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9)

1. 病形脈診第二(下)

三焦合委陽。委陽者,乃三焦下輔腧也,亦未見有為合之說)。曰:取之奈何?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虛者,舉足取之;委陽者,屈伸而取之;委中者,屈膝而取之;陽陵泉者,正立豎膝予之齊,下至委陽之陽取之;諸外經者,揄伸而取之。

曰:願聞六腑之病?曰: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脈堅若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

白話文:

三焦經與委陽穴相通。委陽穴是三焦經下部輔助的穴位,古籍中並未明確說明它是三焦經的合穴。那麼,這些穴位要如何取穴呢?三里穴要腳趾下垂時取穴;巨虛穴要抬腳取穴;委陽穴要屈伸腿時取穴;委中穴要屈膝取穴;陽陵泉穴要站直,豎起膝蓋,在膝蓋下緣,委陽穴的下方取穴;其他外經穴位,則需要伸展肢體取穴。

至於六腑的病症,例如:臉部發熱是足陽明經(胃經)的病症;牙齦出血是手陽明經(大腸經)的病症;兩個腳踝以上,脈搏堅硬下陷,是足陽明經(胃經)的病症,這是胃經的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