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五臟六腑陰陽表裡第三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腑。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肝合膽,膽者清淨之腑。脾合胃,胃者五穀之腑。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少陰屬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腑,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此六腑之所合者也。

白話文:

肺和腸胃相連,腸胃是排泄的地方。心和小腸相連,小腸是消化吸收的器官。肝和膽相連,膽是淨化、貯藏膽汁的器官。脾和胃相連,胃是飲食的倉庫。腎和膀胱相連,膀胱是儲藏尿液的器官。少陰屬腎,上面和肺相連,所以將兩臟放在一起。三焦是五臟六腑的共同通路,水道由此輸出,屬於膀胱,是沒有所屬臟腑的器官。這就是六腑各自分屬的臟腑。

《素問》曰:夫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白話文:

《素問》中說:在大腦、骨髓、骨骼、經脈、膽子、女子子宮,這六個部位是大地之氣所產生。它們都隱藏在陰暗的部位,象徵著大地,因此能夠貯藏而不會洩露,被稱為奇恆之府。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個部位是天氣所產生。它們的氣象像天空,因此能夠洩露而不會貯藏,這五臟接受了其他臟腑的濁氣,被稱為傳化之府。這些臟腑無法長時間保留,是輸送和排洩的部位。魄門也是為五臟服務的,水穀不能長時間儲藏。

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稱六腑雖少錯,於理相發為佳。)

白話文:

五臟負責儲存精氣而不釋放,所以是充實而不能實心。六腑負責傳輸和消化食物而不儲存,所以是實心而不能充實。水和穀物進入嘴後,胃裡就會實,而腸子就會空。食物向下通過時,腸子就會實,而胃就會空。所以實而不滿,滿而不實。為什麼只有氣口被認為是五臟的主人呢?這是因為胃是水和穀物的海洋,是六腑的源頭。(這裡把六腑稱之為源頭,雖有誤,與前面的解釋相輔相成,也很好。)

肝膽為合,故足厥陰與少陽為表裡。脾胃為合,故足太陰與陽明為表裡。腎膀胱為合,故足少陰與太陽為表裡。心與小腸為合,故手少陰與太陽為表裡。肺與大腸為合,故手太陰與陽明為表裡。

白話文:

  • 肝膽相合,所以足厥陰經與少陽經是表裡關係。

  • 脾胃相合,所以足太陰經與陽明經是表裡關係。

  • 腎膀胱相合,所以足少陰經與太陽經是表裡關係。

  • 心與小腸相合,所以手少陰經與太陽經是表裡關係。

  • 肺與大腸相合,所以手太陰經與陽明經是表裡關係。

五臟者,肺為之蓋,巨肩陷,咽喉見於外。心為之主,缺盆之道,䯏(音滑)骨有餘,以候內𩩲骭(音曷干)。肝為之主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大小。脾主為胃(《九墟》《太素》作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凶。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白話文:

五臟裡面,肺是上蓋,肩膀巨大,咽喉可從外面看到。心是主宰,缺盆之道,下顎骨寬大,以此來觀察內臟骨骭。肝是主將,負責與外界應對,想要知道堅不堅固,看眼睛大小。脾主內,使之接納食物,視脣舌好惡,以此來瞭解吉凶。腎是主外,使之遠聽,視耳朵好惡,以此來瞭解其性情。

六腑者,胃為之海,廣骸(《太素》作𤜦)大頸張胸,五穀乃容。鼻隧以長,以候大腸。唇厚人中長,以候小腸。目下裹大,其膽乃橫。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約。此所以候六腑也。上下三等,臟安且良矣。

白話文:

六腑之中,胃就好比一個海洋,廣闊的胸部,可以容納五穀。鼻子竅穴長,可以通達大腸。嘴脣厚,人中長,可以通達小腸。眼睛下面凹陷的地方很大,那裡就是膽經橫向經過的地方。鼻孔在外邊,所以主膀胱,容易漏尿。鼻子中間隆起,說明三焦氣機壅塞。以上這些,都是觀察六腑的方法。上、中、下三院和諧,臟腑安和,身體就會健康。

2. 五臟六腑官第四

鼻者肺之官,目者肝之官,口唇者脾之官,舌者心之官,耳者腎之官。凡五官者,以候五臟。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目眥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故肺氣通於鼻,鼻和則能知香臭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能知五味矣。《素問》曰:心在竅為耳(一云舌)。

白話文:

鼻子是肺臟的門戶,眼睛是肝臟的門戶,嘴脣是脾臟的門戶,舌頭是心臟的門戶,耳朵是腎臟的門戶。凡是五官,是可以用來觀察五臟的。肺臟有病的人,會喘息,鼻子張開;肝臟有病的人,眼眶發青;脾臟有病的人,嘴脣發黃;心臟有病的人,舌頭捲曲,顴骨發紅;腎臟有病的人,顴骨和臉色發黑。因此,肺的氣息通於鼻子,鼻子通暢,就能辨別香臭。心的氣息通於舌頭,舌頭通暢,就能辨別五味。《素問》中說:心竅在耳朵(一說在舌頭)。

夫心者火也,腎者水也,水火既濟。心氣通於舌,舌非竅也,其通於竅者,寄在於耳(王冰雲手少陰之絡會於耳中)。故肝氣通於目,目和則能視五色矣。《素問》曰:諸脈者皆屬於目。又《九卷》曰:心藏肺,肺舍神。神明通體,故云屬目。脾氣通於口,口和則能別五穀味矣。

白話文:

內心就像火,腎就像水,水火既濟相濟。心氣通於舌,舌不是孔竅,但它與竅相通,寄附在耳朵上(王冰認為手少陰之絡會聚於耳中)。肝氣通於眼睛,眼睛和才能看見五種顏色。《素問》說:諸脈都屬於眼睛。又《九卷》說:心藏肺,肺舍神。神明通通於全身的各個部位,因此說屬於眼睛。脾氣通於嘴巴,嘴巴和才能辨別五穀的味道。

腎氣通於耳,耳和則能聞五音矣。

《素問》曰:腎在竅為耳。然則腎氣上通於耳,下通於陰也。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結為癰。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邪在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自相營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一作盡期)而死矣。

白話文:

《素問》說:腎竅在耳朵。因此,腎氣向上通到耳朵,向下通到陰部。五臟不調和,那麼九竅就不通暢。六腑不調和,那麼就會積聚形成癰瘡。因此,邪氣在腑,則陽脈就不和諧,陽脈不和諧,氣血就會滯留,氣血滯留,陽氣就會旺盛。邪氣在臟,則陰脈就不和諧,陰脈不和諧,血就會滯留,血滯留,陰氣就會旺盛。陰氣過於旺盛,那麼陽氣就不能互相協調了,所以稱作「格」。陰陽都過於旺盛,不能互相協調,所以稱作「關格」。關格,就不得盡(另一個說法是盡期)而死去了。

3. 五臟大小六腑應候第五

黃帝問曰:人俱受氣於天,其有獨盡天壽者,不免於病者,何也?岐伯對曰:五臟者固有大小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六腑亦有大小長短厚薄結直緩急者。凡此二十五變者,各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每個人都從天領取了生命的元氣,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活到自然壽命終了,而有的人會在壽命未盡之前就生病死亡呢?岐伯回答說:五臟本身就有大小、高低、堅脆、端正、偏傾的區別,六腑也有長、短、厚、薄、結、直、緩、急的差異。這二十五個變化各自不同,有的好有的壞,有的吉利有的兇險。

心小則安,邪弗能傷(《太素》云外邪不能傷),易傷於憂;心大則憂弗能傷,易傷於邪(《太素》亦作外邪);心高則滿於肺中,悶而善忘,難開以言;心下則臟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心堅則臟安守固;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心端正則和利難傷;心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

白話文:

心胸狹窄的人容易感到不安,外邪不能傷人(《太素》說外邪不能傷人),容易因為憂傷而受傷;心胸開闊的人不容易憂傷而受傷,容易被外邪所傷(《太素》上也有外邪);心高氣傲的人容易滿腔怨氣,鬱悶而善於遺忘,難以用言語打開;心胸狹窄的人容易傷害臟器,容易因寒冷而受傷,容易因為說話而感到恐懼;心堅強的人臟器安定而堅固;心脆弱的人容易生病、消瘦和發熱;心端正的人會和諧通達,難以受傷;心偏頗的人操守不一,沒有可以遵循的職位。

(楊上善云:心臟言神有八變,後四臟但言臟變不言神變者,以神為魂魄意之主,言其神變則四臟可知,故略而不言也。)

白話文:

楊上善說:心臟所藏的神有八種變化,而後面的四臟只說了臟的變化,沒有說神的變化,這是因為神是魂魄意的主人,說了神的變化,那麼四臟的變化就可以知道了,所以省略而不說。

肺小則少飲,不病喘(一作喘喝);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逆氣;肺高則上氣喘息咳逆;肺下則逼賁迫肺,善脅下痛;肺堅則不病咳逆上氣;肺脆則善病消癉易傷也(一云易傷於熱喘息鼻衄);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病胸脅偏痛。

白話文:

肺臟較小的時候,連喝水也喝很少,不會得氣喘的毛病。肺臟較大的時候,就會喝很多水,而且容易患胸悶、逆氣的疾病。肺臟長得很高的話,就會氣喘、咳嗽、呼吸不順。肺臟長得很低的話,就會受到心臟的壓迫,容易得肋骨下疼痛的疾病。肺臟硬一點的話,就不容易得咳嗽、呼吸不順的上氣症狀。肺臟較脆的話,很容易得消瘦症,也很容易受損(另一種說法是受到熱喘息、鼻出血的影響)。肺臟端正的話,那麼身體就會很和順,不容易受到損傷。肺臟偏斜的話,就會得胸痛或肋骨疼痛的疾病。

肝小則安,無脅下之病;肝大則逼胃迫咽,迫咽則善(一作苦)膈中,且脅下痛;肝高則上支賁加脅下急,為息賁;肝下則逼胃,脅下空,空則易受邪;肝堅則臟安難傷;肝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肝端正則和利難傷;肝偏傾則脅下偏痛。

白話文:

肝臟小,身體就安適,沒有脅肋部位的疾病;肝臟大,就會迫壓胃部,壓迫咽喉,壓迫咽喉就會導致胸隔之間疼痛,並且脅肋部位疼痛;肝臟高聳,就會向上壓迫賁門,加上脅肋部位疼痛,形成息賁;肝臟下垂,就會迫壓胃部,脅肋部位空虛,空虛則容易受到邪氣侵犯;肝臟堅硬,臟腑安適,難以受到傷害;肝臟鬆脆,容易患疾病,消瘦衰弱,容易受到傷害;肝臟端正,則和緩通暢,不易受到傷害;肝臟偏斜,則脅肋部位疼痛。

脾小則安,難傷於邪;脾大則苦腠䏚(音停)而痛,不能疾行;脾高則䏚引季脅而痛;脾下則下加於大腸,下加於大腸則臟外易受邪;脾堅則臟安難傷;脾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脾端正則和利難傷;脾偏傾則瘛瘲善脹。

白話文:

脾臟小則安靜,不容易被邪氣傷害;脾臟大則胸肋處疼痛,不能行走快速;脾臟高位則胸肋處疼痛;脾臟低下則容易受到邪氣侵犯;脾臟堅實則臟安難傷;脾臟脆弱則容易生病消瘦容易受傷;脾臟端正則和順利通難傷;脾臟傾斜則容易患疾病並脹氣。

腎小則安難傷;腎大則(一本云耳聾或鳴,汁出)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傷於邪;腎高則善病腰膂痛,不可以俯仰(一本云背急綴耳膿血出或生肉塞);腎下則腰尻痛,不可俯仰,為狐疝;腎堅則不病腰痛;腎脆則善病消癉易傷;腎端正則和利難傷;腎偏傾則善腰尻痛。凡此二十五變者,人之所以善常病也。

白話文:

腎臟小的人比較健康強壯,不容易受傷;腎臟大的人(有的書上說出現耳聾或耳鳴,並且腎臟分泌的體液流出)容易患腰痛,不能俯仰,容易受到邪氣的侵犯;腎臟太高的人容易患腰背痛,不能俯仰(有的書上說背部肌肉緊繃,耳朵流出膿血或長出肉塞);腎臟低的人腰部和臀部疼痛,不能俯仰,容易患狐疝;腎臟堅硬的人不容易患腰痛;腎臟脆弱的人容易患消癉病(一種消瘦症),並且容易受傷;腎臟位置端正的人身體健康,不容易受傷;腎臟位置偏斜的人容易患腰部和臀部的疼痛。以上這二十五種變化的腎病,都是人們容易經常患病的原因。

曰:何以知其然?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無𩩲骭者心高,𩩲骭小短舉者心下,𩩲骭長者心堅,𩩲骭弱小以薄者心脆,𩩲骭直下不舉者心端正,𩩲骭(一作面)一方者心偏傾。

白話文:

醫聖說:怎麼知道病人得了這種病呢?回答說:舌頭紅且條紋細密的人,心思很細膩;條紋粗糙的人,心思很粗獷;沒有頸動脈的人,心思很狂傲;頸動脈細小短而且昂起的人,心思很卑下;頸動脈長的人,心思很堅定;頸動脈細小且扁平的人,心思很脆弱;頸動脈筆直下垂而不昂起的人,心思端正;頸動脈(有一處寫的是臉)偏向一邊的人,心思偏頗。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一作大)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脅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膺偏竦(一作欹)者肺偏傾。

白話文:

白色小脈象的是肺臟小,脈象粗大的則是肺臟大,肩膀寬厚、胸部和咽喉陷下去的是肺臟位於高處,腋窩結合起來伸張胸肋的是肺臟位於低處,肩膀和背部厚實、健壯的是肺臟結實,肩膀和背部瘦弱的是肺臟柔弱,脊柱背部厚實的是肺臟端正,胸部偏一邊的是肺臟偏斜。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廣胸反骹者肝高,合脅脆骹者肝下,胸脅好者肝堅,脅骨弱者肝脆,膺脅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脅骨偏舉者肝偏傾。

白話文:

青色脈絡細微者,患者的肝臟較小;青色脈絡粗大者,患者的肝臟較大;胸部寬廣、後背反曲的,肝臟位置較高;胸脅部位瘦小、後背反曲的,肝臟位置較低;胸脅部位良好結實,肝臟堅硬;脅骨部位薄弱的人,肝臟質地較脆;胸、脅、腹部位都比較協調的人,肝臟端正;脅骨部位偏向一側的人,肝臟位置偏斜。

黃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縱者脾下,唇堅者脾堅,唇大而不堅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舉者脾偏傾。

白話文:

黃色的小筋線代表脾臟較小,粗糙的筋線代表脾臟較大,筋線往上翹代表脾的位置較高,筋線往下垂代表脾的位置較低,筋線堅固代表脾臟堅固,筋線又粗又大但又不堅固,代表脾臟較脆。筋線上下整齊代表脾臟位置端正,筋線偏一邊,代表脾臟位置偏斜。

黑色小理者腎小,粗理者腎大,耳高者腎高,耳後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耳好前居牙車者腎端正,耳偏高者腎偏傾。凡此諸變者,持則安,減則病也。

白話文:

黑色細紋者腎臟小,粗紋者腎臟大,耳高中腎位也高,耳背凹陷者腎位低,耳堅硬者腎也堅硬,耳薄不堅硬者腎易脆,兩耳位置好離牙車比較近者腎臟端正,雙耳偏高者腎臟位置也偏高。凡是這些部位出現的變化,如果只增加而不減少,則對身體有益,如果只減少不增加,則會致病。

曰:願聞人之有不可病者,至盡天壽,雖有深憂大恐怵惕之志,猶弗能感也,大寒甚熱弗能傷也;其有不離屏蔽室內,又無怵惕之恐,然不免於病者何也?曰:五臟六腑,邪之舍也。五臟皆小者,少病,善焦心,人愁憂。五臟皆大者,緩於事,難使以憂。五臟皆高者,好高舉措。

白話文:

醫生說:希望能聽到有的人一輩子不得病,直到自然死亡,縱使遇到極大的憂慮、恐懼和驚嚇,他們也不受影響,嚴寒酷暑都不能傷害他們;還有的人從不離開屋子,也沒有憂慮恐懼的事情,然而他們卻不能避免生病,這是為什麼呢?醫生說:五臟六腑是邪氣的住處。五臟大小不同的,太小者,較少生病,但容易焦慮憂心。五臟大小相同的,處事較為緩和,很難因憂慮而使五臟受到傷害。五臟都很高的,喜歡攀爬。

五臟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臟皆堅者,無病。五臟皆脆者,不離於病。五臟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臟皆偏傾者,邪心善盜,不可為人,平反復言語也。

白話文:

五臟腑的功能都正常發揮,能使人健康長壽。五臟腑都很堅固的人,不會患病。五臟腑都很脆弱的人,總是在生病。五臟腑的功能都很正常,能使人與人和睦相處,做事順利。五臟腑的功能不正常,心地邪惡,喜歡偷盜,不能與人相處,說話反覆無常。

曰:願聞六腑之應。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也。《素問》曰: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下章言腎之應毫毛,於義為錯。

白話文:

他說:希望聽到六腑的感應。他說:肺和大腸相合,大腸的感應表現在皮上。《素問》說:肺與皮的感應,肺能滋潤皮毛,心為肺的主要臟器。下一章說腎的感應表現在毫毛上,這與義理不相符。

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也。《素問》曰: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其義相順。

肝合膽,膽者,筋其應也。《素問》曰: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其義相順。

脾合胃,胃者,肉其應也。《素問》曰: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其義相順。

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也。《九卷》又曰:腎合骨。《素問》曰: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其義相同。

白話文:

腎臟與三焦、膀胱相合,三焦、膀胱與人體的皮膚、毛髮相應。《九卷》中還說:腎臟與骨骼相合。《素問》中說:腎臟與骨骼相合,其榮華在於頭髮,其主臟是脾臟。這些說法的含義是相同的。

曰:應之奈何?曰: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裡大者大腸緩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

白話文:

問道:肺臟和皮毛之間相應的關係如何呢?答道:肺臟與皮毛相應。皮毛厚的人,大腸就厚;皮毛薄的人,大腸就薄;皮毛鬆弛的人,腹部的空間大,大腸就鬆弛而長;皮毛緊張的人,大腸就緊張而短;皮毛光滑的人,大腸是直的;皮毛與肌肉不能分離的人,大腸是結實的。

心應脈。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衝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脈皆多紆曲者,小腸結。

白話文:

心臟與脈搏相互應。皮膚厚的人脈搏也厚,脈搏厚的人小腸也厚,皮膚薄的人脈搏也薄,脈搏薄的人小腸也薄;皮膚鬆的人脈搏也緩,脈搏緩的人小腸大而長;皮膚薄而脈搏急促的人,小腸小而短;所有陽經脈絡都多彎曲的人,小腸有結。

脾應肉。肉䐃堅大者胃厚,肉䐃麼者胃薄,肉䐃小而麼者胃不堅,肉䐃不稱其身者胃下,胃下者小脘約不利,(《太素》作下脘未約。)肉䐃不堅者胃緩,肉䐃無小裹叅標緊,(一本作無小裹累)者胃急,肉䐃多小裹叅(一本亦作累字)者胃結,胃結者上脘約不利。

白話文:

脾臟對應著肌肉,肌肉豐滿堅實的人胃壁厚;肌肉鬆軟的人胃壁薄;肌肉少而鬆軟的人胃壁不厚實;肌肉與其身體不相稱的胃下垂,胃下垂的人上腹部狹小、不利於消化食物;肌肉不堅實的人胃弛緩;肌肉中沒有小包塊而且堅緊的人胃急迫;肌肉中有許多小包塊的人胃有實結,有實結的人上腹部狹小,不利於消化食物。

肝應筋。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文者膽結。

白話文:

肝臟與筋絡相應,指甲厚且黃色的人膽汁濃稠,指甲薄且紅潤的人膽汁稀薄,指甲堅硬且青色的人膽汁旺盛,指甲濕潤且赤色的人膽汁虛弱,指甲直且白色沒有紋路的人膽汁正常,指甲粗糙且黑色多紋路的人膽汁瘀結。

腎應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腠理疏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

白話文:

腎臟所對應的是骨骼。組織緻密、面板厚的人,三焦和膀胱也厚;組織疏鬆、面板薄的人,三焦和膀胱也薄;毛孔疏鬆的人,三焦和膀胱也鬆弛;面板緊繃、沒有毫毛的人,三焦和膀胱也緊繃;毫毛細緻而粗的人,三焦和膀胱也直;毫毛稀少的人,三焦和膀胱也結實。

曰:薄厚美惡皆有其形,願聞其所病。曰:各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