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九 (3)

1. 腎小腸受病發腹脹腰痛引背少腹控睪第八

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強痛,時眩,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肺,邪在小腸也。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熏肝肺,散於胸,結於臍。故取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白話文:

邪氣在腎臟就會導致骨痛陰痹。陰痹就是按壓患處但感覺不到疼痛,伴有腹脹、腰痛和大便困難,肩背、頸部、後腦勺疼痛,有時會眩暈。取湧泉穴和崑崙穴來治療,如果看到有淤血,就全部放出來。少腹部位疼痛,牽引腰和脊椎,向上衝擊心肺,邪氣在小腸。小腸連結睪丸,屬於脊椎,貫穿肝臟和肺臟,聯絡心臟,小腸的氣盛就會導致厥逆,向上衝擊腸胃,燻蒸肝臟和肺臟,散發在胸中,聚集在肚臍。所以取肓原穴來散開邪氣,刺太陰經來幫助宣通,取厥陰經來瀉掉邪氣,取巨虛穴和下廉穴來去除邪氣,按壓邪氣經過的經絡來調整。

小腸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

白話文:

小腸有病的人,會出現少腹疼痛,腰脊部控住睪丸而疼痛,時常在窘迫之後,耳前發熱,好像很冷的樣子,好像只有單邊肩膀發熱,以及手的小拇指和旁邊的手指之間發熱,如果脈象深伏,這就是其症候。

黃帝問曰:有病厥者,診右脈沉堅,左手浮遲,不知病生安在?岐伯對曰:冬診之右脈固當沉堅,此應四時。左脈浮遲,此逆四時。左當主病,診左在腎,頗在肺,當腰痛。曰:何以言之?曰:少陰脈貫腎絡肺,今得肺脈,腎為之病,故為腰痛。

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腫狀。刺其郄中太陽正經去血,春無見血。

白話文:

黃帝問道:得了厥症的病人,診斷右脈沉而堅,左手脈浮而遲,不知道這個病是哪裡產生的?岐伯回答道:冬天診右脈,本來就應該是沉而堅,這是符合四季的。左脈浮而遲,這是違逆了四季。左脈應該主導疾病,診左脈在腎,稍微在肺,應該會腰痛。

黃帝問道:為什麼這樣說呢?

岐伯回答道:少陰脈貫通腎臟,絡屬肺,現在得了肺脈,是腎臟出了問題,所以才腰痛。

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俯仰,不可以左右顧。刺少陽盛骨之端出血。盛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

白話文:

少陽經的病症會導致腰痛,如果用針刺入皮中,會感到疼痛而無法俯仰或左右轉動。如果需要治療少陽經的盛骨之端出血,盛骨位於膝蓋外側的骨頭凸起處,而在夏季時不會看到血。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刺陽明於胻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無見血。

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刺足少陰於內踝上二痏,春無見血,若出血太多,虛不可復。

白話文:

陽明經引起的腰痛,患者會感覺無法轉頭回顧,彷佛一轉頭就像看到什麼似的,並且容易感到悲傷。應在小腿前側的陽明經上針刺三處,使之出血,以調和上下氣血,但在秋季不要使血液外流。

足少陰經引起的腰痛,疼痛會牽引到脊柱的內側。應在內踝上方的足少陰經上針刺兩處,春季時不要使之出血,如果出血過多,會導致虛弱而難以恢復。

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刺厥陰之脈,在腨踵魚腹之外,循循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

白話文:

~厥陰穴的經絡令人腰痛,腰中間就像拉滿的弓箭弦一樣疼痛。~

~要刺厥陰穴,在腳後跟外側魚腹的部位,沿著循循累累的穴位順序刺入。~

~這種病症會讓人說話流暢,但卻沉默不機靈,刺這三個穴位就可以治療。~

解脈令人腰痛,痛引肩,目䀮䀮然,時遺溲。刺解脈在膝筋分肉間,在郄外廉之橫脈出血,血變而止。

同陰之脈令人腰痛,腰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剌同陰之脈,在外踝上絕骨之端,為二痏。

白話文:

解脈受阻會讓人腰痛,疼痛會延伸到肩膀,眼睛會感到不適,還會有尿失禁的情況。治療時應針刺膝蓋周圍肌肉間的郄外側橫向血管,使之出血,等到血液顏色變化後即可停止。

同陰脈受阻會導致腰痛,腰部會感覺像有小錘子在里面,並且會出現紅腫的現象。治療時應針刺外踝上方靠近絕骨的位置,刺兩處。

解脈令人腰痛如裂(《素問》作引帶),常如折腰之狀,善怒。剌解脈,在郄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乃已(全元起云:有兩解脈,病原各異,疑誤未詳)。

陽維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腫,刺陽維之脈,脈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

白話文:

解脈會使人腰部疼痛,好像被撕裂一般(《素問》作引帶),經常像腰折一樣,而且容易動怒。刺解脈,在郄穴中結絡像黍米一樣,刺破它血會噴射而出而且是黑色的,看到紅色血才停止(全元起說:有兩種解脈,病因各不相同,可疑有誤)。

衡絡之脈令人腰痛,得俯不得仰,仰則恐僕,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絕傷,惡血歸之。刺之在郄陽之筋間,上郄數寸衡居,為二痏出血。

白話文:

衡絡之脈讓人腰部疼痛,俯身可以但無法仰身,仰身則恐會仆倒,是由於舉重傷了腰,使衡絡斷裂受傷,造成惡血積聚。治療方法是針刺在郄陽筋之間,上郄數寸衡居的位置,使兩種病竈出血。

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濈濈然汗出,汗乾令人慾飲,飲已欲走。刺直陽之脈上三痏,在蹺上郄下三所橫居,視其盛者出血(《素問》濈濈然作漯漯然,三所作五寸)。

白話文:

會陰部位的經絡發生了問題,會使患者感到腰痛,而且會伴有冷汗淋漓的情況,汗液幹了以後會感到更加口渴難耐,喝了水以後想四處走動。所以治療時,應該針刺直陽經脈,在直陽經之上三寸五分的部位,在蹺骨與郄穴之間,選擇經脈氣血最盛的位置刺破皮膚,讓氣血流出來。

飛揚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則悲以恐。刺飛揚之脈,在內踝上二寸(《素問》作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

白話文:

飛揚脈會使人出現腰痛,疼痛時會覺得激動得不得了,嚴重時會悲痛和恐懼。治療飛揚脈的穴位位於內踝上兩寸(《素問》作五寸),在少陰經之前,是陰維脈的交會點。

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目䀮䀮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內筋為二痏,在內踝上大筋後,上踝一寸所。(《素問》大筋作太陰)。

白話文:

昌陽經脈不通,會導致腰痛,疼痛蔓延到胸部,眼睛昏花,嚴重時身體甚至會反折,舌頭也不能說話。如果要針灸,就要刺入內筋,在哪裡呢?在內腳踝上方的大筋後方,往上大約一寸的地方。(《素問》記載的是太陰經)

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而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刺散脈在膝前骨肉分間,絡外廉束脈,為三痏。

肉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攣。刺肉裡之脈為二痏,在太陽之外,少陽絕骨之端。

白話文:

散脈(一種病名)會讓人腰痛、發熱,熱嚴重了就會煩躁,腰部下面好像橫著一根木頭,嚴重的話還會小便失禁。散脈的穴位在膝蓋前面,骨肉分開的地方,連著外側的束脈,總共有三個穴位。

腰痛俠脊而痛至頭几几然,目䀮䀮然欲僵仆,刺足太陽郄中出血。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刺尻交者,兩踝胂上,以月死生為痏數,髮針立已(《素問》云:左取右,右取左)。

腰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俯仰,取足少陽;中熱而喘,取足少陰郄中血絡。

白話文:

腰痛沿著脊柱而上,到達頭部,頭暈目眩,想要僵硬倒地,刺足太陽穴附近的郄穴,出血後疼痛減輕。腰痛牽引小腹,疼痛劇烈,不能仰臥。刺尻交穴,位於兩腳踝腓腸肌上,根據月令的生死規律決定針刺的次數,用髮針針刺,疼痛立即可癒。(《素問》說:左側取穴刺右側,右側取穴刺左側。)

腰痛上寒,實則脊急強,長強主之。少腹痛控睪引腰脊,疝痛上衝心,腰脊強,溺黃赤,口乾,小腸俞主之。腰脊痛強引背、少腹,俯仰難,不得仰息,腳痿重,尻不舉,溺赤,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久坐,膀胱俞主之。腰痛不可以俯仰,中膂內俞主之。腰足痛而清,善偃,睪跳拳,上窌主之。

白話文:

腰痛上寒,如果病情較為嚴重,就會出現脊椎急迫強直的症狀,這時應該選擇長強穴來治療。少腹疼痛牽引睪丸,蔓延到腰椎,疝氣疼痛衝擊到胸中,引起腰脊強直,小便黃赤,口乾,這時應該選擇小腸俞穴來治療。腰脊疼痛牽引背部和少腹,俯仰動作困難,無法仰頭呼吸,腿腳麻痺沉重,臀部無法抬起,小便發赤,從腰部以下到腳部都感覺虛弱麻木,無法長時間坐著,這時應該選擇膀胱俞穴來治療。腰部疼痛無法俯仰動作,這時應該選擇中膂內俞穴來治療。腰腿疼痛虛弱麻木,喜愛側臥,睪丸跳動,陰囊怪病,這時應該選擇上窌穴來治療。

腰痛怏怏不可以俯仰,腰以下至足不仁,入脊,腰背寒,次窌主之,先取缺盆,後取尾骶與八窌。腰痛大便難,飧泄,腰尻中寒,中窌主之。腰痛脊急,脅中滿,少腹堅急,志室主之。腰脊痛,惡風,少腹滿堅,癃閉下重,不得小便,胞肓主之。腰痛骶寒,俯仰急難,陰痛下重,不得小便,秩邊主之。

白話文:

  1. 腰痛無力,無法俯仰,從腰以下至腳都失去知覺,疼痛進入脊椎,腰背發冷,次窌(脊椎間的凹陷)是主因。先取缺盆穴,再取尾骶穴與八窌穴治療。

  2. 腰痛大便困難,腹瀉,腰尻部位受寒,中窌(脊椎間的凹陷)是主因。

  3. 腰痛脊椎僵硬,肋骨部位脹滿,少腹堅硬疼痛,志室穴(在腰部)是主因。

  4. 腰脊疼痛,怕風,少腹脹滿堅硬,小便不通、排便困難,胞肓穴(在背部)是主因。

  5. 腰痛骶骨部位受寒,俯仰困難,陰部疼痛、小便困難,秩邊穴(在背部)是主因。

腰痛控睪、小腹及股,卒俯不得仰,刺氣街。腰痛不得轉側,章門主之。腰痛不可以久立俯仰,京門及行間主之。腰痛少腹痛,下窌主之。腎腰痛不可俯仰,陰陵泉主之。腰脊相引如解,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羸瘦,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怏怏,太衝主之。腰痛少腹痛,陰包主之。

白話文:

  • 腰痛伴隨睪丸疼痛、小腹和股部疼痛,突然俯身不能仰起,針刺「氣街」穴。

  • 腰痛不能轉側,針刺「章門」穴。

  • 腰痛不能久立、俯身和仰起,針刺「京門」和「行間」穴。

  • 腰痛、小腹痛,針刺「下窌」穴。

  • 腎腰痛不能俯仰,針刺「陰陵泉」穴。

  • 腰脊相互牽引好像要分離,腰痛、小腹脹滿,小便不利像癃閉的樣子,身體瘦弱,心情恐懼,氣虛,腹中悶悶不適,針刺「太衝」穴。

  • 腰痛、小腹痛,針刺「陰包」穴。

腰痛大便難,湧泉主之。腰脊相引如解,實則閉癃,悽悽,腰脊痛宛轉,目循循嗜臥,口中熱,虛則腰痛,寒厥煩心悶,大鐘主之。腰痛引脊內廉,復留主之,春無見血,若太多,虛不可復,是前足少陰痛也。腰痛不能舉足,少坐若下車躓地,脛中矯矯然,申脈主之。腰痛如小錘居其中,怫然腫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諸節痛,上下無常,寒熱,陽輔主之。腰痛不可舉足,跟中踝後痛,腳痿,僕參主之。

白話文:

腰痛導致排便困難,湧泉穴是關鍵。腰和脊背相連拉扯,好像快要斷了一樣,實證則大小便不通,唉聲嘆氣,腰和脊背疼痛難忍,眼睛昏花貪睡,口中燥熱。虛證則腰痛,手腳冰冷煩躁,心中悶悶不樂。大鐘穴是主治穴。腰痛延伸到脊椎內側。復留穴是主治穴。春天看不到血,如果出血太多,虛證就不能恢復。這是足少陰經疼痛。腰痛不能抬起腳,稍微坐下就像從車上摔到地上,小腿痠痛抽筋,申脈穴是主治穴。腰痛好像有一把小錘子在裡面,又腫又痛,不能咳嗽,一旦咳嗽筋就會收縮痙攣,各個關節疼痛,上下游移不定,忽冷忽熱。陽輔穴是主治穴。腰痛不能抬起腳,腳跟、腳踝後方疼痛,腳痿弱,僕參穴是主治穴。

腰痛俠脊至頭𠘧𠘧然,目䀮䀮,委中主之(是前刺足太陽郄中出血者)。腰痛得俯不得仰,仰則恐僕,得之舉重,惡血歸之,殷門主之(是前衡絡之脈腰痛者)。腰脊痛尻脊股臀陰寒大痛,虛則血動,實則並熱痛,痔痛尻脽中腫,大便直出,承扶主之。

白話文:

  • 腰痛,從腰部到頭部疼痛,眼睛昏花,委中穴主治。(這是因為足太陽經郄中有出血。)

  • 腰痛,只能彎腰,不能仰身,仰身則恐懼跌倒,因舉重而得,淤血歸於腰部,殷門穴主治。(這是衡絡之脈腰痛。)

  • 腰脊痛,臀部和大腿疼痛,陰部寒冷,疼痛劇烈,虛則血動,實則疼痛且發熱,痔瘡疼痛,臀部腫脹,大便直出,承扶穴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