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 卷二 (5)
卷二 (5)
1. 骨度腸度腸胃所受第七
黃帝問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對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曰: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知各幾何?曰:頭(一作頸)之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發所覆者顱,至項一尺二寸,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參(又作三,又作終)折。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𩩲骭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𩩲骭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
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一作寸),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二寸。(一作三寸。
)兩顴之間廣九寸半(《九墟》作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項發以下至脊骨長三寸半(一作二寸),脊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七奇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下至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眾人骨之度也。
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乃經之長短也。
曰:願聞六腑傳谷者,腸胃之大小長短,受谷之多少奈何?曰:谷之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唇至齒長九分,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一作二)鬥五升。
小腸後附脊,左環回周葉(一作迭,下同)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反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一作三尺)。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附(一作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積(一作脊)上下僻,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
曰:人不食七日而死者何也?曰: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者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泄諸小腸。
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
平人則不然,胃滿腸虛,腸滿則胃虛,更滿更虛,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故腸胃之中常留谷二斗四升,水一斗五升。故人一日再至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飲不食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七日死矣。
白話文:
黃帝問道:你說脈的長度是以經脈的長短來衡量,那這長短是如何確立的呢?伯高回答說:是先測量骨骼關節的大小、寬窄、長短,然後才能確定脈的長度。黃帝又問:如果一個人的身高是七尺五寸,那他的骨骼關節的大小、長短分別是多少呢?伯高說:頭骨的周長是二尺六寸,胸部的周長是四尺五寸,腰部的周長是四尺二寸。從頭髮覆蓋的頭頂到後頸是 一尺二寸,從髮際線到下巴是一尺,這加起來一共是三尺。
從喉結以下到鎖骨中間的凹陷處是四寸,從鎖骨下到脛骨上端是九寸,超過這個長度就表示肺比較大,不足就表示肺比較小。從脛骨上端到肚臍旁的天樞穴是八寸,超過這個長度就表示胃比較大,不足就表示胃比較小。從天樞穴到恥骨聯合是六寸半,超過這個長度就表示迴腸比較寬長,不足就表示迴腸比較狹短。
恥骨聯合的長度是六寸半,從恥骨上緣到股骨內側上緣是一尺八寸,從股骨內側上緣到下緣是三寸半,從股骨內側下緣到內踝是一尺三寸,從內踝到地面是三寸,膝蓋窩以下到腳背是 一尺六寸,從腳背到地面是三寸,所以骨骼的周長大了就表示太過,小了就表示不足。
從耳朵上方的角到枕骨突是 一尺,在腋窩中看不到的部分是四寸,從腋窩到肋骨末端是 一尺二寸,從肋骨末端到髖關節是六寸,從髖關節到膝蓋中間是 一尺九寸,從膝蓋以下到外踝是 一尺六寸,從外踝到足外側的京骨是三寸,從京骨到地面是一寸。耳後完骨的寬度是九寸,耳前的耳門寬度是 一尺二寸。兩顴骨之間的寬度是九寸半,兩乳之間的寬度是九寸半,兩大腿根部之間的寬度是六寸半。腳的長度是 一尺二寸,寬度是四寸半。從肩膀到手肘的長度是 一尺七寸,從手肘到手腕的長度是 一尺二寸半,從手腕到中指根部的關節是四寸,從根部關節到指尖是四寸半。從後頸髮際線以下到脊椎骨的長度是三寸半,從脊椎骨以下到尾骶骨的二十一節長度是三尺,每一節的長度是 一寸四分之七,奇數部分在下,所以上面的七節到腰椎的長度是九寸八分之七。這些是普通人的骨骼測量標準。
這些也是確立經脈長短的依據。所以觀察身體上的經脈,如果看得到經脈浮在皮膚表面而且堅實,或者看得到經脈明顯且粗大,就表示血多;如果經脈細小而沉在皮膚下,就表示氣多,這就是經脈長短的表現。
黃帝又問:我想知道六腑傳導食物的情況,腸胃的大小、長短,以及接受食物的多少是如何的?伯高說:食物出入的深淺、遠近、長短的標準是這樣的:嘴唇到牙齒的長度是九分,寬度是二寸半。從牙齒後面到會厭的深度是三寸半,容量大約是五合。舌頭的重量是十兩,長度是七寸,寬度是二寸半。咽門的重量是十兩,寬度是二寸半,到胃的長度是 一尺六寸。胃是彎彎曲曲的,把它伸直長度是二尺六寸,寬度是 一尺五寸,直徑是五寸,容量大約是二鬥五升。
小腸貼附在脊椎的後面,向左環繞盤旋,它連接迴腸的部分,在肚臍的上面環繞彎曲十六次,寬度是二寸半,直徑是八分的少一半,長度是三丈二尺。迴腸在肚臍的左邊環繞盤旋而下,也環繞彎曲十六次,寬度是四寸,直徑是 一寸的少一半,長度是二丈一尺。大腸貼附在脊椎上,接受迴腸的內容物,向左環繞盤旋,上下彎曲,寬度是八寸,直徑是二寸的大一半,長度是二尺八寸。從腸胃的入口到出口的總長度是六丈四尺四分,迴轉彎曲三十二次。
黃帝又問:人如果不吃東西七天就會死,這是為什麼?伯高說:胃的寬度是 一尺五寸,直徑是五寸,長度是二尺六寸,橫向彎曲,可以容納水穀三斗五升。其中經常存留的食物是二斗,水是一斗五升就可以裝滿。上焦將食物的精華之氣提煉出來,其特性是快速而流動。下焦則將糟粕下送到小腸。
小腸的寬度是二寸半,直徑是八分的少一半,長度是三丈二尺,可以容納食物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的大半。迴腸的寬度是四寸,直徑是 一寸的少一半,長度是二丈一尺,可以容納食物一斗,水七升半。大腸的寬度是八寸,直徑是二寸的大一半,長度是二尺八寸,可以容納食物九升三合八分之一。腸胃的總長度是五丈八尺四寸,可以容納水穀九斗二升一合的大半,這就是腸胃所能容納的水穀的數量。
正常情況下不是這樣,胃滿的時候腸是空的,腸滿的時候胃是空的,這樣交替的滿和空,所以氣才能夠上下運行,五臟才能安定,血脈才能暢通,精神才能安穩,所以精氣是由水穀精微所化生的。因此腸胃中常常會留下食物二斗四升,水一斗五升。所以人一天會排泄兩次大便,每次大概是二升半,一天總共排泄五升。七天總共會排泄三斗五升,這樣食物和水就排空了。所以正常人如果不喝水也不吃飯,七天就會死,因為水穀的精氣和津液都耗盡了,所以七天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