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陵泉

SP09

英文名稱Yinlingquan

位置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

別名陰陵,陰之陵泉

五俞穴合穴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1-07-26

穴名介紹


陰陵泉。陰,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該穴名意指脾經地部流行的經水及脾土物質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積。

解剖位置


  • 位於小腿後方,就在脛骨邊緣和腓腸肌中間,具體地點是在比目魚肌開始的地方上方。
  • 在這個穴位的前方,你可以找到大隱靜脈,還有膝最上動脈穿行。
  • 如果往更裡面的組織看,會發現有脛後動脈和靜脈。
  • 穴位周圍神經分布方面,表面覆蓋著小腿內側皮神經,而深入到最底層,則有重要的脛神經通過。

針刺方法


直刺0.5~1.5寸

穴道介紹


此穴道為脾經合穴。合,會合也。本穴為脾經氣血物質中的脾土微粒會合之處,故為「脾經合穴」。傳統中醫提到脾臟的特性是「脾喜燥惡濕」,人體濕氣過重,脾臟就容易出問題,所以每天按摩這個穴位就能達到強健脾臟、去濕化濕的功效。

此穴道專門健脾、祛濕、消水腫,平時坐下來盤腿,就可以按壓到這個穴位。除了去濕之外,此穴在中醫臨床用途非常廣泛,算是一個大穴道,最常運用在以下的症狀或疾病:

  1. 泌尿系統疾病:小便不通,有尿尿不出來(膀胱內積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尿不乾淨,或是尿失禁、前列腺炎...等。
  2. 消化系統疾病:小腹脹氣、腹水、腹痛(腹絞痛)、腹瀉、腹水、腸炎、痢疾、腹膜炎、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3. 婦科疾病:此穴道常被運用來改善痛經、陰道炎、月經不調、白帶、陰部痛...等等。
  4. 關節疾病:肩周炎(很難想像這裡可以改善肩痛,而這是真的!)、膝蓋痛(膝脛酸痛、腰腿痛)、腰腿痛、膝關節炎,下肢麻痹...等等
  5. 男性疾病:遺精、陽痿、性慾異常...等等。
  6. 減肥、增胖:幾乎所有減肥的方法,都會運用此穴道,可以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所以也可以增胖,雙向調節。

穴道配伍


陰陵泉穴的主要功能: 陰陵泉穴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濕、清熱瀉火、通經活絡等功效。臨牀常用於治療脾胃病證、水腫、腹痛、下肢痿痹等。

推測配伍及原理: 基於陰陵泉穴的功效,可以推測其配伍如下:

  • 與其他穴位配伍治療特定病症: 例如,陰陵泉配血海(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治療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狀。 這基於陰陵泉通經活絡,血海活血化瘀的協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 以上配伍僅為推測,實際臨牀應用需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症狀及體質,由專業醫師判斷,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提供的資料中提及的“腹結穴”並非標準經穴名稱,其配伍也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臨牀治療的依據。 針灸治療需由專業醫師操作,避免不當操作造成傷害。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72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57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 淋巴結腫大

腫瘤

  • 胰臟炎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男性勃起障礙
  • 嗜眠症(嗜睡症)
  • 睡眠障礙
  • 神經衰弱症
  • 神經性厭食症
  • 四肢抽搐

神經系統疾病

  • 頭痛
  • 偏頭痛
  • 半身不遂
  • 睡眠障礙
  • 三叉神經痛
  • 梅尼爾氏病
  • 四肢麻痺癱瘓
  • 嗜眠症(嗜睡症)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循環系統疾病

  • 痔瘡
  • 心律不整
  • 腦中風

呼吸系統疾病

  • 慢性鼻炎
  • 氣喘

消化系統疾病

  • 胃腸出血
  • 大便秘結
  • 胰臟炎
  • 舌頭痛
  • 胃酸食道逆流
  • 慢性肝硬化
  • 胃下垂
  • 大腸激擾綜合症
  • 腹股溝疝氣
  • 腸炎
  • 消化不良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牛皮癬
  • 皮膚搔癢
  • 異位性皮膚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手肘外側痛
  • 顳顎關節痛
  • 膝蓋痛
  • 五十肩
  • 腰痛
  • 纖維肌痛症
  • 肩關節痛
  • 背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前列腺增生
  • 尿道結石
  • 尿道炎
  • 前列腺炎
  • 子宮發炎
  • 月經腹痛
  • 女外陰痛
  • 排尿困難
  • 卵巢炎
  • 子宮崩漏
  • 月經前緊張症候群
  • 白帶

艾灸刮痧


艾灸陰陵泉穴方法:

  1. 準備:
    • 選擇適合的艾灸器具,例如艾條、艾柱或艾灸盒。
    • 確保環境通風,避免煙霧過濃。
  2. 定位:
    • 找到陰陵泉穴的位置,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3. 施灸:
    • 將艾條或艾柱點燃,緩緩靠近穴位,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燙傷。
    • 施灸時,可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節灸量和時間,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每週2-3次即可。
  4. 注意事項:
    • 施灸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 孕婦、皮膚敏感者、患有出血性疾病者、有過敏史者,應慎用艾灸。
    • 施灸後,應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 避免過度疲勞,保持心情舒暢。

遠紅外線加熱陰陵泉穴方法:

  1. 準備:
    • 使用遠紅外線加熱器,例如神燈,並確保其安全使用。
    • 擦拭清潔穴位周圍皮膚,保持乾燥。
  2. 定位:
    • 找到陰陵泉穴的位置,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3. 加熱:
    • 將神燈靠近穴位,保持一定距離,避免過熱灼傷。
    • 加熱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可根據個人感受調節。
  4. 注意事項:
    • 加熱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皮膚狀況,如有紅腫或不適,應立即停止。
    • 使用神燈時,應避免直視光源,以免損傷眼睛。
    • 加熱後應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按摩推拿


按摩陰陵泉穴方法

步驟一:

  • 使用拇指指端按壓陰陵泉穴。
  • 以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持續2分鐘。

步驟二:

  • 指端持續按壓陰陵泉穴,進行點按,持續30秒。
  • 按摩力度以感到酸脹為宜。

步驟三:

  • 雙腳張開,與肩同寬。
  • 左手握拳,敲打右腳陰陵泉穴(右腳需抬高)。
  • 右手握拳,敲打左腳陰陵泉穴。
  • 重複上述動作,左右各30下,每天至少進行3次。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