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陰脾經
經絡運行時間:09:00-11:00經絡屬性::五行:土 陰陽:太陰
經絡對應::表裡對應:足陽明胃經。 臟腑別通對應:手太陽小腸經。同名對應:手太陰肺經
相關臟腑或器官:脾臟、胰臟、胃、心臟、橫隔膜、咽喉(喉嚨)、舌頭
最後更新日:2022-10-09
足太陰脾經的基本介紹
足太陰脾經屬於陰經,運行時間是早上9:00至11:00。因此,脾經有病的人通常在早晨症狀會特別嚴重。脾經和胃經都是在早上運作,早餐吃得好,能滋養脾胃,使整天精神充沛。
我們分析脾經的症狀,需從以下三個方向辨證:
1. 本經路線與聯繫臟器
脾經所經路線影響相關臟腑或器官。依循脾經路線,大腳趾痛、腳內側痛、小腿與大腿內側痛、腹股溝痛、腹痛、胸痛、腋下痛、側腰痛,均可能是脾經異常所致。
治療脾經異常引發的疼痛,可依此路線辨證。脾經還聯繫胃,與心、舌、咽、食道相連,因此也影響這些臟器的運作,尤其對舌頭影響明顯。
脾經有病的人通常在早上症狀明顯,表現為:
-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腹瀉、便溏、噁心嘔吐等。
- 貧血:臉色蒼白、面色萎黃、手腳冰冷、疲勞乏力等。
- 肌肉無力:四肢酸軟無力,易疲勞,運動後肌肉酸痛等。
- 口腔疾病:口腔潰瘍、口乾舌燥、口臭等。
- 胸痛、腋下痛、側腰痛:這些部位在脾經循行路線上,脾經有病時也可能引發疼痛。
2. 主要影響臟腑的病候
脾經主要影響臟腑為脾,根據中醫理論,脾臟異常可引發消化系統問題,如腸胃不適、食慾不振,還會影響排泄系統,如大便溏泄。
此外,脾經異常也影響肌肉系統,可能表現為倦怠、消瘦、全身無力。脾臟負責水液運化,異常則會引起水腫、肥胖等症狀(中醫認為肥胖多因痰濕所致)。
脾臟負責統血,因此脾臟異常會有出血問題,例如尿血、崩漏、便血等。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臟異常者嘴唇易乾裂,口中味覺異常。
《靈樞·經脈》提到:「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
脾經異常的症狀包括:舌根部僵硬、進食後想嘔、胃脘痛、腹脹、易噯氣、大便或排氣後感輕鬆、全身沉重無力等。
脾經上的穴位主治脾經相關病症,如舌根部痛、身體不靈活、食不下、煩悶、心下急痛、大便溏泄、腹有痞塊、小便不通、黃疸、失眠、勉強站立、大腿與小腿內側腫冷、足大趾運動不順。
3. 相互影響的經絡與臟腑病候
脾經與胃經互為表裡,脾經異常也會引發胃部問題,如胃痛、嘔吐、腹脹等。
脾經與小腸經互為臟腑別通,脾經異常時也可能出現小腸經相關症狀,如腹瀉、便溏、口臭等,亦可透過小腸經改善脾經疼痛。
脾經與肺經同名(太陰經)關係,脾經異常也會引發肺經相關症狀,如咳嗽、痰多、氣喘等。
脾臟與心、腎、肝等臟腑亦有交互影響,例如:
- 心脾功能不佳:導致失眠、健忘、心悸等。
- 脾肺同時異常:可能出現氣喘、水腫、咳嗽等。
- 脾肝功能不佳:引發精神抑鬱、失血、肝病等。
- 脾腎同時虛弱:出現下腹痛、清晨腹瀉、腰膝痠軟等。
本經常見的疼痛
本經的常見症狀或疾病
足太陰脾經的21個穴道清單
足太陰脾經的影片介紹
足太陰脾經相關文章資訊
本經常見之歸經中草藥單方
本經常見之歸經食物
本經常見之歸經中藥方劑
足太陰脾經的良導絡研究
【良導絡實症】 相關部位:脾,胰,胃,甲狀腺,肋間神經痛。實症抑制點:商丘穴。主要生理症狀:腹脹,反胃,小腿關節炎,蓄膿,胸悶不能臥,食傷,下痢,便祕,腳冷,胃異常感。
【良導絡虛症】 相關部位:脾,胰,胃,甲狀腺,肋間神經痛。虛症興奮點:大都穴。主要生理症狀:排便異常,下痢,噁心,腹脹,虛弱疲倦,食慾不振,失眠,健忘,黃疸。
相關經脈、別絡與絡脈
足太陰脾經經脈
《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
足太陰脾經經脈起於大趾端內側面,在此接納足陽明胃經之氣。自大趾內側起,沿足趾骨、跖骨、楔型骨、舟骨的內側面,經內踝前方,斜向內踝上方至脛骨後,沿趾長屈肌,上升至內踝上8寸處,與足厥陰肝經交叉,上行於脛骨後緣,足厥陰肝經之前。
「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經膝關節髕骨內側,股內前側,直行至腹股溝部入腹中。從腹內上行分布於脾、胃和胰。自脾上行,沿食道穿橫膈,經胸腔,沿氣管兩側上行,分布於喉嚨、舌根及舌下。其主支從脾上行穿過橫隔,分布於胸腔和心肺。在心臟銜接手少陰經,與手少陰心經經氣相溝通。
足太陰脾經絡脈
《靈樞·經脈》篇:「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人絡腸胃。」
足太陰脾經的絡脈名為「公孫」,起於第一跖趾關節後1寸處的足太陰脾經「公孫穴」,在此分出兩支。
- 第一支,橫走向足背,與足陽明胃經相銜接,組成表裡經氣互相交流的通路。
- 第二支,沿足太陰脾經上行,經膝關節、股內側至腹股溝入腹中,分布於大腸、小腸和胃。
足太陰脾經大絡脈
《靈樞·經脈》篇:「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足太陰脾經的大絡脈,從胸腔內足太陰脾經分支,在腋下3寸處第六肋「大包穴」穿出,分布在胸脅區。
足太陰脾經別絡
《靈樞·經別》篇:「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也」
足太陰脾經別絡起於足太陰脾經上行至股內側上二分之一處的「血海穴」,斜行至股前,在此分出兩支。
- 第一支,與足陽明胃經相銜接,組成表裡經氣相互交流的第二通路(第一通路為絡脈)。
- 第二支,與足陽明胃經的別絡並行至腹股部入腹中,分布於脾胃。上行穿橫隔入胸,分布於心,從心沿食道上行,分布於舌和咽喉,在此分支又與足陽明胃經相銜接,構成表裡經氣相互交流的第三通路,成為「六合」中的「第三合」。
皮部與經筋(肌肉筋膜)
原文:《靈樞.經筋》:「足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上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臍,循腹裏,結於肋,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其病足大指支內踝痛,轉筋痛,膝內輔骨痛,陰股引髀而痛,陰器紐痛,上引臍兩脅痛,引膺中脊內痛。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命曰孟秋痺也。」
足太陰經筋的分佈路徑如下:
- 起始點:
起於大趾端內側,向後行經足背內側,交結於踝關節。
主要涉及的肌肉:外展拇肌及其肌腱。 - 小腿內側:
自踝關節內踝前緣,沿小腿內側上行,交結於膝關節內側。
主要涉及的肌肉:內側趾長屈肌部分。 - 股內側與會陰部:
自膝關節內側上行,沿股內側交結於股前,並聚集於會陰部。
主要涉及的肌肉:縫匠肌、內收肌、股薄肌、恥骨肌等。 - 腹中線與臍部:
自會陰處上行,沿腹中線兩側交結於臍部。
主要涉及的肌肉:菱形肌、腹直肌內側緣部分。 - 肋骨與胸中:
從臍部上行至腹內,交結於肋骨,散佈於胸中,並附著於胸內脊柱。
主要涉及的肌肉:腹內斜肌、肋間內肌、肋下肌等。
足太陰經筋病候
足太陰經筋如果受到風、溼、寒邪氣的侵襲,可能會引發以下病候:
- 肌肉疼痛:沿膝內側的經筋肌肉發生疼痛,導致足大趾運動障礙。
- 痙攣:經氣不暢時,會發生肌肉痙攣。
- 無力:氣血不足時,關節鬆弛無力。
經筋的時令病候
在農曆七月(孟秋),氣候中為太陰氣,此時足太陰脾經容易經氣不暢或阻塞,可能引發以下症狀:
- 外展拇肌痙攣:牽引足大趾抽痛。
- 內側趾長屈肌痙攣:牽引內踝及膝關節內側疼痛。
- 股薄肌、內收肌、縫匠肌痙攣:牽引股部和會陰部疼痛。
- 腹內斜肌、肋下肌痙攣:牽引生殖器抽痛,並牽引兩脅和胸部內的疼痛。
治療方法
治療宜用火針在疼痛區域的壓痛點進行快速刺針,刺針次數以見效為止。
足太陰脾經的相關典籍
- 《靈樞.經脈》: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
- 《靈樞.經筋》:足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上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臍,循腹裏,結於肋,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其病足大指支內踝痛,轉筋痛,膝內輔骨痛,陰股引髀而痛,陰器紐痛,上引臍兩脅痛,引膺中脊內痛。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命曰孟秋痺也。
- 《靈樞.經別》: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也。
- 《靈樞.經脈》: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其病: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其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罷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