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 卷六 (1)
卷六 (1)
1. 八正八虛八風大論第一
黃帝問曰:歲之所以皆同病者,何氣使然?少師對曰:此八正之候也。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風從南方來者,名曰虛風,賊傷人者也。其以夜半至者,萬民皆臥而不犯,故其歲民少病。其以晝至者,萬民懈惰而皆中於邪風,故民多病。虛邪入客於骨而不發於外,至其立春,陽氣大發,腠理開。
白話文:
黃帝問道:「每年人們生病的情況都差不多,是哪種氣造成的?」少師回答說:「這是八正之候的原因。判斷這種情況,通常以冬至日為準。從南方而來的風,叫做虛風,會傷害人體。虛風如果在半夜到來,人們都睡著了,風就沒有機會侵害他們,所以那一年人們就會少生病。如果虛風在白天到來,人們都懶散懈怠,就很容易被邪風侵襲,所以那一年人們就會多生病。虛邪之氣進入人體,藏於骨中,不會在體表發作出來。等到立春時,陽氣大量發作,皮膚腠理就會打開。
有因立春之日,風從西方來,萬民皆中虛風。此兩邪相搏,經氣結代,故諸逢其風而遇其雨者,名曰遇歲露焉。因歲之和而少賊風者,民少病而少死;歲多賊風邪氣,寒溫不和,則民多病而死矣。
白話文:
春天一開始,西風吹來,人民大多受到空虛的風邪侵襲。這種外來的邪風,和體內的經氣相搏擊,使經氣的運行走走停停,所以所有適逢風雨的人,都稱為遭遇歲露。由於歲運和諧,遇到邪風邪氣的人少,人民很少生病很少死亡;而歲運中邪風邪氣多,寒暖失調,人民就會多生疾病甚至死亡。
曰:虛邪之風,其所貴賤何如,候之奈何?曰:正月朔日,風從西方來而大,名曰白骨。將國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平旦西北風行,民病多,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風,夏,民多死(一作多病)者。正月朔日,平旦北風,春,民多死者。正月朔日,夕時北風,秋,民多死者。
白話文:
他說:「虛邪之風,它所造成的貴賤人民的傷害如何,如何觀察呢?」他回答說:「正月初一,風從西方刮來很大,叫做『白骨風』。這個時候國家會有災難,百姓死亡的人多。正月初一,早晨西北風颳起,百姓生病的多,死亡的人佔十分之三。正月初一,中午刮北風,夏天百姓死亡的人多。正月初一,早晨刮北風,春天百姓死亡的人多。正月初一,傍晚刮北風,秋天百姓死亡的人多。
正月朔日,天時和溫不風,民無病;大寒疾風,民多病。二月醜不風,民多心腹病。三月戌不溫,民多寒熱病。四月巳不暑,民多癉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諸所謂風者,髮屋拔樹,揚沙石,起毫毛,發腠理者也。風從其沖後來者,名曰虛風,賊傷人者也,主殺害,必謹候虛風而謹避之。
白話文:
上述這八種風邪,都是從人體的虛弱部位侵襲而來,才會讓人致病。三種虛弱相合擊,就會導致暴病猝死。兩種虛弱一種實邪相合擊,就會導致淋雨受寒發熱。侵犯到雨濕之地就會導致痿症。所以聖人避邪,就像避開箭石一樣。三種虛弱偏重於風邪,就會導致擊中偏枯。有人說:四時八風侵襲人的時候,是因為有寒暑。寒冷的時候,皮膚緊繃,腠理閉合;炎熱的時候,皮膚鬆弛,腠理舒展。邪惡的風邪之氣,因此得以侵入人體嗎?難道一定要在八正風邪的時候,纔能夠傷害人嗎?回答說:邪惡的風邪之氣侵襲人的時候,不定時節。
避邪之道,如避矢石,然後邪弗能害也。
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心,外在於脈,其氣主為熱。
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脾,外在於肌肉,其氣主為弱。
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肺,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燥。
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之脈,脈絕則泄,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
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
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
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濕。
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於肌,其氣主為體重。
凡此八風者,皆從其虛之鄉來,乃能病人。三虛相搏,則為暴病卒死。兩虛一實,則為淋露寒熱。犯其雨濕之地則為痿。故聖人避邪,如避矢石。其三虛偏中於邪風,則為擊僕偏枯矣。曰:四時八風之中人也,因有寒暑。寒則皮膚急,腠理閉;暑則皮膚緩,腠理開。賊風邪氣,因得以入乎?將必須八正風邪,乃能傷人乎?曰:賊風邪氣之中人也,不得以時。
然必因其開也,其入深,其內亟(一作極)也疾,其病人也卒暴;因其閉也,其入淺以留,其病人也徐以遲。曰:其有寒溫和適,腠理不開,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曰:人雖平居,其腠理開閉緩急,固常有時也。夫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故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致,毛髮堅,腠理郄,䐃垢著。
白話文:
必須根據季節變化,氣候導致身體腠理的開合,如果腠理開得很深,閉合得很快,那麼病人容易突然發病;如果腠理開得很淺,閉合得較慢,那麼病人容易慢慢發病。有人說:“有的人身體健康,腠理的開合狀態適中,但是突然生病,這是為什麼呢?”回答:“即使是健康的人,腠理的開合也有快慢的時候,這是自然規律。人的身體與天地自然相關,與日月相應。所以,月亮滿了的時候,海水在西面漲得最滿,人的血氣也最充足,肌肉很飽滿,皮膚很緊致,毛髮很堅固,腠理閉合得很緊,汗液和污垢就會積聚在外。
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亦不深。至其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血氣虛,其衛氣去,形獨居,肌肉減,皮膚緩,腠理開,毛髮薄,䐃垢澤。當是之時,遇賊風,其入深,其病人卒暴。曰:人有卒然暴死者,何邪使然?曰:得三虛者其死疾;得三實者邪不能傷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人氣乏少,因為賊風邪氣所傷,是謂三虛。
故論不知三虛,工反為粗。若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傷也。
白話文:
在這個時候,即使遇到強風,風的侵襲也比較淺,不會很深。等到月亮缺失的時候,海水向東匯聚,人體氣血虛弱,衛氣消失,形體孤獨,肌肉減少,皮膚鬆弛,腠理開張,毛髮稀疏,面容憔悴。在這個時候,如果遇到強風,風就會深入體內,病人會突然暴發疾病。有人會問:為什麼有些人會突然暴死呢?那是因為具備了三個虛弱的條件,所以死得很快;具備了三個充實的條件,邪氣就不能傷害身體。在衰老的年份,遇到月亮缺失的時候,失去了時令的和諧,人體氣血不足,就會被賊風邪氣所傷,這就是所謂的三虛。
2. 逆順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論第二
黃帝問曰:治民治身,可得聞乎?岐伯對曰: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小與治大,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者,夫唯順而已矣。故入國問其俗,臨病人問所便。曰:便病奈何?曰: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色,臍以下皮寒。
白話文:
黃帝問道:「治國治民,可以告訴我嗎?」岐伯回答說:「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理小事與治理大事,治理國家與治理家庭,從來沒有違背道而能夠治理好的,只有順著道纔可能治好。所以進入一個國家要先詢問風俗,看望病人要先問他的方便。問道:方便不方便?病人會回答說:如果是患了熱症、癉病,就會覺得寒冷,如果是患了寒症之類的疾病,就會覺得發熱。胃中有熱,就會消穀,令人心情懸浮,很容易飢餓,即臍以上的皮膚發熱。腸中有熱,就會排出像糜粥一樣的黃色糞便,即臍以下的皮膚發涼。
胃中寒則䐜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少腹痛脹。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治之奈何?曰: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曰:便其相逆者奈何?曰:便此者,食飲衣服,欲適寒溫。寒無悽愴,暑無出汗。
白話文:
胃裏寒涼,就會脹氣和腹脹。腸子裡寒涼,就會腸鳴腹瀉。胃裡寒涼,腸子裡燥熱,就會既脹氣又腹瀉。胃裡燥熱,腸子裡寒涼,就會容易飢餓,小腹部疼痛和脹氣。有人問:胃想要寒涼的飲料,腸子想要燥熱的飲料,兩者互相矛盾,該怎麼治療呢?答:春夏季節要先治療標症,然後再治療本症;秋冬季節要先治療本症,然後再治療標症。有人接著問:既然兩者互相矛盾,該怎麼辦呢?答:解決矛盾的方法,就是飲食穿衣要適應寒暖。寒涼的時候不要過度悲傷,炎熱的時候不要出汗。
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搏持,乃不致邪僻。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熱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調之,乃治其他病。
白話文:
飲食要有節制,不要過寒過熱。寒熱適中,就能使氣血調和,不致生邪病。
如果先有疾病,然後又感到反胃,應治病的根本。
如果先有反胃,然後生病,應治反胃的根本。
如果先受寒,然後生病,應治寒症的根本。
如果先有疾病,然後受寒,應治疾病的根本。
如果先有熱症,然後生病,應治熱症的根本。
如果先有疾病,然後生熱,應治疾病的根本。
如果先有疾病,然後出現腹脹,應治疾病的根本。
如果先有疾病,然後出現腹瀉,應治疾病的根本。
如果先有腹瀉,然後出現其他疾病,應治腹瀉的根本,一定要先調治腹瀉,才能治療其他的疾病。
先病而後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氣同(同一作固)氣,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便利治其本。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謹察間甚而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小大不利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
白話文:
如果先得其他疾病,後來纔出現腹脹腹滿,則治療的方法著重於治標;如果先出現腹脹腹滿,後來才煩躁不安,則治療的方法著重於治本。人體有客氣和固氣,當小便和大便不利時,應先治療標;當小便和大便通暢時,應先治療本。疾病發生後,身體出現盈餘的證狀,治標比治本更重要,先治標,後治本;疾病發生後,身體出現不足的證狀,治本比治標更為重要,先治本,後治標。謹慎地觀察疾病之間的輕重緩急,並加以調節。如果疾病之間的輕重緩急並行,則同時治療;如果疾病之間的輕重緩急獨行,則專一治療。小便和大便不利之後又產生其他疾病,應先治療本。
東方濱海傍水,其民食魚嗜咸。魚者使人熱中,咸者勝血。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多壅腫,其治宜砭石。
西方水土剛強,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
北方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
南方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臊,故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
白話文:
東邊靠海臨水,那邊的人吃魚喜歡鹹。魚會讓人內熱,鹹會傷血。這些人膚色黝黑,身體瘦弱,常患腫脹病,治療宜用砭石。
西邊水土堅硬,那邊的人喜歡吃精米細糧,身體肥胖,所以外邪不容易侵入,多是內生疾病,治療宜用毒藥。
北邊氣候寒冷,那邊的人喜歡在野外活動,以奶製品為食,臟腑寒冷容易生滿病,治療宜用灸法。
南邊地勢低洼,水土薄弱,是霧露積聚的地方。那邊的人喜歡吃酸性食物和腐敗的食物,所以身體比較虛弱,膚色偏紅,常患麻痺病,治療宜用細針。
中央其地平以濕,天地所生物者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故聖人離合以治,各得其宜。
白話文:
中部地區地勢平坦潮濕,天地間所生長的動植物種類繁多,那裏的人們飲食多樣卻不辛勞。所以那裏的人們容易患上痿症、厥症、寒症和熱症。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應該是導引和按蹺。因此聖人採用分開和合在一起的方法來治療,使每個人都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針石。形苦志苦,病生於困竭(一作咽喝),治之以甘藥。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醴。是謂五形。故志曰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氣惡血,刺少陰出血惡血,刺厥陰出血惡氣。
白話文:
身體快樂而精神痛苦,疾病產生在脈絡,治療方法是用灸或刺針。身體痛苦而精神快樂,疾病產生在筋腱,治療方法是用熨或導引法。身體快樂而精神快樂,疾病產生在肌肉,治療方法是用針或藥石。身體痛苦而精神痛苦,疾病產生在咽喉,治療方法是用甘藥。身體虛弱而精神受到驚嚇,經絡不通,疾病產生在身體局部麻木不仁,治療方法是用按摩或用醪醴酒。這叫做五種形體。所以《靈樞經》上說:刺陽明經出血的是正氣,刺太陽經出血的是邪氣,刺少陽經出的是邪氣、惡血,刺太陰經出的是正氣、惡血,刺少陰經出的是惡血,刺厥陰經出的是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