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

小麥

XIAO MAI

  • 英文名稱:Triticum aestivum L. Wheat Seed
  • 別名:黏米,白梁粟,粟谷,秫子,麳,稞子,粟米
  • 藥品來源:小麥的成熟穎果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種子或其麵粉。採收和儲藏:成熟時採收,脫粒曬乾,或機成麵粉。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小麥的傳統功效


1. 利小便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藥典中卻有著不容小覷的療效,尤其其「利小便」的功效,值得探討。多部古代醫籍均有記載,其作用機制並非單一,而是與其整體的滋養功效相輔相成。

《名醫別錄》中提到小麥「利小便」,並列舉了除熱、止燥渴等功效。這暗示了小麥利尿的機制可能與其清熱除燥的特性相關。燥熱之邪傷及津液,導致小便不利,而小麥能清解燥熱,使津液通暢,自然也就達到了利尿的效果。此處的利小便,更傾向於解決因體內熱邪導致的尿液排出不暢。

不同於《名醫別錄》側重其清熱利尿,其他典籍則更多關注小麥的整體滋補作用。例如,《本草拾遺》記載小麥面「補虛」,從滋補的角度說明其對於人體氣血的調理作用。氣血充足,則臟腑功能正常,代謝廢物排出順利,間接地促進了小便的通利。

《醫林纂要》則更進一步,指出小麥能「利小便」、「潤肺燥」。潤肺燥也能間接影響到利尿。肺主氣,司呼吸,津液的輸布與肺的功能密切相關,肺燥津虧,同樣會影響到尿液的生成與排出。因此,小麥潤肺燥,也就間接地促進了利小便的功效。

綜觀以上,小麥的「利小便」功效並非單純的利尿劑作用,而是與其清熱、滋陰、潤燥、補虛等多重功效緊密相連。它並非針對所有小便不利,而是更適合於因體內陰虛、燥熱等因素導致的小便不利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醫籍記載的功效,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應用。

2. 除煩止渴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的眼中卻是具有獨特療效的藥材。其「除煩止渴」的功效,古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依靠其營養價值,而是基於其藥性特點。

《名醫別錄》中指出小麥「除熱,止燥渴,利小便」,這點直接點明瞭其在治療煩渴方面的作用機理。煩渴往往源於體內陰液不足,或熱邪熾盛。小麥的甘平之性,能滋陰潤燥,緩解因陰虛火旺引起的煩躁不安和口乾舌燥,同時利尿的特性有助於排出體內餘熱,從而達到除煩止渴的效果。 此處所指的「燥渴」與現代醫學中的脫水症狀有相通之處,小麥的利尿作用能協助體液平衡。

《醫林纂要》更進一步指出小麥具有「除煩」的功能,並將其與「止血」、「利小便」、「潤肺燥」等功效聯繫起來。 這暗示了小麥的「除煩」作用,可能與其滋陰潤燥、調節氣血運行有關,而非單純的降溫解暑。 它並非直接作用於引起煩躁的根本病因,而是透過調節體內環境,緩解症狀。

雖然《本草拾遺》及《本草再新》更多著重於小麥的補益作用,例如補虛、健脾等,但這些補益作用也能間接地改善體質,從而減輕煩渴症狀。 強健的體魄,更能抵抗外邪的侵襲,減少因虛弱而引起的煩躁。

綜上所述,小麥單方「除煩止渴」的功效,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其滋陰潤燥、利尿、補益等多方面作用共同體現。 古代醫家對其功效的觀察與總結,為我們理解小麥的藥用價值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3. 健脾和胃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藥典籍中卻有著不容小覷的健脾和胃功效。歷代醫家對其功效的記載,多從其滋養、潤澤的特性出發,間接或直接地體現出其健脾和胃的機制。

《名醫別錄》記載小麥「除熱,止燥渴,利小便」,說明其具有清熱利濕之效。脾胃為後天之本,濕邪困脾則脾胃運化失常,出現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小麥的清熱利濕,能幫助脾胃排除濕邪,從而改善脾胃功能。 燥渴則反映了津液不足,而小麥的滋潤作用能緩解這種津液虧虛,間接地促進了脾胃的濡養。

《本草拾遺》則更直接地指出小麥面的功效:「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其中「厚腸胃」一語,清晰地說明瞭小麥對腸胃的滋養作用。脾胃強健,則營養吸收良好,氣血充盈,人體自然強健有力。 這與現代營養學的觀點不謀而合,小麥富含碳水化合物,提供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為脾胃提供充足的「燃料」。

《本草再新》更進一步將小麥功效歸納為「養心,益腎,和血,健脾」。 雖然心腎與脾胃看似不同系統,但中醫強調整體觀,心腎精氣充足,才能更好地滋養脾胃。小麥的養心益腎作用,間接地提升了脾胃的運化能力。

綜上所述,古籍記載的小麥功效,無論是清熱利濕、滋陰潤燥,還是補虛益氣、厚腸胃,都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健脾和胃的機制。它並非直接作用於脾胃,而是通過改善整體的臟腑功能,從而達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這也體現了中醫藥治病求本的思想。

4. 益氣養心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藥領域卻有著不容小覷的益氣養心功效。其養心之效,並非直接作用於心臟本身,而是透過多方面調理,間接達到養護心神的目的。

從古代醫籍中,我們可以窺見小麥的療效。首先,《名醫別錄》記載小麥能「養肝氣」,肝氣順暢,則木生火,心火自能平和,間接達到養心的效果。肝主疏泄,情緒的調暢與肝氣密切相關,肝氣鬱結則易怒傷心,小麥的疏肝作用,有助於維持情緒穩定,從而有利於心神安寧。

《本草拾遺》則更進一步指出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氣血充足,臟腑功能健全,自然能更好地支撐心臟的運作。心氣不足常表現為心悸、氣短等症狀,而小麥的補益作用,能從根本上改善體質,提升心氣。

《本草再新》更直接點明小麥「養心」。 綜觀以上典籍,小麥的養心機制並非單一作用,而是透過補益脾胃、疏肝理氣、滋養陰血等多種途徑,間接達到強心安神、益氣養心的效果。 它並非像某些強心藥物般直接作用於心臟,而是以溫和的方式,從整體調理入手,增強身體的整體機能,最終達到養心目的,這也體現了中醫整體觀的精髓。 因此,小麥作為一種常見食物藥材,其益氣養心之效值得關注。

5. 補血養肝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藥領域卻有著不容小覷的功效,尤其在補血養肝方面,古籍多有記載。單方應用的小麥,其補血養肝作用,並非直接顯著,而是透過多方面調理,間接達到效果。

《名醫別錄》中提到小麥「養肝氣,止漏血,唾血」,這點值得推敲。「養肝氣」並非指直接滋補肝陰或肝血,而是指小麥能調理脾胃,使氣血生化之源充足,從而間接支持肝的生理功能。肝藏血,脾主運化,脾胃運化失常,則會影響肝血的充盈,小麥能利小便、除熱,有助於改善體內濕熱,而濕熱是影響脾胃運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小麥通過調理脾胃,改善氣血運行,間接達到養肝之效。「止漏血,唾血」則體現了小麥止血的功效,這與肝臟的藏血功能息息相關,出血的改善也間接反映了肝功能的提升。

《本草拾遺》記載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強調了小麥的補益作用。氣血的生成需要充足的營養,小麥富含營養物質,能滋養身體,為氣血生成提供物質基礎,從而間接地支持補血養肝。

《醫林纂要》及《本草再新》更進一步闡述小麥的整體功效,例如除煩、止血、潤肺燥,以及養心、益腎、和血、健脾等。這些功效都與氣血運行及臟腑功能密切相關,共同作用下,能提升人體整體機能,間接改善肝血不足及肝功能失調的症狀。

總而言之,小麥單方補血養肝的作用並非直接作用於肝臟,而是透過其利水、健脾、益氣、止血等多重功效,改善體內環境,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間接達到補血養肝的目的,其功效溫和緩慢,需長期服用才能見效。

6. 健脾胃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藥領域卻有著不容小覷的健脾胃功效。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並非單純的食療,而是涵蓋了脾胃的 varios 層面。

《名醫別錄》中雖未直接點明健脾胃,但其記載的小麥功效「除熱,止燥渴,利小便」卻與脾胃功能息息相關。脾主運化水液,燥渴、小便不利,往往與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有關,小麥能改善這些症狀,便側面印證了其調理脾胃的作用。 脾胃虛弱者,常伴隨氣虛、倦怠,而小麥的利尿作用,有助於排出體內代謝廢物,減輕脾胃負擔。

《本草拾遺》則更直接地指出小麥面的功效:「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補虛」針對脾胃虛弱導致的全身乏力;「厚腸胃」則直指小麥對腸胃黏膜的保護作用,有助於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強氣力」則說明瞭脾胃功能改善後,整體身體狀況的提升。此處所述「實人膚體」,更反映了小麥營養價值的豐富,為脾胃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以增強其功能。

《本草再新》更明確地指出小麥具有「健脾」的功效。綜觀以上古代醫籍,小麥的健脾胃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通過補虛、益氣、潤燥、利水等多種途徑,綜合調理脾胃,改善消化吸收,提升身體整體機能。 其作用機理可能與小麥富含的營養成分,例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以及其獨特的藥理作用有關,值得現代醫學進一步研究。

7. 生津止渴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藥領域卻擁有不容小覷的生津止渴功效。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補充水分,而是透過多個途徑達到潤燥清熱的效果,這從歷代醫家對其功效的記載中可見一斑。

《名醫別錄》中提到小麥能「除熱,止燥渴,利小便」。「除熱」指向小麥具備清熱解暑之效,而「止燥渴」則直接點明其生津止渴的功效。它並非單純止渴,而是從根本上解決因體內陰虛火旺導致的津液不足。 「利小便」則暗示小麥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排出體內毒素和多餘水分,有助於維持體內水液平衡,間接達到生津止渴的目的。

《本草拾遺》雖著重於小麥的補益功效,例如「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但也從側面反映小麥能滋養五臟,而五臟的健康與津液的生成密切相關。一個氣血充足、臟腑功能健全的身體,自然更能維持水液平衡,減少燥渴的發生。

《醫林纂要》則進一步指出小麥能「除煩」,這與生津止渴的功效息息相關。煩躁往往伴隨體內陰液不足,小麥能清熱除煩,從而間接改善口乾舌燥的症狀。 此外,該書也提及小麥的「潤肺燥」功效,肺主氣,氣的通暢與津液的佈散密不可分,肺燥則津液不足,小麥潤肺,有助於津液的正常運行,達到生津止渴的效果。

綜上所述,小麥生津止渴的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透過清熱、利水、補益等多方面協同作用,從根本上改善體內陰陽平衡,最終達到潤燥止渴的目的。 古代醫籍對小麥功效的記載,為我們理解其藥用價值提供了豐富的參考。

8. 補氣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藥領域卻有著不容小覷的補氣功效,其作用並非直接且猛烈的「大補」,而是溫和而持續的滋養。不同典籍對其補氣作用的描述,也從不同角度印證了這一點。

《名醫別錄》中記載小麥「養肝氣」,肝主藏血,肝氣充足,則氣血運行順暢,整體狀態自然得以提升。 「止漏血,唾血」也側面反映出小麥能調節氣血,避免氣虛導致的出血症狀。 雖然沒有直接提到「補氣」,但其調理肝氣,間接地促進了全身氣機的平衡。

《本草拾遺》則直接點明小麥面的功效為「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補虛」正是補氣的重要一環,「強氣力」則體現了氣血充盈後帶來的力量感。 此處所指的「補虛」,應理解為針對氣虛所致的虛弱乏力,而非針對嚴重氣虛的重症。小麥的補益作用偏於溫和,更像是日常的滋養,而非緊急的救治。

《本草綱目》及《醫林纂要》中,雖著重描述小麥的其他功效,例如止虛汗、止血、利小便等,但這些功效的達成,也離不開氣血的平衡與調和。 止虛汗反映了氣虛不能固攝津液的問題得到改善;止血則與其調節氣血、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有關。 《本草再新》更進一步指出小麥「養心,益腎」,心腎兩臟的強健,同樣依賴充足之氣。

綜上所述,小麥的補氣功效並非以強烈的刺激見長,而是通過溫和地調理肝氣、滋養臟腑、調節氣血,從而達到補益身體,增強體力的作用。其補益之性,更適合於日常的保健調理,而非急症治療。

9. 清熱利尿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領域卻有著不凡的清熱利尿功效。其功效並非單純來自現代營養學所強調的營養成分,更體現在其藥性上的作用。從古代醫籍記載來看,小麥的清熱利尿功能,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其多種藥效的綜合體現。

《名醫別錄》中記載小麥「除熱,止燥渴,利小便」,這已明確指出其清熱利尿的特性。燥渴,往往伴隨著體內熱盛,小麥能止之,說明其能清解體內之熱。而利小便則直接點明其利尿作用,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及代謝廢物,達到清熱的效果。此外,《名醫別錄》還提及其「養肝氣」,肝氣順暢,則體內氣機運行也更通達,有助於代謝廢物的排出,間接強化了利尿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醫籍對小麥功效的描述略有側重。《本草拾遺》更強調小麥的補益作用,著重其營養價值。而《醫林纂要》則更全面地闡述,除了再次提及「除煩,止血,利小便,潤肺燥」外,也提到了小麥不同炮製方法的應用,例如陳小麥煎湯可止虛汗,燒存性則可外敷治療瘡傷。這些記載說明小麥的藥性因炮製方法不同而有所變化,其清熱利尿之效,也可能隨之有所調整。

綜上所述,小麥的清熱利尿功效並非其單一特性,而是其多種藥理作用綜合表現的結果。古代醫家對其藥性的觀察和總結,為我們理解小麥的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參考依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醫籍記載著重方向不同,需綜合理解方能準確把握小麥的藥性與應用。

10. 止血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藥領域卻有著意想不到的止血功效。從古代典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窺見其止血機理並非單一,而是與其整體的滋養作用相關。

《名醫別錄》中提到小麥「止漏血,唾血」,這是較早關於小麥止血功效的記載。其「除熱,止燥渴,利小便,養肝氣」等作用,則暗示了小麥止血可能與其清熱利濕、滋陰養血的功能相關。 如果身體因陰虛火旺而導致出血,小麥的滋陰降火作用便能間接達到止血效果。 這也呼應了《本草再新》中「養心,益腎,和血,健脾」的描述,說明小麥能從根本上調節臟腑功能,使血脈趨於平穩。

《醫林纂要》則進一步闡述小麥的止血應用。文中提到「陳者煎湯飲,止虛汗」,說明陳小麥更能收斂止汗,而虛汗的產生也與氣血不足有關,因此止虛汗也間接體現了其固攝氣血、止血的功能。此外,「小麥面敷癰腫損傷,散血止痛」則說明小麥外用也能起到止血消腫的作用,其機理可能與促進組織修復、降低局部炎症反應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醫林纂要》也提及生小麥「水調服止鼻衄、吐血」,說明不同炮製方法會影響其止血的側重點和療效。

綜上所述,小麥的止血功效並非單純的收斂止血,而是透過滋陰養血、清熱利濕、健脾益腎等多方面的作用,調節身體內環境,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古代醫家對於小麥止血功效的觀察和應用,為我們理解其藥理作用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11. 通經絡

小麥,看似平凡的穀物,在中醫藥領域卻有著不容小覷的功效,尤其其「通經絡」的作用,雖非其主要功效,卻也值得探討。從古代醫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間接推測其通經絡機理。

《名醫別錄》中記載小麥「除熱,止燥渴,利小便」,這些功效與體內濕熱停滯有關。中醫認為濕熱阻滯易導致經絡不通,出現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小麥的利水除濕作用,可以清除體內濕熱,間接地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 「養肝氣」則與肝臟的疏泄功能相關,肝氣順暢,則經絡亦暢通無阻。

《本草拾遺》著重小麥的補益作用,「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說明小麥能增強人體的整體機能。氣血充足,則經絡自然更有活力,不易阻塞。 雖然《本草拾遺》未直接提及通經絡,但其補益作用,為經絡的通暢提供了物質基礎。

《醫林纂要》則進一步闡述小麥的不同炮製方法及功效。例如,用小麥煎湯飲可止虛汗,說明其能收斂固澀,這與調節氣血,避免氣血外洩,進而維持經絡通暢有關。而小麥面敷癰腫損傷,散血止痛,則顯示其具有活血化瘀的潛力,瘀血阻滯也是造成經絡不通的重要原因。 此外,《醫林纂要》記載小麥「除煩」,煩躁多與氣血運行不暢有關,小麥能除煩,也側面印證了其對於經絡的調節作用。

綜上所述,小麥的通經絡功效並非單一直接作用,而是透過其利水、養肝、補益、活血、收斂等多方面作用,間接地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 需要強調的是,此分析基於古代醫籍記載,僅供參考,實際應用仍需遵從專業醫師的指導。

小麥的古代典籍


小麥的現代功效


1. 降血糖

小麥,甘、平。歸脾、胃經。主治消渴(糖尿病)、虛煩、心悸、盜汗、遺精、洩瀉、白濁、消渴,療效良。

小麥中之膳食纖維有助延遲胃排空、增加飽腹感,減少食物攝入量,從而控制血糖。且小麥中的阿魏酸具抗氧化、抗炎、降血糖諸效,故小麥適量食用可降血糖。

然小麥亦富碳水化合物,過量食用恐致血糖急升。糖尿病友食用小麥時應控制食量,搭配其他食物,以防血糖波動。

2. 保護心臟健康

小麥,甘平、益氣、除熱、止渴。其性微寒,味甘。入心、脾、肺經。具有養心益氣,健脾益胃,除煩益精之功。

小麥中的膳食纖維可助降膽固醇,減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患心臟病風險。抗氧化物可清除自由基,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維生素B6和葉酸可降血壓,減心臟病風險。

3. 改善消化系統

小麥性微寒,味甘,入心、脾、肺經。具有養心益脾、益氣生津、清熱除煩、止渴除飢之功效。

小麥中的膳食纖維有助腸胃蠕動,預防並治療便祕。小麥中的β-葡聚糖有助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小麥亦含豐富維生素B羣,有助維持神經系統健康,預防貧血。

4. 豐富膳食纖維

麥之膳食纖維,功在調腸,增糞量,促便通。降膽固醇,免血管之患。控血糖,平穩而安。防心疾,減低血脂,遠病患。結腸癌,纖維逐害,保康健。

5. 補充能量

小麥,古稱「麥」,乃五穀之首,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其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乃補充能量之佳品。碳水化合物可被迅速消化吸收,轉化為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蛋白質含量高,有助於提高免疫力;脂肪含量低,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脂水平;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可補充多種營養素,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小麥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小麥是一種常見的穀物,具有多種功效。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可以幫助補充體力、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等。

以下是一些小麥的運用方法和用量:

  • 熬粥:小麥熬粥是一種最常見的吃法。小麥熬粥可以搭配各種食材,如牛奶、豆漿、紅棗、枸杞、桂圓等。
  • 蒸飯:小麥可以與大米一起蒸飯,可以增加飯的營養價值。
  • 炒菜:小麥可以與肉類、蔬菜一起炒,可以增加菜的口感和營養。
  • 做甜品:小麥可以用來做甜品,如小麥粥、小麥糕、小麥粥、小麥饅頭等。
  • 做主食:小麥可以做主食,如小麥粥、小米麵條、小米麵包、小米餅等。

小麥的用量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食材的搭配來調整。一般來說,每人每次食用小麥的量約為80-100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麥的注意事項

  1. 忌食漢椒、蘿蔔:小麥面與漢椒、蘿蔔相剋,可能導致腹脹、腹瀉。
  2. 腹脹、腹瀉者不宜食用:小麥富含膳食纖維,會促進腸道蠕動,加重腹脹、腹瀉症狀。
  3. 糖尿病患者應慎用:小麥含有較高糖分,過量食用可能導致血糖升高。
  4. 高血壓患者應避免:小麥鉀含量高,可能導致血壓快速降低,引起頭暈、頭痛等不適。

小麥相關的方劑


小麥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糖尿病胃腸出血吐血動脈失眠動脈粥樣硬化貧血心臟病心悸口乾糖尿痔瘡虛弱遺精

小麥含有的化學成分


澱粉(Starch), 蛋白質(Protein), 糖類(Sugars), 糊精(Dextrin), 脂肪(Fat), 油酸(Oleic acid), 亞油酸(Linoleic acid), 棕櫚酸 (註:應為棕櫚酸,而非植物甾醇)(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谷甾醇(Sitosterol), 卵磷脂(Lecithin), 尿囊素(Allantoin), 精氨酸(Arginine), 澱粉酶(Amylase), 麥芽糖酶(Maltase), 蛋白酶(Protease), 維生素B(Vitamin B), 粗纖維(Crude fiber)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