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盜汗怎麼辦?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 最後更新:2022-10-04
關於夜間盜汗的3D經絡穴道分析:點選開啟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夜間盜汗


夜間盜汗

盜汗是指晚上、睡覺時嚴重流汗,這種流汗不是因為天氣太熱,室內悶熱不通風而造成的流汗。

現代醫學認為,盜汗首先要懷疑是不是更年期症狀,如果年齡符合,同時還出現心悸、面潮紅的情況,就非常有可能是更年期症狀造成的。

除此之外,某些人天生多汗(例如腋下、手掌、鼠蹊部),或慢性疲勞者、腦下垂體疾病、內分泌失調、自律神經失調、糖尿病、癌症(淋巴癌、腎細胞癌、生殖細胞瘤、甲狀腺癌)...等等都會出現夜間盜汗。

一些疾病如細菌感染、肺結核、心膜炎、愛滋病、胃食道逆流、睡眠呼吸中止症、恐慌症、藥物副作用(例如:抗憂鬱藥)...等等也都會出現夜間盜汗。

基於此,夜間盜汗很難被定義成為哪一種疾病,因為許多疾病都有可能發生。也沒有特別針對盜汗的藥物,不需要找出背後的疾病,根本消除盜汗的原因。

中醫對於盜汗的觀察也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如果找不出原因盜汗,或是短期盜汗,倒是可以運用中醫的方法,提供另一條新思路及選擇。

從中醫的觀點看夜間盜汗


盜汗絕對是困擾過去千年來中國人的症狀,這是指入睡時汗出,醒來即止而言。在《黃帝內經.素問》中稱為「寢汗」,後來在《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中稱為「盜汗」。從此,在各種醫籍中多稱盜汗。

古人對於盜汗有這些描述:《傷寒明理論》:「盜汗者,謂睡而汗出者也。」、《景岳全書.汗證》:「汗出一證,有自汗者,有盜汗者…,盜汗者,寐中通身汗出,覺來漸收。」

從古代中醫典籍中,可以歸納出古人認為「夜間盜汗」的主要原因如下:

1. 外感傷寒

絕大多數的疾病,在最原始的時候都可以從「外感傷寒」開始探討。從外感傷寒的第一天開始,身體流汗的狀況就開始異常了。因此太陽病的麻黃湯或桂枝湯,就是在探討「有汗」還是「無汗」,有汗的人就是要運用桂枝湯。

而太陽病會逐漸入裡,進入「少陽病」或「陽明病」,這時候邪在「半表半裡」之間,最容易出現盜汗,同時還有可能出現忽冷忽熱、口苦、口渴、暈眩、食慾不佳、肋痛、噁心...等症狀。運用「小柴胡湯」加減效果非常快速。在進入陽明病之後,加上「石膏」清熱,效果也很快。

傷寒傳變入裡,形成寒證的時候也會盜汗,從桂枝湯變化出來的「當歸四逆湯」,或是熱性中藥「四逆湯」,都可以改善多汗的現象。可以說整本《傷寒論》就是治汗寶典

2. 虛勞

虛勞是一個中醫常見的名詞,從文字看起來就是很疲勞造成的疾病,上面提到古代漢朝就發現盜汗現象,內容紀錄在《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篇章中。

現代醫學發現盜汗尤其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通常這些年紀的人都已經辛勞了大半輩子,所以多數的慢性疾病,可以說就是虛勞所造成

當一個人長期虛勞之後,就會造成「心血不足」,這是很容易盜汗的,而且還會出現心悸、失眠、面色不華、氣短、容易疲勞。

長期虛勞的人也容易「脾虛、腎虛」,當脾虛體內濕氣重時,也會出現盜汗。這種演變到最後,一定會是氣虛,氣不攝汗就會盜汗。

基於此,疲勞可以說是萬病之源,如果一個人長年累積疲勞壓力,到中老年時就很容易出現各種虛勞病,而這可以長時間透過觀察經絡印證這種現象。

2022年9月中期間,台灣地區天氣依然炎熱,某女性會員大約50歲,睡覺時沒開冷起,有開電風扇,所以通風還算良好。睡到大約3點時突然覺得腳很冷,醒來之後發現竟然上半身全部濕透,她當場嚇傻,因為過去從來沒有這樣過。隔天起床之後,她幫自己經絡檢測呈現如下圖:

2022年9月期間,某女性會員出現嚴重夜間盜汗
2022年9月期間,某女性會員出現嚴重夜間盜汗

她分享說:「這不是雲端中醫常說的鐵三角經絡型態嗎?我當天就服用小建中湯2次!」從隔天開始,盜汗現象就完全消失了。她說:「如果不是這個中藥,我還不知道要折騰多久呢?」

事實上在古書《金匱要略》中,也是運用小建中湯治療各種虛勞病,各位讀者可千萬不要被這些方劑名稱給騙了,其實都是源自於「桂枝湯」加減。小建中湯單純只是「桂枝湯」加飴糖。也可運用「桂枝湯」+龍骨、牡蠣來改善盜汗症狀。

從桂枝湯的角度看來,這也可以是一種外感傷寒的後遺症,與上面第一點是類似原因了。

3. 陰虛火旺內熱

傳統中醫認為「陰虛則盜汗」、「陽虛則自汗」,如果因為夜間盜汗去找中醫診所醫治,最常會被診斷為「陰虛火旺」。

由於夜間衛氣由表入裡,使體內的陽氣更加亢盛,內熱加重,蒸津外泄,所以會流汗。體內陰虛火旺的人本來就熱盛,所以流汗嚴重。

關於陰虛火旺的問題,不論哪一種「經絡體質」,到後來都會出現「陰虛火旺」,有興趣的人可以閱讀這篇專題文章

尤其是鐵三角經絡體質,通常到了40-50歲以上之後,幾乎難逃陰虛火旺的魔掌,從長期會員的回報中發現,出現各種更年期症狀屬於常態,由於這種經絡型態很難改變,因此相關症狀是不容易快速改善的。

更簡單說,不論是本來怕冷或不怕冷的人,只要長期不養生到後來很容易轉變成怕熱,或是又怕冷、又怕熱。體內寒熱極度不平衡,心靈也不平靜,進入一種「身心靈」皆病的狀態。潮熱與夜間盜汗就會是其中一個典型症狀。


中醫改善夜間盜汗的方法,就是找出自己是屬於哪一種中醫證候,最常運用中藥來加以改善,而且會產生一定的效果。有些證候屬於「外感傷寒」所造成,甚至服用一天中藥就可以治癒,而不會遺留任何後遺症,本文的案例就是其中一種。

由於每一種證候的背後都有異常經絡,經常幫自己進行經絡檢測,配合運用經絡療法(針灸、拔罐、經絡拍打、按摩推拿)平衡這些異常經絡,對於改善夜間盜汗極有幫助,可參考穴道建議的內容。

相關的9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載入中...

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夜間盜汗常見於鐵三角經絡型態及其變化型,偏向於熱證,或是陰虛火旺證,總之體內會有發熱現象,常見幾種經絡型態如下:

載入中...

改善夜間盜汗的50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夜間盜汗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夜間盜汗之相關中醫典籍


  • 《素問.藏氣法時論》:「腎病者,寢汗出,憎風。」
  • 《素問.氣交變大論》:「歲水太過,甚則寢汗出,憎風。」
  • 《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侯》:「盜汗者‥…‥此由陽虛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瘠,心氣不足,亡津液故也。」
  • 《嚴氏濟生方.自汗論治》:「睡著而而汗自出,亦由心虛所致。」
  • 《醫學正傳.汗證》:「盜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覺來方知,屬陰虛,營血之所主也。…盜汗宜補陰降火。」
  • 《類證治裁.汗症》:「盜汗乃睡中自泄,水火不交,陰陽偏勝,虛損心陽。」
  • 《張氏醫通.雜門》:「包絡之火鬱發也,腎之陰不能退藏於密,則盜汗出。」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