看起來像腫起來一樣,而且感到心煩,這時可以針刺足陽明經和太陽經(有版本說是陰經)。氣血厥逆引起的頭痛,會感到脈搏跳痛,心中悲傷想哭,看到頭部的動脈跳動特別明顯,就要針刺放血,把血放乾淨後,再調養足厥陰經。氣血厥逆引起的頭痛,會健忘、按壓時沒有感覺,這時可以針刺頭面左右的動脈,之後再針刺足太陽經(有版本說是陰經)。氣血厥逆引起的頭痛,會感到頭部持續性疼痛(也有版本說是頭痛得很厲害),要針刺頭部五條經脈,每條經脈都要針刺五次,先針刺手少陰經,再針刺足少陰經。頭痛時,如果先感到脖子痛,而且腰背也有反應,要先針刺天柱穴,再針刺足太陽經。
氣血厥逆引起的頭痛,如果疼痛劇烈,耳朵前後的脈搏和骨頭發熱(有版本說是跳動),要先放血,然後再針刺足太陽經和少陰經(有版本說是陽經)。氣血厥逆引起的頭痛,如果疼痛劇烈,耳朵前後的脈搏跳動並有血湧出來的感覺,要放血,然後再針刺足少陽經。如果是真正的頭痛,痛到極點,感覺整個腦袋都痛,而且手腳冰冷到關節處,這是無法治療的,會導致死亡。頭痛時,不可以在俞穴針刺,如果頭部受到撞擊、跌落,導致瘀血在體內,或者因為內傷引起的疼痛,只要疼痛還沒停止,就可以馬上針刺,不可以取遠處的穴位。
有些頭痛不適合針刺,是因為體內有嚴重的痹症,如果受到風吹日曬,可能會稍微好轉,但不會完全痊癒。如果是頭部受寒引起的疼痛,要先針刺手少陽經和陽明經,再針刺足少陽經和陽明經。如果是下巴疼痛,要針刺手陽明經和下巴附近的明顯脈絡,讓血流出來。如果頭和脖子不能前後彎曲,要針刺足太陽經;如果頭不能左右轉動,要針刺手太陽經(有的版本說是手陽明經)。如果是下巴疼痛,針刺足陽明經的曲周動脈,看到血流出來,疼痛就會立刻緩解;如果沒有緩解,按著經脈針刺人迎穴,疼痛就會立刻緩解。
頭痛,主要針刺目窗穴、天衝穴和風池穴。氣血厥逆引起的頭痛,主要針刺孔最穴。氣血厥逆引起的頭痛,如果臉腫起來,主要針刺商丘穴。
3. 寒氣客於五臟六腑發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蟲第二
厥心痛,與背相引,善瘈,如從後觸其心,身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髮針立已,不已取然谷。厥心痛,暴泄,腹脹滿,心痛尤甚者,胃心痛也,取大都、太白。厥心痛,如錐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然谷、太衝。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者,肝心痛也,取行間、太衝。
厥心痛,臥若徒居,心痛乃間,動行痛益甚,色不變者,肺心痛也,取魚際、太淵。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下(一本作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於俞,腸中有蟲瘕,有蛕蛟,不可取以小針。心腹痛,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熱渴𬌺(音涎)者,是蛕蛟也。
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心痛引腰脊欲嘔,刺足少陰。心痛腹脹澀澀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陰。心痛引少腹滿,上下無常處,溲便難,刺足厥陰。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
心腹中卒痛而汗出,石門主之。心痛有三蟲,多𬌺,不得反側,上脘主之。心痛有寒,難以俯仰,心疝氣衝胃,死不知人,中脘主之。心痛上搶心,不欲食,支痛引鬲,建里主之。胸脅背相引痛,心下混混,嘔吐多唾,飲食不下,幽門主之。脾逆氣寒,次急煩心,善唾噦噫,胸滿激呼,胃氣上逆,心痛(《千金》作肺脹胃逆),太淵主之。心膨膨痛(《千金》云煩悶亂),少氣不足以息,尺澤主之。
心痛,俠白主之。卒心中痛,瘛瘲互相引,肘內廉痛,心敖敖然,間使主之。心痛,衄噦嘔血,驚恐畏人,神氣不足,郄門主之。心痛卒咳逆,尺澤主之,出血則已。卒心痛,汗出,大敦主之,出血立已。胸痹引背時寒,間使主之。胸痹心痛,肩肉麻木,天井主之。胸痹心痛,不得息,痛無常處(《千金》云:不得反側),臨泣主之。
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之血絡。喉痹舌卷,口乾煩心,心痛,臂表痛(《靈樞》及《太素》俱作臂內廉痛)不可及頭,取關衝,在手小指次指爪甲去端如韭葉許(一云左取右,右取左)。
白話文:
厥心痛,如果疼痛牽引到背部,容易抽搐,感覺像從背後觸碰到心臟,身體彎曲,這是腎臟引起的疼痛。先取京骨穴、崑崙穴,扎針後會立刻好轉,如果沒效再取然谷穴。如果厥心痛伴隨突然腹瀉,腹部脹滿,心痛更加劇烈,這是胃引起的疼痛,取大都穴、太白穴。如果厥心痛像錐子刺心一樣,疼痛劇烈,這是脾臟引起的疼痛,取然谷穴、太衝穴。如果厥心痛導致臉色蒼白像死人一樣,整天都無法嘆氣,這是肝臟引起的疼痛,取行間穴、太衝穴。
如果厥心痛,躺著覺得像在空曠的地方,心痛會稍微緩解,但一活動疼痛就加劇,臉色沒有變化,這是肺引起的疼痛,取魚際穴、太淵穴。如果是真心痛,手腳發青到關節,心痛劇烈,早上發作晚上就死亡,晚上發作早上就死亡。心下部位(有版本寫作痛)不能針刺,因為內部有東西聚集,不要在俞穴取針。腸道有蟲瘕,有蛔蟲等寄生蟲,不要用小針刺。心腹疼痛,發作時腫脹聚集,上下移動,痛一陣又停止,腹中發熱口渴流涎,這是因為有蛔蟲等寄生蟲。
用手按住疼痛部位,不要讓它移動,用大針刺,持續按住,如果蟲不動,就把針取出。如果心痛牽引到腰背,想嘔吐,針刺足少陰經。如果心痛腹脹悶澀,大便不順暢,取足太陰經。如果心痛牽引到背部,無法呼吸,針刺足少陰經,如果沒效再取手少陰經。如果心痛牽引到小腹脹滿,疼痛部位不固定,小便困難,針刺足厥陰經。如果心痛,只是呼吸短促,氣不夠用,針刺手太陰經。
如果心腹突然疼痛並出汗,可以針刺石門穴。心痛是因為有三種蟲,口水很多,無法翻身,可以針刺上脘穴。心痛是因為有寒氣,難以彎腰或仰頭,心疝氣衝到胃部,導致意識不清,可以針刺中脘穴。心痛向上衝,不想吃東西,胸部疼痛牽引到橫膈膜,可以針刺建里穴。如果胸脅背部相互牽引疼痛,心下部位悶悶的,嘔吐多口水,吃不下東西,可以針刺幽門穴。如果脾氣虛寒,容易心煩意亂,愛吐口水、打嗝、嘆氣,胸部脹滿大聲呼叫,胃氣上逆,導致心痛(有些書記載為肺脹胃逆),可以針刺太淵穴。如果心臟悶脹疼痛(有些書記載為煩悶慌亂),呼吸短促,氣不夠用,可以針刺尺澤穴。
心痛,可以針刺俠白穴。如果突然心痛,抽搐互相牽引,肘關節內側疼痛,心臟煩躁不安,可以針刺間使穴。如果心痛,流鼻血、打嗝、嘔血,感到驚恐害怕,精神不足,可以針刺郄門穴。如果心痛突然咳嗽氣逆,可以針刺尺澤穴,如果出血就會好轉。如果突然心痛,並出汗,可以針刺大敦穴,如果出血就會立刻好轉。如果胸痹牽引到背部,時而感到寒冷,可以針刺間使穴。如果胸痹心痛,肩部肌肉麻木,可以針刺天井穴。如果胸痹心痛,無法呼吸,疼痛部位不固定(有些書記載為無法翻身),可以針刺臨泣穴。
心疝突然發作疼痛,可以取足太陰經、厥陰經,刺破這些經脈的血絡。如果咽喉腫痛,舌頭捲縮,口乾心煩,心痛,手臂外側(有些書記載為手臂內側)疼痛,無法抬到頭部,可以針刺關衝穴,在手小指的旁邊一指,指甲末端像韭菜葉的樣子(有說法是左邊取右邊,右邊取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