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功散

YI G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16%
胃經 16%
心經 12%
肝經 12%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4%
膽經 4%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異功散由人參、白朮、茯苓、陳皮、蒼朮、香附、川芎、神麴組成,具有理氣活血、疏肝解鬱、健脾益氣、化痰止咳、利水滲濕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各種鬱結。

人參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中益氣、補血、健脾胃等功效。人參可以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蒼朮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香附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香附入脾胃經,具有補益氣血之功,可用於治療氣虛所致的疲乏無力、氣短喘促等症狀。香附辛烈,氣味濃烈,以氣用事,故專治氣結為病,可用於治療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症狀。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神麴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其成分含有酵母菌、維生素 B 羣和蛋白水解酵素,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腹脹、嘔吐、泄瀉等症狀,同時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緩解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等症狀。神麴還含有酶和益生菌,幫助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改善虛羸少氣等症狀,可調和脾胃,益氣健脾,適用於產後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食減嗜臥、口苦無味等症。神麴的除煩功效,能調節腸道菌羣,平衡陰陽,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力,緩解壓力和煩悶。

總結

異功散由人參、白朮、茯苓、陳皮、蒼朮、香附、川芎、神麴組成,具有理氣活血、疏肝解鬱、健脾益氣、化痰止咳、利水滲濕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各種鬱結,如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異功散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傳統服藥法


天麻(酒漬,焙)1兩,赤箭1兩,松黃1兩,鬼臼1兩,安息香(研)1兩,羌活(去蘆頭)1兩,款冬花1兩,楓香脂(研)1兩,天蓼花1兩,側枯葉1兩,蒼耳1兩,苦參1兩半,何首烏(炮,去黑皮)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防風(去叉)半兩,蔓荊實(去浮皮)半兩,藁本(去苗土)半兩,牛膝(切,焙)半兩,地骨皮(去土)半兩,甘草(炙,銼)半兩,乳香(研)半兩,天門冬(去心,焙)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丹砂(研)半兩,萆薢半兩,木香半兩,虎骨(酒炙)半兩,當歸(切,焙)半兩,天南星(炮)半兩,乾蠍(炒)半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雄黃(研)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芎藭半兩,白僵蠶(直者,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雞舌香(研)半兩。
上為散,入雲母粉6兩研,和勻。
每服1錢半匕,臘茶或米飲調下,每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人參、白朮、茯苓、陳皮、蒼朮、香附、川芎、神麴為君藥,其中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和胃的功效;蒼朮、香附具有理氣解鬱的功效;川芎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神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理氣解鬱、健脾和胃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幼兒痞塊目札幼兒嘔吐輪上赤豆食慾不振痤瘡肺結核三叉神經痛扁桃腺炎腮腺炎神經性厭食症子宮崩漏白喉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癤和癰痲風 [漢生氏病]猩紅熱

相同名稱方劑


異功散, 出處:《保命歌括》卷十一。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陳皮、蒼朮、香附、撫芎、神曲各等分,炙草減半。 主治:補脾胃。主治:諸鬱。

異功散, 出處:《揣摩有得集》。 組成:潞參1錢,白朮1錢(炒),雲苓1錢,陳皮5分,制草5分,蔻米5分(研)。 主治:小兒脾胃虛寒,吐瀉不食。

異功散, 出處:《點點經》卷一。 組成:腹皮2錢,當歸2錢,木通6分,乳香3分,沒藥3分,沉香3分,木香3分,丁香3分,甘草3分。 主治:酒病初發,形如感冒,被醫誤治,三焦大痛。

異功散, 出處:《保嬰撮要》卷七引湯氏方。 組成:澤瀉3錢,豬苓(去皮)3錢,陳皮2錢半,白朮5錢,茯苓5錢,人參5錢,辰砂1錢。 主治:止渴,消暑,生津,補脾胃。主治:小兒脾胃虛寒,瀉痢兼嘔,或腹中作痛。

異功散, 出處:《片玉痘疹》卷三。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山藥、蓮肉、木香、青皮、訶子(面包,火煨,取肉)、澤瀉、升麻、車前子(炒)。 主治:小兒元氣下陷,痘疹光壯而色灰白,裏虛作瀉無後重者。

異功散, 出處:《回春》卷七。 組成:當歸1錢,川芎1錢,人參(減半)1錢,黃耆1錢,白朮(去蘆)1錢,白茯苓(去皮)1錢,訶子(煨,取肉)1錢,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臍)1錢,半夏(薑汁炒)1錢,厚朴(薑汁炒)8分,肉桂8分,小丁香7枚。 主治:痘瘡寒戦咬牙,癢塌泄瀉;胃虛裏熱乾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