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3)

1. 目不得眠不得視及多臥臥不安不得偃臥肉苛諸息有音及喘第三

黃帝問曰:夫邪氣之客於人也,或令人目不得眠者,何也?伯高對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息也。

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其入於陰也,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今邪氣客於五臟,則衛氣獨營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滿;不得入於陰,陰氣虛故目不得眠。治之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此所以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得和者也。

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曰:目閉不得視者何也?曰:衛氣行於陰,不得入於陽,行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焉(《九卷》行作留,入作行)。曰:人之多臥者何也?曰: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澀(《九卷》作濕,下同)。

澀則分肉不解焉。腸胃大則氣行留久,皮膚澀分肉不解則行遲。夫衛氣者,晝常行於陽,夜常行於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故腸胃大,衛氣行留久,皮膚澀分肉不解則行遲,留於陰也久,其氣不精,(一作清)則欲瞑,故多臥矣。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衛氣之留於陽也久,故少臥焉。

曰:其非常經也,卒然多臥者何也?曰:邪氣留於上焦,上焦閉而不通,已食若飲湯,衛氣久留於陰而不行,故卒然多臥。曰:治此諸邪奈何?曰:先視其腑臟,誅其小過,後調其氣,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必先明知其形氣之苦樂,定乃取之。曰: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曰:臟有所傷,及情有所倚,則臥不安(《素問》作精所之寄則安,《太素》作精有所倚則不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曰:人之不得偃臥者何也?曰:肺者臟之蓋也。

肺氣盛則脈大,脈大則不得偃臥。曰:人之有肉苛者何也,是為何病?曰:營氣虛,衛氣實也。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加苛也,人身與志不相有也,三十日死。

曰: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有音者,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臥,臥而喘者,此何臟使然?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也,其氣亦下行。

白話文:

黃帝問道:邪氣侵入人體,有時候會讓人無法入睡,這是為什麼呢?

伯高回答說:人吃進五穀雜糧後,它們的殘渣、津液和宗氣會分成三條路徑運行。宗氣積聚在胸中,從喉嚨出來,貫穿心肺,進行呼吸。營氣會將津液轉化為血液,輸送至四肢末梢,並注入五臟六腑,以應對身體的各種需求。衛氣則會散發其強悍之氣,迅速運行於四肢末梢、肌肉皮膚之間,不曾停歇。

衛氣白天在陽經運行,夜晚在陰經運行。當它進入陰經時,通常從足少陰經的交界處,運行至五臟六腑。如果現在邪氣侵入五臟,衛氣就會獨自在外運行,只在陽經活動,而無法進入陰經。衛氣在陽經運行,陽氣就會旺盛,陽氣旺盛就會導致陽蹺脈充滿;衛氣無法進入陰經,陰氣就會虛弱,所以人就無法入睡。治療這種情況,要補足虛弱的部分,瀉去多餘的部分,調節虛實,疏通氣血運行的通道,去除邪氣。可以服用半夏湯一劑,陰陽之氣就能暢通,很快就能入睡了。這就是疏通阻塞,使經絡暢通,陰陽調和的方法。

這個湯的配方是:取千里之外的流水八升,揚動一萬遍,取其清澈的五升用葦柴火煮沸,再放入一升秫米煮,加入五合半夏,慢慢熬煮至剩下一升半,濾去藥渣,每次飲用一小杯,一天三次,慢慢增加劑量,以身體感覺舒適為度。對於新發的病症,喝完藥後通常就能入睡,出汗後就會痊癒;如果是久病,喝三次藥就能見效。

黃帝又問:眼睛閉著卻看不見東西,又是為什麼呢?伯高說:這是衛氣在陰經運行,卻無法進入陽經的緣故。衛氣在陰經運行,陰氣就會旺盛,陰氣旺盛則陰蹺脈充滿;衛氣無法進入陽經,陽氣就會虛弱,所以眼睛就會閉著,無法看見東西。

黃帝問:為什麼有些人會經常想睡覺呢?伯高回答說:這種人通常腸胃很大,皮膚也比較粗糙。皮膚粗糙,肌肉紋理就會不舒暢。腸胃大,氣的運行就會停滯較久,皮膚粗糙,肌肉紋理不舒暢,氣的運行就會變慢。衛氣白天在陽經運行,夜晚在陰經運行,當陽氣耗盡,人就會想睡覺;當陰氣耗盡,人就會清醒。腸胃大的人,衛氣運行停滯的時間較長,皮膚粗糙肌肉紋理不舒暢,氣的運行變慢,停留在陰經的時間也較長,使得氣變得不清淨,所以就會想睡覺,總是想睡。而腸胃小的人,皮膚光滑柔軟,肌肉紋理也舒暢,衛氣停留在陽經的時間較長,所以就比較少睡。

黃帝問:如果不是經絡的問題,突然間變得嗜睡,又是為什麼呢?伯高說:這是邪氣停留在上焦,上焦閉塞不通,吃完東西就像喝湯一樣,衛氣長時間停留在陰經而無法運行,所以就會突然想睡覺。黃帝問:該如何治療這些邪氣呢?伯高說:要先觀察患者的腑臟情況,找出小問題,然後再調理氣,體內氣盛就瀉去,虛弱就補足,必須先清楚知道他們形體的氣血狀況,才能決定如何治療。

黃帝問:有些人躺著睡覺卻感覺不舒服,又是為什麼呢?伯高說:這是因為臟腑有所損傷,或者情緒有所依賴,才會睡不安穩。所以說人不能忽視自己的病情。

黃帝問:為什麼有些人無法仰躺著睡覺呢?伯高說:肺是臟腑的保護傘,肺氣旺盛,脈象就會強大,脈象強大就無法仰躺著睡覺。

黃帝問:為什麼有些人會有肌肉麻木不仁的感覺?這又是什麼病呢?伯高說:這是因為營氣虛弱,衛氣過於強盛。營氣虛弱就會導致麻木不仁,衛氣虛弱就會導致身體功能失常。如果營氣和衛氣都虛弱,就會既麻木不仁又功能失常,肌肉也會變得更加麻木。這種情況表示身體狀況與意志無法協調一致,如果不治療,大約三十天就會死亡。

黃帝問:有些人呼吸急促且無法入睡,有些人無法入睡但呼吸沒有聲音,有些人日常生活如常卻呼吸有聲,有些人能躺下卻會喘氣,有些人無法躺下也無法行走卻喘氣,有些人無法躺下,躺下就會喘氣,這些又是哪個臟腑導致的呢?伯高說:無法入睡且呼吸有聲,這是陽明經脈氣逆所致。足三陽經脈的氣是向下行的,現在卻逆向上行,所以呼吸才會發出聲音。陽明經是胃經,胃是六腑之海,它的氣也是向下行的。陽明經的氣逆行,無法按照正常的途徑運行,所以才無法入睡。《下經》說:胃不調和就無法安睡,就是這個道理。

日常生活如常卻呼吸有聲,這是肺的絡脈氣逆,無法跟隨經脈上下運行,所以停留在經脈中,無法運行。絡脈的病症比較輕微,所以日常生活才會如常,但呼吸會有聲音。無法躺下,躺下就會喘氣,這是因為水氣停留在體內。水氣會隨著津液流動,腎臟是水臟,主導津液,也主導睡眠和喘息。

因驚嚇而無法入睡,而且會磨牙,這是因為體內水氣上下流動,五臟之氣游移不定,可以針灸三陰交穴來治療。無法入睡,可以針灸浮郄穴來治療。身體腫脹,皮膚不能接觸衣服,這是因為體內濕氣停滯,久了就會導致肌肉麻木不仁,可以針灸屏翳穴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