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六 (1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3)

1. 五臟傳病大論第十

畢將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於竹帛,不可傳之於子孫也。曰:何謂旦醒?曰:明於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曰:何謂夜暝?曰:喑乎其無聲,漠乎其無形。折毛髮理,正氣橫傾。淫邪泮衍,血脈傳留。大氣入臟,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曰:大氣入臟奈何?曰:病先發於心,心痛。

一日之肺而咳。三日之肝肋支滿。五日之脾閉塞不通,身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病先發於肺,喘咳。三日之肝脅支滿。一日之脾而身體痛。五日之胃而脹。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病先發於肝,頭痛目眩,肋支滿。一日之脾而身體痛。五日之胃而腹脹。

三日之腎,腰脊少腹痛,胻酸。三日不已,死。冬日中(《素問》作日入),夏早食。病先發於脾,身痛體重。一日之胃而脹。二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胻酸。三日之膀胱,背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病先發於胃,脹滿。五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胻酸。

三日之膀胱,背膂筋痛,小便閉。五日而上之心,身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病先發於腎,少腹腰脊痛,胻酸。三日之膀胱,背膂筋痛,小便閉。三日而上之心(按《靈樞》、《素問》云三日而上之小腸,此云三日而上之心,乃皇甫士安合二書為此篇文也),心脹。三日之小腸,兩脅支痛。

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病先發於膀胱,小便閉。五日之腎,少腹脹,腰脊痛,胻酸。一日之小腸而腹脹。二日之脾而身體痛。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諸病以次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

白話文:

五臟傳病大論第十

服藥後,神氣自然會恢復。 關於養生之道,雖然可以記錄在書上,卻無法直接傳授給子孫後代。

什麼是「旦醒」?就是能明辨陰陽變化,如同解開迷惑,如同酒醉後清醒一般。什麼是「夜暝」?就是渾渾噩噩,沒有聲音,沒有形狀。毛髮脫落,正氣傾斜,邪氣蔓延,血液循環受阻。大氣侵入臟腑,則會腹痛、下體分泌物異常,這能致死,卻無法讓人復生。

大氣侵入臟腑後會如何?疾病首先發作於心臟,會心痛。

如果病從肺開始,則會咳嗽,持續一天;如果從肝開始,則肋部脹滿,持續三天;如果從脾開始,則身體阻塞不通,感覺沉重,持續五天,三天內不治則死,發病時間在冬天半夜,夏天正午。

如果病從肺開始,則會喘咳,持續一天;從肝開始,則肋部脹滿,持續三天;從脾開始,則身體疼痛,持續一天;從胃開始,則胃脹,持續五天,十天內不治則死,發病時間在冬天日落,夏天日出。

如果病從肝開始,則頭痛目眩,肋部脹滿,持續一天;從脾開始,則身體疼痛,持續一天;從胃開始,則腹部脹滿,持續五天;從腎開始,則腰脊及下腹部疼痛,痠痛,持續三天,三天內不治則死,發病時間在冬天正午,夏天清晨。

如果病從脾開始,則身體疼痛沉重,持續一天;從胃開始,則胃脹,持續一天;從腎開始,則下腹部及腰脊疼痛,痠痛,持續兩天;從膀胱開始,則背部肌肉疼痛,小便閉塞,持續三天,十天內不治則死,發病時間在冬天夜裡睡覺後,夏天午飯後。

如果病從胃開始,則脹滿,持續五天;從腎開始,則下腹部及腰脊疼痛,痠痛,持續五天;從膀胱開始,則背部肌肉疼痛,小便閉塞,持續三天;然後影響到心臟,造成身體沉重,持續五天,六天內不治則死,發病時間在冬天半夜,夏天午後。

如果病從腎開始,則下腹部及腰脊疼痛,痠痛,持續三天;從膀胱開始,則背部肌肉疼痛,小便閉塞,持續三天;然後影響到心臟,造成心臟脹滿;再影響到小腸,造成兩肋疼痛,持續三天,三天內不治則死,發病時間在冬天清晨,夏天傍晚。

如果病從膀胱開始,則小便閉塞,持續五天;從腎開始,則下腹部及腰脊疼痛,痠痛,持續五天;從小腸開始,則腹部脹滿,持續一天;從脾開始,則身體疼痛,持續兩天,兩天內不治則死,發病時間在冬天雞鳴時,夏天下午。

各種疾病會依次傳遞,如此發展,都有死亡期限,不可針灸治療。

2. 壽夭形診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論第十一

黃帝問曰:形有緩急,氣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堅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壽夭奈何?伯高對曰: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皮與肉相裹則壽,不相裹則夭。血氣經絡勝形則壽,不勝形則夭。曰:何謂形緩急?曰:形充而皮膚緩則壽,形充而皮膚急則夭。形充而脈堅大者順也,形充而脈小以弱者氣衰也,衰則危矣。

形充而顴不起者腎小也,小則夭矣。形充而大,皮肉䐃堅而有分者肉堅,堅則壽矣。形充而大,皮肉無分理不堅者肉脆,脆則夭矣。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而視壽夭者也。必明於此,以立形定氣,而後可以臨病人,決死生也。曰:形氣之相勝,以立壽夭奈何?曰:平人而氣勝形者壽,病而形肉脫氣勝形者死,形勝氣者危也。凡五臟者中之府,中盛臟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

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倉稟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夫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掉慄,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岐伯曰:反四時者,有餘者為精,不足為消。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人之骨強筋勁,肉緩皮膚厚者,耐痛。其於針石之痛,大熱亦然。加以黑色而善(一本作美)骨者,耐火爇。堅肉薄皮者,不耐針石之痛,於火爇亦然。同時而傷其身,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

胃厚色黑,大骨肉肥者,皆勝毒;其瘦而薄者,皆不勝毒也。

白話文:

壽夭形診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論

黃帝問道:人的形體有鬆弛和緊繃,氣息有強盛和衰弱,骨骼有大小,肌肉有堅實和鬆軟,皮膚有厚薄,這些如何決定壽命的長短呢?

伯高回答說:形體和氣息互相協調配合的就長壽,不配合的就短命。皮膚和肌肉緊密包裹的就長壽,不包裹的就短命。血氣經絡的功能勝過形體外表的就長壽,不如形體的就短命。

黃帝問:什麼是形體的鬆弛和緊繃?

伯高答:形體充實而皮膚鬆弛的就長壽,形體充實而皮膚緊繃的就短命。形體充實而且脈象堅實有力的屬於正常,形體充實而脈象細小無力的代表氣息衰弱,衰弱就危險了。

形體充實而顴骨不隆起的代表腎氣不足,不足就短命了。形體充實而壯大,皮膚肌肉紋理清晰,堅實有力的代表肌肉堅實,堅實就長壽。形體充實而壯大,皮膚肌肉紋理不清,不堅實的代表肌肉鬆軟,鬆軟就短命。這些都是上天賦予的生命,以此來觀察形體氣息來判斷壽命長短。必須要明白這些道理,才能根據形體氣息來判斷生死。

黃帝問:形體和氣息互相勝負的情況,如何判斷壽命長短呢?

伯高答:正常人氣息勝過形體的就長壽,病人形體肌肉消瘦,而氣息還勝過形體的就會死亡,形體勝過氣息的就危險了。五臟是身體的中心,中心強盛,五臟充實,氣息勝過情志波動,說話聲音像從屋子裡傳出來一樣,這是中氣濕盛的表現。

說話聲音很小,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說話的,這是氣息被奪走的表現。衣服不整潔,說話不分好壞,不避諱親疏的人,這是精神錯亂的表現。不能儲藏糧食的,代表門戶關閉不住。小便不能控制的,代表膀胱失去收斂的功能。能夠守住精氣的就生存,不能守住的就死亡。五臟是身體強壯的根本。

頭是精明匯聚的地方,如果頭部傾斜,目光呆滯,代表精神將要散失。背部是胸腔的屏障,如果背部彎曲,肩膀下垂,代表胸腔功能將要衰敗。腰部是腎臟的府邸,如果腰部轉動困難,代表腎臟將要衰竭。

膝部是筋的府邸,如果膝蓋彎曲伸直困難,走路時彎腰駝背,代表筋脈將要衰竭。骨骼是骨髓的府邸,如果不能久站,走路時顫抖,代表骨骼將要衰竭。身體強健的就生存,身體衰弱的就死亡。

岐伯說:違反四時的變化,如果某個方面有餘,就會化為精氣,不足的就會變成消亡。如果反應過度,就不足以產生精氣;如果反應不足,有餘的就會消亡。陰陽不能相互配合的,這種疾病叫做關格。人的骨骼強健,筋脈強勁,肌肉鬆弛,皮膚厚實的就耐疼痛,對於針刺、艾灸的疼痛,以及高溫也是一樣。如果再加上皮膚黝黑,骨骼優良的,就能夠耐受火燒。肌肉堅實,皮膚薄的人,就不耐受針刺、艾灸的疼痛,對於火燒也是一樣。

在同時受到損傷的情況下,體內多熱的人容易痊癒,體內多寒的人難以痊癒。

胃部厚實,膚色黝黑,骨骼粗大,肌肉肥厚的,都能夠抵抗毒素;那些身體瘦弱單薄的,都不能夠抵抗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