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經脈第一(上)

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

心脈來,累累然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平。累累(《素》作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病,前鉤後居,如操帶鉤曰死。

肺脈來,厭厭聶聶,如循(《素問》作落)榆葉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死。

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平。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益勁,如新張弓弦曰死。

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足踐地曰平。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病。堅銳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死。

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堅曰平。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病。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死。

脾脈虛浮似肺,腎脈小浮似脾,肝脈急沉散似腎。

曰:見真臟曰死,何也?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臟氣者,皆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能至於手太陰。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

春脈,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始生也。故其氣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癲疾;不及則令人胸滿(一作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

夏脈,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內。太過則令人身熱而骨痛(一作膚痛),為浸淫;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秋脈,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來毛而中央堅,兩傍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不及則令人喘呼,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冬脈,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濡(《素問》作搏),故曰營。反此者病。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解㑊,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素問》下有䏚中清,脊中痛,小腹滿,小便變赤黃四句)

脾脈,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其善者不可見,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白話文:

經脈第一(上)

肝脈摸起來像繃緊的弦,心脈像彎曲的鉤子,脾脈像代脈(代指另一種脈象),肺脈像細小的絨毛,腎脈像堅硬的石頭。

心脈跳動時,一串串的,像連珠一樣,順利流暢就代表健康。如果跳動斷續不連,略微彎曲就表示生病,如果脈象向前彎曲,後面卻停滯,像握著帶鉤的樣子,則預示著死亡。

肺脈跳動時,輕微而細膩,像輕輕撫摸榆樹葉一樣就代表健康。如果脈象不上不下,像摸雞毛一樣,就表示生病。如果脈象浮動不定,像風吹動羽毛一樣,則預示著死亡。

肝脈跳動時,柔軟而輕微,像輕輕觸碰長竿末端一樣就代表健康。如果脈象充實而滑利,像沿著長竿摸過去一樣,就表示生病。如果脈象急促有力,像新拉緊的弓弦一樣,則預示著死亡。

脾脈跳動時,平和柔和,彼此分開,像雞腳踩在地上一樣就代表健康。如果脈象充實而數目頻繁,像雞抬腳一樣,就表示生病。如果脈象堅硬銳利,像鳥的喙、鳥的爪、屋頂的漏水或流水一樣,則預示著死亡。

腎脈跳動時,像一串串的鉤子,按壓下去堅實有力就代表健康。如果脈象像拉扯葛藤一樣,按壓下去更堅實,就表示生病。如果脈象像斷裂的繩索,彈跳不定像彈石頭一樣,則預示著死亡。

脾脈虛浮,像肺脈;腎脈略微浮動,像脾脈;肝脈急促沉降而分散,像腎脈。

有人問:為什麼看到真臟的脈象就代表死亡呢?因為五臟都從胃中吸收精氣,胃是五臟之本。臟腑的氣血,都不能自行到達手太陰經,必須依靠胃氣才能到達。所以五臟各在特定時間,依靠自身力量到達手太陰經。如果邪氣旺盛,精氣就會衰弱。因此,病情嚴重時,胃氣不足以將氣血輸送到手太陰經,所以真臟的氣就會單獨顯現出來。單獨顯現就表示病情超過臟腑的承受能力,所以就預示著死亡。

春季的脈象反映肝臟的狀況,肝屬木,東方之木,萬物生長之始。所以肝脈應輕柔虛浮而滑利,端正而長,像繃緊的弦一樣。與此相反則為病。如果脈象充實有力,則為氣盛(太過),病在外;如果脈象虛弱,則為氣虛(不及),病在內。氣盛則令人健忘,頭暈目眩,甚至癲癇;氣虛則令人胸悶(或胸痛)牽引後背,下腹部兩側脹滿。

夏季的脈象反映心臟的狀況,心屬火,南方之火,萬物生長旺盛之時。所以心脈應盛而衰,像彎曲的鉤子一樣。與此相反則為病。如果脈象來時盛去時也盛,則為氣盛(太過),病在外;如果脈象來時不盛,去時卻盛,則為氣虛(不及),病在內。氣盛則令人身熱骨痛(或皮膚痛),患上浸淫性疾病;氣虛則令人煩躁不安,上吐下瀉。

秋季的脈象反映肺臟的狀況,肺屬金,西方之金,萬物收成之時。所以肺脈應輕虛浮動,來時急去時散,像細毛一樣。與此相反則為病。如果脈象細小而中間堅實,兩邊虛弱,則為氣盛(太過),病在外;如果脈象細小而微弱,則為氣虛(不及),病在內。氣盛則令人逆氣背痛,煩躁不安;氣虛則令人呼吸困難,氣短咳嗽,吐血,或聽到異常的呼吸音。

冬季的脈象反映腎臟的狀況,腎屬水,北方之水,萬物收藏之時。所以腎脈應沉而濡潤(或搏動),像營衛之氣一樣。與此相反則為病。如果脈象像彈石頭一樣,則為氣盛(太過),病在外;如果脈象衰弱,則為氣虛(不及),病在內。氣盛則令人腰痛,脊椎疼痛,氣短,不想說話;氣虛則令人心慌意亂,像餓了一樣。(另有記載:腹部清冷,脊椎疼痛,下腹部脹滿,小便顏色變為赤黃)。

脾脈反映脾臟的狀況,脾屬土,孤獨的臟器,滋養四旁。好的脾脈看不出來,壞的脾脈則可以觀察到。如果脾脈像流水一樣,則為氣盛(太過),病在外;如果像鳥喙一樣,則為氣虛(不及),病在內。氣盛則令人四肢無力;氣虛則令人九竅不通,稱為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