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甲乙經》~ 卷一 (5)
卷一 (5)
1. 五臟大小六腑應候第五
曰:願聞人之有不可病者,至盡天壽,雖有深憂大恐怵惕之志,猶弗能感也,大寒甚熱弗能傷也;其有不離屏蔽室內,又無怵惕之恐,然不免於病者何也?曰:五臟六腑,邪之舍也。五臟皆小者,少病,善焦心,人愁憂。五臟皆大者,緩於事,難使以憂。五臟皆高者,好高舉措。
五臟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臟皆堅者,無病。五臟皆脆者,不離於病。五臟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臟皆偏傾者,邪心善盜,不可為人,平反復言語也。
曰:願聞六腑之應。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也。《素問》曰: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下章言腎之應毫毛,於義為錯。
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也。《素問》曰: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其義相順。
肝合膽,膽者,筋其應也。《素問》曰: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其義相順。
脾合胃,胃者,肉其應也。《素問》曰: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其義相順。
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也。《九卷》又曰:腎合骨。《素問》曰: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其義相同。
曰:應之奈何?曰: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裡大者大腸緩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
心應脈。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衝小者;小腸小而短;諸陽經脈皆多紆曲者,小腸結。
脾應肉。肉䐃堅大者胃厚,肉䐃麼者胃薄,肉䐃小而麼者胃不堅,肉䐃不稱其身者胃下,胃下者小脘約不利,(《太素》作下脘未約。)肉䐃不堅者胃緩,肉䐃無小裹叅標緊,(一本作無小裹累)者胃急,肉䐃多小裹叅(一本亦作累字)者胃結,胃結者上脘約不利。
肝應筋。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膽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濡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文者膽結。
腎應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腠理疏者三焦膀胱緩,皮急而無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結。
曰:薄厚美惡皆有其形,願聞其所病。曰:各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
白話文:
五臟大小與六腑的應候關係
有人問:人有沒有可能不生病,活到極盡天年?即使有極大的憂慮、恐懼和驚嚇,也不受影響;即使長期居處溫暖舒適的室內,也沒有憂慮恐懼,但還是免不了生病,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說:因為五臟六腑是邪氣寄居的地方。五臟都比較小的人,較少生病,但容易焦慮,愛愁眉苦臉。五臟都比較大的人,做事比較緩慢,不容易憂慮。五臟都比較高的人,喜歡高談闊論,好高騖遠。五臟都比較低垂的人,喜歡趨炎附勢。五臟都比較堅實的人,很少生病。五臟都比較脆弱的人,總是生病。五臟都端正勻稱的人,性格平和,容易獲得人心。五臟都偏斜不正的人,心術不正,喜歡偷竊,不可與之交往,說話反覆無常。
有人問:那麼六腑的應候關係是怎樣的呢?
回答說:肺與大腸相應,大腸反映皮膚的狀況。《素問》說:肺與皮膚相通,其榮華在外表皮毛,且主宰著心臟。後文提到腎臟與毫毛相應,這與此處說法略有出入。
心與小腸相應,小腸反映脈絡的狀況。《素問》說:心與脈絡相通,其榮華在面色,且主宰著腎臟。這與前文說法一致。
肝與膽相應,膽反映筋腱的狀況。《素問》說:肝與筋腱相通,其榮華在指甲,且主宰著肺臟。這與前文說法一致。
脾與胃相應,胃反映肌肉的狀況。《素問》說:脾與肌肉相通,其榮華在嘴唇,且主宰著肝臟。這與前文說法一致。
腎與三焦、膀胱相應,三焦、膀胱反映皮膚腠理和毫毛的狀況。《九卷》又說:腎臟還與骨骼相應。《素問》說:腎與骨骼相通,其榮華在頭髮,且主宰著脾臟。這與前文說法一致。
有人問:這些應候關係應該如何理解呢?
回答說:肺應皮膚。皮膚厚實,大腸就厚實;皮膚薄弱,大腸就薄弱;皮膚鬆弛腹部肥大,大腸就鬆弛而長;皮膚緊繃,大腸就緊縮而短;皮膚光滑,大腸就直;皮膚和肌肉緊密相連,大腸就纏繞在一起。
心應脈絡。皮膚厚實,脈絡就粗壯;脈絡粗壯,小腸就厚實;皮膚薄弱,脈絡就細弱;脈絡細弱,小腸就薄弱;皮膚鬆弛,脈絡就鬆弛,小腸就寬大而長;皮膚薄弱,脈搏跳動微弱,小腸就狹窄而短;所有陽經脈絡都彎曲盤繞,小腸就纏繞在一起。
脾應肌肉。肌肉豐滿結實,胃就厚實;肌肉瘦弱,胃就薄弱;肌肉瘦小而鬆弛,胃就不結實;肌肉與身體不成比例,胃就下垂;胃下垂,上腹部就堵塞不通。(《太素》中記載為下腹部)。肌肉不結實,胃就鬆弛;肌肉沒有緊實的小塊隆起,胃就緊縮;肌肉有很多小塊隆起,胃就纏繞,胃纏繞,上腹部就堵塞不通。
肝應筋腱。指甲厚實顏色發黃,膽就厚實;指甲薄弱顏色發紅,膽就薄弱;指甲堅硬顏色發青,膽就緊縮;指甲柔軟顏色發赤,膽就鬆弛;指甲直順顏色發白沒有紋路,膽就直;指甲粗糙顏色發黑有很多紋路,膽就纏繞。
腎應骨骼。皮膚腠理細密厚實,三焦膀胱就厚實;皮膚腠理粗糙薄弱,三焦膀胱就薄弱;皮膚腠理疏鬆,三焦膀胱就鬆弛;皮膚緊繃沒有毫毛,三焦膀胱就緊縮;毫毛豐滿粗壯,三焦膀胱就直;毫毛稀疏,三焦膀胱就纏繞。
有人問:這些厚薄、好壞的狀況都有其外在表現,請問這些應候關係會導致什麼疾病呢?
回答說:觀察其外在的應候反應就能知道內臟的狀況,從而得知其患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