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1)

1. 卷十一

2. 胸中寒發脈代第一

脈代不至寸口,四逆脈鼓不通,雲門主之。胸中寒,脈代時至,上重下輕,足不能地,少腹脹,上搶心,胸榰滿,咳唾有血,然谷主之。

白話文:

脈搏出現歇止不規律,在寸口這個脈位摸不到,四肢逆冷,脈搏鼓動不順暢,這種情況可以針灸雲門穴。胸中寒冷,脈搏歇止時有時無,身體上半部感覺沉重,下半部輕飄飄的,腳無力站不穩,小腹脹氣,氣往上衝到心口,胸口感到撐脹滿悶,咳嗽吐血,這種情況可以針灸然谷穴。

3. 陽厥大驚發狂癇第二

黃帝問曰:人生而病癲疾者,安所得之?岐伯對曰: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數有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癲疾。病在諸陽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刺之虛脈,視分盡熱,病已止。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疾。刺諸分,其脈尤寒者,以針補之。

(《素問》云:諸分諸脈,其無寒者,以針調之,病已止)曰:有病狂怒者,此病安生?曰:生於陽也。曰:陽何以使人狂也?曰: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病名曰陽厥。曰:何以知之?曰:陽明者常動,太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曰:治之奈何?曰:衰(《素問》作奪)其食即已。

夫食入於陰,氣長於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人服以生鐵落為後飲。夫生鐵落者,下氣候也(《素問》候作疾)。癲疾,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一作脈沉小急實死不治,小牢急亦不可治)癲疾,脈虛可治,實則死。厥成為癲疾。貫疽(《素問》作黃疸),暴病厥,癲疾狂,久逆之所生也。

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直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候之於顏,取手太陽、太陰,血變而止。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以手陽明、太陽,左強者攻其右(一本作左),右強者攻其左(一本作右),血變而止。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之,有過者即瀉之。

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三十壯。窮骨者尾骶也。骨癲疾者,頷齒諸俞分肉皆滿,而骨倨強直,汗出煩悶,嘔多涎沫,氣下泄,不治。脈癲疾者,暴僕,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俠項太陽,又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俞。嘔多涎沫,氣下泄不治。

筋癲疾者,身卷攣急,脈大,刺項大經之大杼,嘔多涎沫,氣下泄不治。狂之始生,先自悲也,善忘善怒善恐者,得之憂飢。治之先取手太陰、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陰、太陽。

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舌下少陰,視脈之盛者皆取之,不盛者釋之。狂,善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陽明、太陰、太陽。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陰、陽明,足太陽及頭兩頷。

狂,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陰、陽明、太陽,後取手太陰、陽明、太陽。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盛者見血,立頃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骶骨二十壯。骶骨者,尾屈也。

白話文:

陽厥大驚發狂癇第二

黃帝詢問:人生下來就患有癲癇的人,是怎麼得的?岐伯回答:這是因為在母體懷孕期間,母親多次受到很大的驚嚇,導致氣往上衝而不往下沉,精氣同時聚集,所以孩子出生後會發作癲癇。疾病位於諸陽經脈,又寒又熱,各個分支經脈也又寒又熱,稱為狂。針刺虛脈,觀察分支經脈的熱度是否消失,疾病痊癒。疾病剛發作時,一年發作一次且不治療,或一個月發作一次且不治療,一個月發作四五次,稱為癲癇。針刺各個分支經脈,脈象特別寒冷的,用針灸補之。

(《素問》說:各個分支經脈,沒有寒症的,用針灸調節,疾病痊癒)黃帝問:有患狂躁的人,這種病是怎麼發生的?岐伯答:產生於陽氣。黃帝問:陽氣怎麼會使人發狂?岐伯答:陽氣因為突然受挫而難以疏通,所以容易發怒,這種病稱為陽厥。黃帝問:怎麼知道是陽厥?岐伯答:陽明經脈常動,太陽經脈少陽經脈不動,不動而突然動,便是大病,這是它的徵兆。黃帝問:怎麼治療?岐伯答:減少飲食就能痊癒。

因為食物進入陰,氣則藏於陽,所以減少飲食就能痊癒。讓病人服用生鐵落作為藥引。生鐵落,是治療下焦氣逆的藥物。(《素問》中「候」字作「疾」)癲癇,脈搏大而滑利,久了會自己痊癒;脈象小而堅緊,則不治而死。(另一種說法是脈象沉細而急促有力,則不治而死;脈象小而緊急,也是不可治療的)癲癇,脈象虛弱可以治療,脈象實則必死。厥證發展就會成為癲癇。黃疸(《素問》作黃疸),暴病厥證,癲癇狂躁,都是久病積累的結果。

五臟功能失調,六腑阻塞不通,也會導致這些疾病。癲癇剛開始發作,病人會先感到不快樂,頭重痛,眼睛直視,眼白紅腫明顯,發作完後煩躁不安,觀察其面部顏色,針刺手太陽經、手太陰經,出血後病症就會停止。癲癇剛開始發作,伴隨張口哭喊、呼吸急促、心悸等症狀,觀察其脈象,針刺手陽明經、手太陽經,左側肢體強直者則針刺右側(另一種說法是針刺左側),右側肢體強直者則針刺左側(另一種說法是針刺右側),出血後病症就會停止。治療癲癇,要經常觀察病人,察覺應該針刺的部位,等到病發時觀察,如有異常就放血治療。

將放出的血放在葫蘆裡,等到發病時,只有這血會自己活動;如果血不活動,就在尾骶骨處灸三十壯。尾骶骨,也就是尾骨。骨性癲癇,頷下、齒際等穴位的肌肉都腫脹,骨骼僵硬挺直,出汗、煩躁、嘔吐大量唾沫,氣往下泄,不治自死。脈絡性癲癇,病人突然仆倒,四肢的脈絡都腫脹膨大,脈象充盈,就盡力針刺放血;脈象不充盈,就在項部太陽穴附近灸,又在腰部帶脈穴旁(相距三寸)灸,以及其他分支經脈和本穴附近灸。嘔吐大量唾沫,氣往下泄則不治。

筋性癲癇,身體蜷縮抽搐,脈象洪大,針刺項部大經的「大杼」穴,嘔吐大量唾沫,氣往下泄則不治。狂躁症剛開始發作,病人會先感到悲傷,容易健忘、發怒、害怕,這是因為憂慮和飢餓導致的。治療時,先針刺手太陰經、手陽明經,出血後病症就會停止,然後再針刺足太陰經、足陽明經。狂躁症剛發作時,病人少睡不餓,自認為聰明賢能,自認為有智慧,自認為地位高貴。喜歡辱罵他人,日夜不停。治療時,針刺手陽明經、手太陰經、手太陽經。

狂躁症,眼睛看到虛幻的事物,耳朵聽到虛幻的聲音,喜歡喊叫,這是因為氣血不足導致的。治療時,針刺手太陽經、手太陰經、手陽明經、舌下少陰經,觀察脈象,哪些經脈脈象盛就針刺哪些經脈,脈象不盛的就不用針刺。狂躁症,容易驚嚇、大笑、喜歡唱歌跳舞,胡言亂語不停,這是因為受到很大的驚嚇導致的。治療時,針刺手陽明經、手太陰經、手太陽經。狂躁症,眼睛看到虛幻的事物,耳朵聽到虛幻的聲音,喜歡喊叫,這是因為氣血不足導致的。治療時,針刺手太陰經、手陽明經,足太陽經以及頭部兩側頷下穴位。

狂躁症,飲食過多,容易看到鬼神,喜歡笑但笑不露齒,這是因為過度喜悅導致的。治療時,針刺足太陰經、足陽明經、足太陽經,然後再針刺手太陰經、手陽明經、手太陽經。狂躁症剛發作,還沒達到上述症狀的,先針刺曲泉穴左右的動脈,針刺那些脈象充盈的穴位放血,片刻就能痊癒;如果不能痊癒,就按照上述方法治療,在尾骶骨處灸二十壯。尾骶骨,也就是尾骨彎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