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1)

1. 手陽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

大腸合手陽明,出於商陽。商陽者,金也。一名絕陽,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陽明脈之所出也,為井。刺入一分,留一呼,灸三壯。

二間者,水也。一名間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內側陷者中,手陽明脈之所留也,為滎。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三間者,木也。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陷者中,手陽明脈之所注也,為俞。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間,手陽明脈之所過也,為原。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陽谿者,火也。一名中魁,在腕中上側兩傍間陷者,手陽明脈之所行也,為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偏歷,手陽明絡,在腕後三寸,別走太陰者,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溫溜,一名逆注,一名蛇頭,手陽明郄,在腕後少士五寸,大士六寸,刺入三分,灸三壯。(大士、少士,調大人、小兒也。)

下廉,在輔骨下,去上廉一寸,恐(疑誤)輔齊兌肉其分外邪,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壯。

上廉,在三里下一寸,其分抵陽明之會外邪,刺入五分,灸五壯。

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兌肉之端,刺入三分,灸三壯。

曲池者,土也。在肘外輔骨肘骨之中,手陽明脈之所入也,為合。以手按胸取之,刺入五寸,留七呼,灸三壯。

肘窌,在肘大骨外廉陷者中,刺入四分,灸三壯。

五里,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禁不可刺,灸三壯。

臂臑,在肘上七寸,膕肉端,手陽明絡之會,刺入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手陽明經脈和手臂上的二十八個穴位(第二十七個)

大腸經與手陽明經相合,起於商陽穴。商陽穴屬金,又名絕陽,位於手大拇指指甲旁,靠第二指(食指)內側,距離指甲角如同韭菜葉寬度的地方,是手陽明經脈起始的穴位,屬井穴。針刺入一分深度,停留一個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壯。

二間穴屬水,又名間谷,位於手大拇指指節和食指指節連接處之前,內側凹陷處,是手陽明經脈停留的穴位,屬滎穴。針刺入三分深度,停留六個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壯。

三間穴屬木,又名少谷,位於手大拇指指節和食指指節連接處之後,內側凹陷處,是手陽明經脈流注的穴位,屬俞穴。針刺入三分深度,停留三個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壯。

合谷穴,又名虎口,位於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是手陽明經脈經過的穴位,屬原穴。針刺入三分深度,停留六個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壯。

陽谿穴屬火,又名中魁,位於手腕上側兩邊凹陷處,是手陽明經脈所行的穴位,屬經穴。針刺入三分深度,停留七個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壯。

偏歷穴是手陽明經的絡穴,位於手腕後三寸處,分支走向手太陰經。針刺入三分深度,停留七個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壯。

溫溜穴,又名逆注、蛇頭,是手陽明經的郄穴,位於手腕後方少士(小指)方向五寸、大士(拇指)方向六寸的地方。針刺入三分深度,可以艾灸三壯。(大士、少士是針對大人、小孩所做的調整)

下廉穴位於輔骨(前臂骨)下方,距離上廉穴一寸的地方,為了避免邪氣從輔骨的肌肉縫隙侵入,針刺入五分深度,停留五個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壯。

上廉穴位於手三里穴下一寸,此處為抵禦外來邪氣進入陽明經脈的屏障,針刺入五分深度,可以艾灸五壯。

手三里穴位於曲池穴下二寸,按壓時肌肉隆起,在肌肉隆起處的邊緣,針刺入三分深度,可以艾灸三壯。

曲池穴屬土,位於手肘外側骨頭與肘骨之間,是手陽明經脈匯入的穴位,屬合穴。用手按壓胸部取穴,針刺入五寸深度,停留七個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壯。

肘窌穴位於手肘大骨外側凹陷處,針刺入四分深度,可以艾灸三壯。

五里穴位於手肘上方三寸處,在手臂內側大脈中央,禁止針刺,可以艾灸三壯。

臂臑穴位於手肘上方七寸,在手臂肌肉的邊緣處,是手陽明經的絡脈會聚之處,針刺入三分深度,可以艾灸三壯。

2. 手少陽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

三焦上合手少陽,出於關衝。關衝者,金也。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陽脈之所出也,為井。刺入一分,留三呼,灸三壯。

腋門者,水也。在小指次指間陷者中,手少陽脈之所溜也,為滎。刺入三分,灸三壯。

中渚者,木也。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後陷者中,手少陽脈之所注也,為俞。刺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壯。

陽池,一名別陽,在手表上腕上陷者中,手少陽脈之所過也,為原。刺入二分,留三呼,灸五壯。(《銅人經》云:不可灸。)

外關,手少陽絡,在腕後二寸陷者中,別走心者,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支溝者,火也。在腕後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手少陽脈之所行也,為經。刺入二分,留七呼,灸三壯。

三陽絡,在臂上大交脈,支溝上一寸,不可刺,灸五壯。

四瀆,在肘前五寸外廉陷者中,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壯。

天井者,土也。在肘外大骨之後一寸,兩筋間陷者中,屈肘得之,手少陽脈之所入也,為合。刺入一分,留七呼,灸三壯。

清冷淵,在肘上一寸(一本作三寸),伸肘舉臂取之,刺入三分,灸三壯。

消濼,在肩下臂外開腋斜肘分下胻(一本無胻字),刺入六分,灸三壯。(氣府論注云:手少陽脈之會。)

會宗,手少陽郄,在腕後三寸空中,刺入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手少陽經脈與三焦相連,起於關衝穴。關衝穴屬金,位於手小指與無名指指尖交界處,距離指甲角約像韭菜葉寬的地方,是手少陽經脈的起始點,屬於井穴。針刺入一分深,停留約三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液門穴屬水,位於小指與無名指之間的凹陷處,是手少陽經脈經過的部位,屬於滎穴。針刺入三分深,可以灸三壯。

中渚穴屬木,位於小指與無名指掌指關節後方的凹陷處,是手少陽經脈經過的部位,屬於俞穴。針刺入二分深,停留約三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陽池穴,又名別陽,位於手腕背面的凹陷處,是手少陽經脈經過的部位,屬於原穴。針刺入二分深,停留約三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五壯。(《銅人經》記載:此穴不宜灸。)

外關穴是手少陽經的絡穴,位於手腕背後兩寸的凹陷處,由此分出支脈通往心,針刺入三分深,停留約七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支溝穴屬火,位於手腕背後三寸,兩骨之間的凹陷處,是手少陽經脈循行的部位,屬於經穴。針刺入二分深,停留約七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三陽絡穴位於上臂,在支溝穴上方一寸,此處為大的經脈交匯處,不宜針刺,可以灸五壯。

四瀆穴位於手肘前五寸外側的凹陷處,針刺入六分深,停留約七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天井穴屬土,位於手肘外側大骨後方一寸,兩條筋脈之間的凹陷處,彎曲手肘時可找到此穴,是手少陽經脈匯入的部位,屬於合穴。針刺入一分深,停留約七次呼吸的時間,可以灸三壯。

清冷淵穴位於手肘上方一寸(一說三寸),伸直手肘並舉起手臂時可找到此穴,針刺入三分深,可以灸三壯。

消濼穴位於肩部下方,手臂外側,開腋下斜肘的方向,針刺入六分深,可以灸三壯。(《氣府論注》記載:此處為手少陽經脈匯集之處。)

會宗穴是手少陽經的郄穴,位於手腕背後三寸的空隙處,針刺入三分深,可以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