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3)

1. 陽厥大驚發狂癇第二

癲疾,僵仆,轉筋,僕參主之。癲疾,目䀮䀮,鼽衄,崑崙主之。癲狂疾,體痛,飛揚主之。癲疾反折,委中主之。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及井俞。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多飲,虛則鼓濁,腹中氣大滯,熱痛不嗜臥,霍亂,公孫主之。

白話文:

癲癇、肢體僵硬仆倒、抽筋,這些症狀都可用足三里穴來治療。眼睛不停地亂動、流鼻血,可用崑崙穴。癲狂伴隨身體疼痛、躁動不安,可用飛揚穴。癲癇發作時身體反折,可用委中穴。凡是經常嘆氣、不愛吃東西、經常寒熱交替、容易出汗,病情發作時會嘔吐,嘔吐後症狀減輕的,可以用公孫穴和井俞穴。如果病情屬於實證,會有腸子絞痛、厥冷、頭面腫脹、煩躁不安、狂躁多飲的症狀;如果是虛證,則會有腹部脹滿、氣機阻滯、腹部熱痛、不愛睡覺、霍亂等症狀,這些都可以用公孫穴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