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湯

Huang Q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20%
肝經 15%
心經 13%
肺經 13%
膽經 7%
大腸經 7%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黃芩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調和藥性: 黃芩性寒,苦燥,容易傷陰,而甘草性甘,味平,能緩解黃芩的寒燥之性,使藥性平和,不至於過於傷陰。

其二,增強藥效: 甘草能調和諸藥,與黃芩配伍,能增強黃芩清熱燥濕的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甘草作為中藥中的“君臣佐使”之“使”,在黃芩湯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與黃芩相輔相成,使藥效更佳,更安全。

黃芩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黃芩性寒,清熱瀉火力強,若單味使用易傷脾胃。大棗性溫,味甘,能補脾益氣,緩和黃芩寒涼之性,避免寒涼過度損傷正氣。
  2. 增強功效: 黃芩清熱解毒,大棗補氣生津。二者合用,既能清熱瀉火,又能補益脾胃,相輔相成,使藥效更佳。

黃芩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緩解黃芩苦寒之性: 黃芩性寒,苦燥,容易傷及脾胃,而白芍性微寒,味苦甘,能緩解黃芩的寒燥之性,保護脾胃,避免過度寒涼損傷正氣。

二、調和營衛,促進血液循環: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和營止痛之功效,能與黃芩共同協調營衛,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達到更全面有效的治療效果。

黃芩湯中包含黃芩,乃因其藥性苦寒,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

黃芩為方劑中君藥,其寒性可瀉熱,苦味可燥濕,能清泄上焦熱邪,並可解毒止痢。其寒性可制止熱邪熾盛,苦味可燥濕止瀉,故用於治療熱邪上炎之證,如高熱、口渴、煩躁、小便赤黃等,以及濕熱下注之證,如濕熱痢疾、帶下等。

因此,黃芩為黃芩湯中不可或缺的藥物,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使其成為治療熱濕病證的關鍵藥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芩湯」,主要成分是甘草、大棗、白芍、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補氣養血的功效。主治功效是治療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黃芩湯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方劑組成與用法:這個方劑由四種藥材組成,將這些藥材放入十升水中煎煮,直到水分減少至三升爲止。然後濾掉藥渣,剩下的藥液要溫熱服用。每次服用一升,白天服兩次,晚上服一次。

傳統主治功效:這劑藥主要用來清除體內的熱毒,有效止住腹瀉(痢疾),同時還能調和體內機能,緩解疼痛。

現代解釋:黃芩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配方,根據古籍《傷寒雜病論》記載,它由四種藥材配製而成。使用時,需要將藥材與大量水一起熬煮,濃縮後去除殘渣,溫熱飲用。這種藥湯主要用於治療由體內熱毒引起的疾病,比如急性腹瀉(痢疾),並且能夠幫助緩解腹痛,平衡身體狀態。

傳統服藥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3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下利初起有表證及虛寒性下利,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噯氣汗疹經常放屁肛門灼熱感鼻子癢腹瀉腹瀉伴隨不消化食物下腹部痛小便顏色偏黃忽冷忽熱肚子餓卻吃不下肚臍周圍腹痛大便出血中背部疼痛噁心反胃氣喘貧血肺結核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

相同名稱方劑


黃芩湯, 出處:《得效》卷十四。 組成:黃芩、白朮、縮砂、當歸各等分。 主治:胎孕不安。

黃芩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 組成:黃芩5分,川歸4分,側柏葉4分,蒲黃4分,艾葉1分,生地2錢半,伏龍肝2錢。 主治:經血不止。

黃芩湯,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黃芩、山梔、桔梗、麥門冬(去心)、當歸、生地黃、乾葛、人參、天花粉、白芍各等分,烏梅1個。 主治:上焦渴症,飲水多而食少。

黃芩湯, 出處:《鎬京直指》卷二。 組成:炒黃芩2錢,葛根2錢,赤苓3錢,炒車前3錢,炒川連1錢,炒梔子2錢,通草1錢,澤瀉3錢。 主治:表邪轉裏,協熱下利,利色紅黃,糞似鴨溏。

黃芩湯, 出處:《痘疹全書》卷下。 組成:黃連、黃芩(條實者)、當歸、川芎、人參、木香、青皮、枳殼、檳榔、甘草。 主治:疹前曾有泄痢,未用清解,至疹後變爲休息痢,赤白,裏急後重,晝夜無度。

黃芩湯,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黃芩1錢,山梔1錢,桔梗1錢,芍藥1錢,桑白皮1錢,麥門冬1錢,荊芥1錢,薄荷1錢,連翹1錢,甘草3分。 主治:肺火咳嗽,吐血、痰血、鼻血,咽喉腫痛乾燥生瘡,或鼻孔乾燥生瘡,或鼻腫痛,右寸脈洪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