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 卷五 (2)
卷五 (2)
1. 針灸禁忌第一(上)
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也。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手之陽者,陽中之太陽也。手之陰者,陽中之少陰也。
正月、二月、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
四月、五月、六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
七月、八月、九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陰。
刺法曰: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音魂)之脈,無刺病與脈相逆者。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成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與其形之盛者,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大寒無刺,大溫無凝,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新內無刺,已刺勿內。大怒無刺,已刺勿怒。大勞無刺,已刺勿勞。大醉無刺,已刺勿醉。大飽無刺,已刺勿飽。大飢無刺,已刺勿飢。已渴勿刺,已刺勿渴。乘車來者,臥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步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頃乃刺之。
大驚大怒,必定其氣,乃刺之。
凡禁者,脈亂氣散,逆其榮衛,經氣不次,因而刺之,則陽病入於陰,陰病出為陽,則邪復生,粗工不察,是謂伐形;身體淫濼,反消骨髓,津液不化,脫其五味,是謂失氣也。
曰:願聞刺淺深之分?曰: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曰:余不知所謂,願聞其詳?曰:刺骨無傷筋者,針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
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無中肉也。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此之謂反也。
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欠(《素問》作語)。刺中脾,十五日(《素問》作十日,一作五日)死,其動為吞。刺中腎,三日(《素問》作六日,一作七日)死,其動為嚏。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為嘔。刺中膈,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
刺跗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陰股中大脈,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流脈,不幸為盲。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漏為聾。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刺膝臏出液為跛。
刺舌下中脈太過,出血不止為喑。刺腎中太陰脈出血多,立死。刺足下布絡中脈,血不出為腫。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刺郄中大脈,令人僕脫色。刺膺中陷脈(《素問》作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𪖈鼷(音僕)。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
白話文:
針灸禁忌第一(上)
腳部的陽經,屬於陰經中的少陽經;腳部的陰經,屬於陰經中的太陰經;手的陽經,屬於陽經中的太陽經;手的陰經,屬於陽經中的少陰經。
正月、二月、三月,人體氣血偏左,不要刺左腳的陽經。
四月、五月、六月,人體氣血偏右,不要刺右腳的陽經。
七月、八月、九月,人體氣血偏右,不要刺右腳的陽經。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體氣血偏左,不要刺左腳的陰經。
針灸方法是:不要刺在紅腫發熱的地方,不要刺在汗濕的地方,不要刺在脈搏跳動異常的地方,不要刺在病情與脈象相反的地方。最好的醫生,會在疾病尚未發作時就施針;其次是疾病尚未完全發展時施針;再次是疾病已經衰退時施針。而技藝低下的醫生,則會在疾病正盛時施針,或者在病情與脈象相反時施針。因此說,疾病正盛時,絕對不能輕易施針;而疾病已經衰退時施針,療效一定會很好。所以說,高明的醫生治療的是未發病的人,而不是已經生病的人。
大寒時不要針灸,大熱時不要用冷療法,月圓時不要瀉法,月滿時不要補法,月虧時不要治療。新傷處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的地方不要再次針灸。大怒後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的人不要發怒。過度勞累後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的人不要勞累。大醉後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的人不要飲酒。飽食後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的人不要飽食。過度飢餓後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的人不要飢餓。口渴時不要針灸,已經針灸過的人不要口渴。乘車而來的人,要先讓他臥床休息一會兒,像吃飯的時間那麼久才能針灸;步行而來的人,要先讓他坐下休息一會兒,像走了十里路那麼久才能針灸。
遇到驚嚇或大怒的情況,必須先讓其情緒平復,才能針灸。
總之,針灸的禁忌是:脈象紊亂,氣血散亂,逆亂了經絡循行的順序,經脈氣血運行不正常,此時如果針灸,就會導致陽邪入侵陰經,陰邪侵犯陽經,邪氣就會再次滋生。粗心的醫生察覺不到這些,這就是損傷人體;如果身體過於虛弱,就會導致骨髓消損,津液不能化生,五臟之氣也會受損,這就是損傷元氣。
問:請問針灸的深淺如何區分?答:刺到骨頭時不要傷到筋脈,刺到筋脈時不要傷到肌肉,刺到肌肉時不要傷到血管,刺到血管時不要傷到皮膚,刺到皮膚時不要傷到肌肉,刺到肌肉時不要傷到筋脈,刺到筋脈時不要傷到骨頭。問:我不太明白,請詳細說明。答:刺到骨頭而不傷到筋脈,是指針尖到達筋脈就停止,不要刺到骨頭;刺到筋脈而不傷到肌肉,是指針尖到達肌肉就停止,不要刺到筋脈;刺到肌肉而不傷到血管,是指針尖到達血管就停止,不要刺到肌肉;刺到血管而不傷到皮膚,是指針尖到達皮膚就停止,不要刺到血管;刺到皮膚而不傷到肌肉,是指疾病在皮膚內,針尖進入皮膚即可,不要刺到肌肉;刺到肌肉而不傷到筋脈,是指針尖超過肌肉到達筋脈;刺到筋脈而不傷到骨頭,是指針尖超過筋脈到達骨頭,這就是所謂的“反刺”。
刺到心臟,一天內死亡,症狀是打嗝;刺到肺臟,三天內死亡,症狀是咳嗽;刺到肝臟,五天內死亡,症狀是嘆氣;刺到脾臟,十五天內死亡,症狀是吞嚥困難;刺到腎臟,三天內死亡,症狀是打噴嚏;刺到膽臟,一天半內死亡,症狀是嘔吐;刺到膈肌,會導致內臟損傷,即使病症痊癒,一年內也會死亡。
刺到足踝上部的大血管,出血不止會導致死亡;刺到陰部的股部大血管,出血不止會導致死亡;刺到面部正中的血管,可能會導致失明;刺到主人(即患者)的內陷的血管,會導致漏尿或耳聾;刺到頭部腦戶穴,會立刻死亡;刺到膝蓋髕骨會導致跛行。
刺到舌下的大血管過深,出血不止會導致失語;刺到腎臟的太陰經的大血管,出血過多會立刻死亡;刺到腳底部的絡脈,不出血會導致腫脹;刺到足少陰經的血管,過度出血會導致說話困難;刺到郄門穴的大血管,會導致面色蒼白;刺到胸部的陷脈,會導致喘息、呼吸困難;刺到氣街穴的血管,不出血會導致腫脹;刺到肘部內陷的血管,氣血迴流受阻,會導致關節不能伸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