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皇甫序

回本書目錄

皇甫序

1. 皇甫序

夫醫道所興,其來久矣。上古神農始嘗草木而知百藥。黃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內考五臟六腑,外綜經絡血氣色候,參之天地,驗之人物,本性命,窮神極變,而針道生焉。其論至妙,雷公受業傳之於後。伊尹以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中古名醫有俞跗、醫緩、扁鵲,秦有醫和,漢有倉公。

其論皆經理識本,非徒診病而已。漢有華佗、張仲景。其它奇方異治,施世者多,亦不能盡記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劉季琰病發於畏惡,治之而瘥,云:後九年季琰病應發,發當有感,仍本於畏惡,病動必死,終如其言。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餘,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湯而勿服。

居三日,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診,君何輕命也。仲宣猶不言。後二十年果眉落,後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此二事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華佗性惡矜技,終以戮死。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甚精,指事可施用。

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亦有所亡失,其論遐遠,然稱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編次。比按倉公傳,其學皆出於《素問》,論病精微。《九卷》是原本經脈,其義深奧,不易覺也。又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皆黃帝岐伯選事也。

三部同歸,文多重複,錯互非一。甘露中,吾病風加苦聾,百日方治,要皆淺近,乃撰集三部,使事類相從,刪其浮辭,除其重複,論其精要,至為十二卷。《易》曰:觀其所聚,而天地之情事見矣。況物理乎?事類相從,聚之義也。夫受先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此所謂遊魂耳。

若不精通於醫道,雖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塗地,無以濟之,此固聖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其本論其文有理,雖不切於近事,不甚刪也。若必精要,後其閒暇,當撰核以為教經云爾。

白話文:

醫學之道興起,由來已久。上古時代,神農氏開始嚐遍各種草木,才認識了各種藥物。黃帝請教岐伯、伯高、少俞等人,研究人體內部五臟六腑,外部經絡、血氣、氣色變化,並參考天象地貌,對照人類特徵,探索生命的本質,窮究事物的變化,才產生了針灸的學問。這些理論非常精妙,雷公接受傳承,將其流傳後世。伊尹則憑藉亞聖的才能,依據《神農本草》的內容,調配湯藥。中古時期,名醫有俞跗、醫緩、扁鵲,秦代有醫和,漢代有倉公。

這些人的醫學理論都依據道理,認識根本,不僅僅是診斷疾病而已。漢代又有華佗、張仲景。其他奇特的藥方和治療方法,應用於世上的很多,我也無法一一記錄其來龍去脈。例如,我聽說直祭酒劉季琰的病是因為害怕厭惡而發作,經過治療而痊癒,有人說:九年後劉季琰的病會再次發作,發作時會有感覺,仍然是因為害怕厭惡而起,如果發病必定會死,結果真的如他說的。張仲景見到侍中王仲宣時,他才二十多歲,就對他說:你有病,四十歲時眉毛會脫落,眉毛脫落半年後就會死亡,如果服用五石湯可以避免。王仲宣覺得他的話不中聽,雖然收下了藥,但沒有服用。

過了三天,張仲景又見到王仲宣,問他:吃藥了嗎?王仲宣說:吃過了。張仲景說:你臉上的氣色明明不是吃過藥的樣子,你為何如此輕視自己的生命啊。王仲宣仍然不說實話。後來,過了二十年,王仲宣的眉毛果然脫落,一百八十七天後就死了,結局真的如他說的。這兩件事,即使扁鵲、倉公也無法比擬。華佗仗恃自己的醫術而自負,最終被處死。張仲景將伊尹的湯液理論加以發揮,寫成數十卷,應用起來大多有效。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整理張仲景的著作,選取精華部分,指明其應用方法。

根據《七略·藝文志》記載,《黃帝內經》共有十八卷。現在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合起來十八卷,就是《內經》。也有些內容已經散失了,雖然理論高深,但講述的多而實用的少,有些沒有經過整理。對比倉公的傳記,他的醫學都出自《素問》,對疾病的論述非常精微。《九卷》是經脈的原本,其中的含義深奧,不容易理解。另外還有《明堂孔穴針灸治要》,都是黃帝、岐伯選定的內容。

這三部醫書內容相同,卻有很多重複,而且互相混雜,沒有統一。甘露年間,我患上風病,又加上耳聾,一百天才治好,我認為這些醫書的內容都比較淺顯,所以將這三部書收集起來,按照內容歸類,刪除多餘的文字,去除重複的部分,論述其精華,編寫成十二卷。《易經》說:觀察事物聚集的方式,就可以了解天地的運行規律。更何況是人事的道理呢?將相似的內容歸類,就是聚合的意義。一個人承受父母的身體,有八尺高的身軀,卻不懂得醫學知識,這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如果不能精通醫學之道,即使有忠孝之心、仁慈的本性,一旦君主父親處於危難,百姓陷於困境,也無法拯救他們,這也是古代聖賢們之所以要精研醫理的緣故。由此可見,醫學怎能被輕忽呢?這些醫書的理論和文字都很有道理,即使不很切合實際,我也不做過多的刪改。如果一定要精簡,以後有空閒的時候,我會再加以整理,作為醫學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