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肩井,在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手少陽、陽維之會,刺入五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灸三壯。)

肩貞,在肩曲胛下,兩骨解間,肩髃後陷者中,手太陽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三壯。

巨骨,在肩端上行兩叉骨間陷者中,手陽明、蹺脈之會,刺入一寸五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灸三壯。)

天窌,在肩缺盆中毖骨之間陷者中,手少陽、陽維之會,刺入八分,灸三壯。

肩髃,在肩端兩骨間,手陽明、蹺脈之會,刺入六分,留六呼,灸三壯。

肩窌,在肩端臑上,斜舉臂取之,刺入七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手少陽脈氣所發)。

臑腧,在肩臑後大骨下胛上廉陷者中,手太陽、陽維、蹺脈之會,舉臂取之,刺入八分,灸三壯。

秉風,俠肩窌在外肩上小髃骨後,舉臂有空,手陽明太陽、手足少陽之會,舉臂取之,刺入五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灸三壯。)

天宗,在秉風后大骨下陷者中,手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留六呼,灸三壯。

肩外俞,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者中,刺入六分,灸三壯。

肩中俞,在肩胛內廉,去脊二寸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曲垣,在肩中央曲甲陷者中,按之動脈應手,刺入八九分,灸十壯。

缺盆,一名天蓋,在肩上橫骨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刺太深,令人逆息。(骨空論注云:手陽明脈氣所發。氣府論注云:足陽明脈氣所發。)

臑會,一名臑窌,在臂前廉,去肩頭三寸,手陽明之絡,刺入五分,灸五壯。(氣府論注云:手陽明、手少陽二絡脈之會。)

白話文:

肩井穴:在肩膀上凹陷的地方,鎖骨上方大骨頭的前方,是手少陽經和陽維脈交會的穴位。針刺入五分深,可以灸三壯(根據《氣府論》的註解,灸三壯)。

肩貞穴:在肩膀彎曲處下方,兩塊骨頭交接的縫隙間,肩髃穴後方凹陷的地方,是手太陽經脈氣所發的穴位。針刺入八分深,可以灸三壯。

巨骨穴:在肩膀頂端向上走的兩條骨頭中間的凹陷處,是手陽明經和蹺脈交會的穴位。針刺入一寸五分深,可以灸五壯(根據《氣府論》的註解,灸三壯)。

天窌穴:在肩膀鎖骨的凹陷處,鎖骨和肩胛骨之間的凹陷處,是手少陽經和陽維脈交會的穴位。針刺入八分深,可以灸三壯。

肩髃穴:在肩膀頂端的兩塊骨頭之間,是手陽明經和蹺脈交會的穴位。針刺入六分深,留針六個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肩窌穴:在肩膀頂端,上臂的位置,斜舉起手臂取穴。針刺入七分深,可以灸三壯(根據《氣府論》的註解,是手少陽經脈氣所發的穴位)。

臑腧穴:在肩膀後方,大骨頭下方,肩胛骨上緣凹陷的地方,是手太陽經、陽維脈和蹺脈交會的穴位。舉起手臂取穴。針刺入八分深,可以灸三壯。

秉風穴:在肩窌穴外側,肩膀上方的小骨頭後方,舉起手臂時會出現空隙。是手陽明經、手太陽經以及手少陽經和足少陽經交會的穴位。舉起手臂取穴。針刺入五分深,可以灸五壯(根據《氣府論》的註解,灸三壯)。

天宗穴:在秉風穴後方,大骨頭下的凹陷處,是手太陽經脈氣所發的穴位。針刺入五分深,留針六個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肩外俞穴:在肩胛骨上緣,距離脊椎三寸的凹陷處。針刺入六分深,可以灸三壯。

肩中俞穴:在肩胛骨內緣,距離脊椎兩寸的凹陷處。針刺入三分深,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曲垣穴:在肩膀中央彎曲處的凹陷處,按壓時能摸到動脈跳動。針刺入八九分深,可以灸十壯。

缺盆穴:又名天蓋穴,在肩膀上方的橫骨凹陷處。針刺入三分深,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針刺太深會導致呼吸困難。(根據《骨空論》的註解,是手陽明經脈氣所發的穴位。根據《氣府論》的註解,是足陽明經脈氣所發的穴位。)

臑會穴:又名臑窌穴,在上臂前緣,距離肩頭三寸的地方,是手陽明經的絡穴。針刺入五分深,可以灸五壯(根據《氣府論》的註解,是手陽明經和手少陽經兩條絡脈交會的穴位)。

2. 胸自天突循任脈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天突,一名玉戶,在頸結喉下二寸(氣穴論注云:五寸)中央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低頭取之,刺入一寸,留七呼,灸三壯。(氣府論注云:灸五壯。)

璇璣,在天突下一寸中央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頭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華蓋,在璇璣下一寸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頭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紫宮,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頭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頭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膻中,一名元兒,在玉堂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胸部從天突穴沿著任脈往下到中庭穴,總共七個穴位,第十四組

**天突穴:**又名玉戶,位於頸部喉結下方二寸(《氣穴論注》說是五寸)中間凹陷處,是陰維脈和任脈交會的地方。取穴時,低頭,針刺入一寸,留針約七個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氣府論注》說可以灸五壯。)

**璇璣穴:**位於天突穴下方一寸中間凹陷處,是任脈氣所發的地方。取穴時,仰頭,針刺入三分,可以灸五壯。

**華蓋穴:**位於璇璣穴下方一寸凹陷處,是任脈氣所發的地方。取穴時,仰頭,針刺入三分,可以灸五壯。

**紫宮穴:**位於華蓋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是任脈氣所發的地方。取穴時,仰頭,針刺入三分,可以灸五壯。

**玉堂穴:**又名玉英,位於紫宮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是任脈氣所發的地方。取穴時,仰頭,針刺入三分,可以灸五壯。

**膻中穴:**又名元兒,位於玉堂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是任脈氣所發的地方。取穴時,仰頭,針刺入三分,可以灸五壯。

**中庭穴:**位於膻中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是任脈氣所發的地方。取穴時,仰頭,針刺入三分,可以灸五壯。

3. 胸自輸府俠任脈兩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輸府,在巨骨下,去璇璣傍各二寸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彧中,在輸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神藏,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靈墟,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神封,在靈墟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步廊,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陰脈氣所發,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

白話文:

從胸部正中線旁開兩寸,往下到步廊穴,總共有十二個穴位,它們都位於任脈兩旁。

第一個穴位叫「輸府」,它在巨骨穴下方,距離璇璣穴(胸骨上窩正中)旁開兩寸的凹陷處。這裡是足少陰腎經的脈氣發出的地方,取穴時讓病人仰臥,針刺入四分深,可以灸五壯。

第二個穴位叫「彧中」,它在輸府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這裡是足少陰腎經的脈氣發出的地方,取穴時讓病人仰臥,針刺入四分深,可以灸五壯。

第三個穴位叫「神藏」,它在彧中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這裡是足少陰腎經的脈氣發出的地方,取穴時讓病人仰臥,針刺入四分深,可以灸五壯。

第四個穴位叫「靈墟」,它在神藏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這裡是足少陰腎經的脈氣發出的地方,取穴時讓病人仰臥,針刺入四分深,可以灸五壯。

第五個穴位叫「神封」,它在靈墟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這裡是足少陰腎經的脈氣發出的地方,取穴時讓病人仰臥,針刺入四分深,可以灸五壯。

第六個穴位叫「步廊」,它在神封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這裡是足少陰腎經的脈氣發出的地方,取穴時讓病人仰臥,針刺入四分深,可以灸五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