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卷八

2. 五臟傳病發寒熱第一(上)

黃帝問曰:五臟相通,移皆不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素問》下有是順傳所勝之次)。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言至其所困而死者也,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

當是之時,可汗而發。或痹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一本作足字)火灸,刺而去,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痹,發咳上氣。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脅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按可刺。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汗出,黃癉(《素問》無汗癉二字),當此之時,可汗可藥可烙(一本作浴)。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煩冤而痛,汗出(《素問》作出白),一名曰蠱。

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名之曰瘈,當此之時,可灸可藥。弗治,十日法當死。腎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之肺,發寒熱,法當三歲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發者,不必治。其傳化有不以次者,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大病矣。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

傳,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勝形,期六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痛熱,脫肉破䐃,真臟脈見,十月之內死。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䐃破脫肉,目眶陷,真臟脈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而死。急虛中身卒至,五臟閉絕,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之墮溺,不可為期。其脈絕不來,若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真心脈至,緊(一本作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赤白不澤,毛折,乃死。

真脾脈至,弱而乍疏乍數,色青黃不澤,毛折,乃死。

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

曰: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何氣所生?曰: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稽於脈而不去者也。(《靈樞》稽作堤字)。鼠瘻之本,皆在於臟,其末上出頸腋之間。其浮於胸中,未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者,易去也。曰:去之奈何?曰:請從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已。

白話文:

黃帝詢問:「五臟互相影響,傳病的順序並不固定。五臟生病,會依次傳到它所克制的臟腑。若不治療,病情可能在三個月、六個月、三天或六天內傳遍五臟而導致死亡。(《素問》中記載了這種依次傳病的順序)。因此說:觀察陽氣的變化,就能知道疾病的來源;觀察陰氣的變化,就能知道死亡的期限,指的是疾病困擾到極致而導致死亡。所以,風是百病之首。現在風寒侵襲人體,使人毛髮豎立,皮膚閉塞而發熱。

此時,可以通過發汗來治療。或者出現肢體麻痺、感覺喪失、腫痛,此時,可以使用湯熨、火灸或針刺來治療。如果不治療,疾病會進入肺部,稱為肺痹,會出現咳嗽、氣喘。如果不治療,肺部病氣會傳到肝臟,稱為肝痹,也叫厥,會出現脅肋疼痛、飲食不進。此時,可以按摩或針刺。如果不治療,肝病會傳到脾臟,稱為脾風,會出現發熱、腹部灼熱、煩躁不安、出汗、黃疸。此時,可以發汗、服藥或烙灼。如果不治療,脾病會傳到腎臟,稱為疝氣,會出現少腹脹痛、出汗,也叫蠱。

此時,可以按摩或服藥。如果不治療,腎病會傳到心臟,筋脈牽引而疼痛,稱為瘈,此時,可以使用灸法或服藥。如果不治療,十天內就會死亡。腎病傳到心臟後,心臟又會反過來傳到肺臟,出現寒熱交替,預計三年內死亡。這是疾病傳變的順序。但是,突然發病的,不一定按照這個順序治療。傳變的順序有時會被打亂,憂愁、恐懼、悲傷、喜怒等情緒會打亂這個順序,導致重病。因此,過度喜悅會導致腎氣虛弱,過度憤怒會導致肝氣盛,過度悲傷會導致肺氣虛,過度恐懼會導致脾氣虛,過度憂慮會導致心氣虛,這就是道理。所以,疾病有五種,五五二十五種變化及其傳變。

「傳」指的是乘克的意思。

如果出現骨骼枯槁、肌肉萎縮、胸悶氣促、呼吸困難,氣盛於形,預計六個月內死亡;如果出現臟腑脈象異常,就可以預測死亡時間。如果出現骨骼枯槁、肌肉萎縮、胸悶氣促、呼吸困難,內臟疼痛牽涉到肩項,預計一個月內死亡;如果出現臟腑脈象異常,就可以預測死亡時間。如果出現骨骼枯槁、肌肉萎縮、胸悶氣促、呼吸困難,內臟疼痛牽涉到肩項,伴有發熱,肌肉潰爛,如果出現臟腑脈象異常,預計十個月內死亡。

如果出現骨骼枯槁、肌肉萎縮、胸悶氣促、腹部疼痛、心慌胸悶、肩項發熱,肌肉潰爛,眼眶凹陷,如果出現臟腑脈象異常,如果能看見人,就會在承受不住的時候死亡;如果看不見人,會立刻死亡。如果身體突然虛弱,五臟閉塞,脈絡不通,氣機運行不暢,就像溺水一樣,無法預測死亡時間。如果脈搏微弱或停止,即使形體沒有明顯變化,臟腑脈象即使看不見,也意味著死亡。

如果肝臟脈象異常,則脈搏急促,像刀割一樣疼痛,像彈奏琴瑟一樣,顏色青白無光澤,毛髮脫落,就會死亡。

如果心臟脈象異常,則脈搏緊促有力,像一串薏苡仁一樣,顏色赤黑無光澤,毛髮脫落,就會死亡。

如果肺臟脈象異常,則脈搏洪大而虛弱,像羽毛輕拂皮膚一樣,顏色赤白無光澤,毛髮脫落,就會死亡。

如果脾臟脈象異常,則脈搏虛弱,時疏時數,顏色青黃無光澤,毛髮脫落,就會死亡。

如果腎臟脈象異常,則脈搏搏動而突然停止,像彈石頭一樣,顏色黑黃無光澤,毛髮脫落,就會死亡。所有臟腑脈象異常的,都將死亡,無法治療。

問:寒熱瘰癧長在頸腋部,是哪種氣所致?答:這些都是鼠瘻,是寒熱毒邪停滞在脈絡中而不能消散的結果。(《靈樞》中「稽」字作「堤」字)。鼠瘻的根本原因都在臟腑,最終從頸腋部顯露出來。如果膿血浮在胸中,尚未深入肌肉,則比較容易治療。問:如何治療?答:應該從根本入手,引導毒邪排出,使寒熱消退,仔細觀察病情,慢慢治療,使其逐漸消退,小的像麥粒一樣大小的,一針就知曉,三針就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