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0)

1. 手厥陰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

手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伏(一本下有行字)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一本下有出字)行兩筋之間,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一本下有留字),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中,內絡心胞。

心主出中衝。中衝者,木也。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陷者中,手心主脈之所出,為井。刺入一分,留三呼,灸一壯。

勞宮者,火也。一名五里,在掌中央動脈中,手心主脈之所留也,為滎。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大陵者,土也。在掌後兩筋間陷者中,手心主脈之所注也,為俞。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壯。

內關,手心主絡,在掌後去腕二寸,別走少陽,刺入二分,灸五壯。

間使者,金也。在掌後三寸,兩筋間陷者中,手心主脈之所行也,為經。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壯。

郄門,手心主郄,去腕五寸,刺入三寸,灸三壯。

曲澤者,水也,在肘內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手心主脈之所入也,為合,留七呼,灸三壯。

天泉,一名天溫,在曲腋下去臂二寸,舉臂取之,刺入六分,灸三壯。

白話文:

手厥陰心包經的脈絡,從中指的末端發出,沿著中指內側邊緣向上,停留在手掌中,在兩塊骨頭之間潛伏(有些版本作「行」),再彎曲出來到兩條筋之間,骨頭和肌肉交界處,這裡的氣流動順暢。向上二寸,彎曲出來(有些版本作「出」)行走在兩條筋之間,再向上到達肘部內側,進入小筋的下方(有些版本作「留),在兩塊骨頭的交會處,再向上進入胸腔,在內部聯繫著心包。

心包經的穴位,從中衝穴開始。中衝穴,屬性為木。位於手中指的末端,距離指甲角像韭菜葉凹陷的地方,是手心包經脈氣發出的地方,屬於井穴。針刺入一分,留針約三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一壯。

勞宮穴,屬性為火,又名五里。位於手掌中央動脈搏動的地方,是手心包經脈氣停留的地方,屬於滎穴。針刺入三分,留針約六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大陵穴,屬性為土。位於手掌後部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是手心包經脈氣注入的地方,屬於俞穴。針刺入六分,留針約七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內關穴,是手心包經的絡穴,位於手腕後方二寸,另外分出脈絡走向手少陽經。針刺入二分,可以灸五壯。

間使穴,屬性為金。位於手腕後方三寸,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是手心包經脈氣行經的地方,屬於經穴。針刺入六分,留針約七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郄門穴,是手心包經的郄穴,位於手腕後方五寸。針刺入三分,可以灸三壯。

曲澤穴,屬性為水。位於肘部內側的凹陷處,彎曲手肘時可以找到,是手心包經脈氣匯入的地方,屬於合穴。留針約七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天泉穴,又名天溫。位於腋窩下方,手臂向下二寸的地方,舉起手臂可以取穴。針刺入六分,可以灸三壯。

2. 手少陰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黃帝問曰:手少陰之脈獨無俞,何也?岐伯對曰:少陰者,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為帝王,精神之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俞焉。曰:少陰脈獨無俞者,心不病乎?曰:其外經脈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兌骨之端。

其餘脈出入曲折,皆如手少陰(少陰少字宜作太字,《銅人經》作厥字)。心主之脈行也。故本俞者,皆因其氣之虛實疾徐以取之,是謂因沖而泄,因衰而補。如是者,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序。

心出少衝。少衝者,木也。一名經始,在手小指內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陰脈之所出也,為井。刺入一分,留一呼,灸一壯。少陰八穴,其七有治,一無治者,邪弗能容也,故曰無俞焉。

少府者,火也。在小指本節後陷者中,直勞宮,手少陰脈之所留也,為滎。刺入三分。

神門者,土也。一名兌沖,一名中都,在掌後兌骨之端陷者中,手少陰脈之所注也,為俞。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陰陽論注云:神門在掌後五分,當小指間。)

手少陰郄,在掌後脈中,去腕五分,刺入三寸,灸三壯。

通里,手少陰經,在腕後一寸,別走太陽,刺入三寸,灸三壯。

靈道者,金也。在掌後一寸五分,或曰一寸,手少陰脈之所行也,為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少海者,水也。一名曲節,在肘內廉節後陷者中,動脈應手,手少陰脈之所入也,為合。刺入五分,灸三壯。

極泉,在腋下筋間,動脈入胸中,手少陰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黃帝問道:手少陰經脈獨獨沒有「俞穴」,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少陰經脈,是心經的脈絡。心臟是五臟六腑最重要的主宰,如同帝王一般,也是精神的居所。心臟的組織非常堅固,邪氣無法侵入。如果讓邪氣侵入,就會傷害心臟,心臟受損則精神就會散失,精神散失人就會死亡。因此,所有侵入心臟的邪氣,都會停留在心包絡。心包絡,就是心臟的主脈。所以,心經獨獨沒有俞穴。

黃帝又問:少陰經脈獨獨沒有俞穴,難道心臟不會生病嗎?

岐伯回答:那是因為它的外在經脈生病,而臟腑本身並沒有病變,所以只在手掌後方腕骨末端取穴治療經脈的疾病。

其餘經脈的出入曲折,都和手太陰(這裡的少陰應該是太陰,銅人經寫作厥陰)的經脈運行相似。心主脈的運行也一樣。因此,選擇穴位時,要根據氣的虛實、快慢來決定治療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因虛而瀉,因實而補」。這樣,邪氣就能夠去除,真氣也能夠鞏固,這就是順應自然規律的做法。

心經的經氣從少衝穴發出。少衝穴屬木,又名經始,在小指內側,距離指甲根部像韭菜葉寬的地方,是手少陰脈氣所出的地方,為井穴。針刺入一分,留針一個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少陰經共有八個穴位,其中七個有治療作用,只有一個沒有,就是因為邪氣無法侵入,所以才說沒有俞穴。

少府穴屬火,在小指本節後方的凹陷處,與勞宮穴相對,是手少陰脈氣停留的地方,為滎穴。針刺入三分。

神門穴屬土,又名兌沖,又名中都,在手掌後方腕骨末端凹陷處,是手少陰脈氣所注入的地方,為俞穴。針刺入三分,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素問》的陰陽論中說:神門穴在掌後五分,在小指間。)

手少陰的郄穴,在手掌後方的脈搏處,距離腕部五分,針刺入三寸,可以灸三壯。

通里穴,是手少陰經的穴位,在腕部後方一寸的地方,分出來走太陽經,針刺入三寸,可以灸三壯。

靈道穴屬金,在手掌後方一寸五分的地方,也有說一寸的,是手少陰脈氣所經過的地方,為經穴。針刺入三分,可以灸三壯。

少海穴屬水,又名曲節,在手肘內側的凹陷處,動脈跳動的地方,是手少陰脈氣所匯入的地方,為合穴。針刺入五分,可以灸三壯。

極泉穴,在腋下筋脈之間,動脈進入胸腔的地方,是手少陰脈氣發出的地方,針刺入三分,可以灸五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