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苓湯

BAI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心經 19%
腎經 19%
肺經 13%
膀胱經 4%
肝經 4%
胃經 4%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膽經 1%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肝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白苓湯

組成:

  • 黃耆
  • 防風
  • 茯苓
  • 白朮
  • 麻黃
  • 甘草
  • 牡蠣
  • 小麥

功效:

  • 治虛汗出

藥方組成介紹: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牡蠣:**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
  • **小麥:**性甘、平、微寒,入心、脾、肝、胃、腎五經。具有清熱利尿、補氣、養陰生津、補血養肝、益氣養心、健脾和胃、除煩止渴、利小便等功效。

總結:

白苓湯是中藥方劑,主要由黃耆、防風、茯苓、白朮、麻黃、甘草、牡蠣、小麥組成,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主治因為身體虛弱而導致盜汗。

傳統服藥法


黃耆(炙)1錢, 防風1錢, 白茯苓1錢, 白朮1錢, 麻黃根5分, 甘草5分, 牡蠣5分, 小麥5粒。
水盞半,煎8分,食遠服。

方劑組成解釋


  • 黃耆:補氣固表,可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防止汗液過度分泌。
  • 防風:祛風除濕,可緩解因風濕引起的盜汗症狀。
  • 茯苓:利水滲濕,可改善因水濕停留體內引起的盜汗症狀。
  • 白朮:健脾益氣,可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從而減少汗液分泌。
  • 麻黃:發汗解表,可促進體內的汗液排出,從而減少汗液分泌。
  • 甘草:調和諸藥,可緩解麻黃發汗過度的副作用。
  • 牡蠣:滋陰潛陽,可改善因陰虛陽亢引起的盜汗症狀。
  • 小麥:益氣養血,可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盜汗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白苓湯具有較強的補氣固表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出現上火、口乾等副作用。
  • 白苓湯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 白苓湯不宜與寒涼性中藥同用,以免降低藥效。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苓湯, 出處:《醫統》卷五十一。 組成:黃耆(炙)1錢,防風1錢,白茯苓1錢,白朮1錢,麻黃根5分,甘草5分,牡蠣5分,小麥5粒。 主治:因虛盜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