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ssive heat in the Qifen Stage

熱入氣分的原因,症狀與經絡,10個穴道7種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1-07-13

熱入氣分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熱人氣分證」是溫病派證候,是指溫病邪巳經過了「衛」的階段,但尚未侵入「營血」,正邪劇爭,熱郁氣機,以「發熱不惡寒」為主症的證候。此證與「熱結胃腸證」、傷寒派的少陽證、陽明證類似。

衛氣營血傳變
溫病派所提出的衛氣營血傳變

因為外感風、暑、溫、燥、濕、疫等溫熱之邪都有可能傳入「氣分」,所以本證可見於「風溫」、「春溫」、「暑溫」、「濕溫」、「伏暑」、「秋燥」、「溫毒」、「溫疫」等溫病中,症狀變化多端。

由於風溫之邪入自口鼻,會出現邪熱壅肺、肺失宣降的證候,以咳嗽、氣喘、發熱、汗出、心煩、口渴、脈數等為特徵。

「春溫」的熱入氣分證與傷寒派的「少陽證」類似,因為春溫常有里熱伏藏,故病發即在氣分,不會在衛分證階段,可能出現「少陽」或「陽明」證的症狀。邪在少陽膽者,以口苦、口渴、心煩、尿短赤、脈弦數為特徵。

「暑溫」與傷寒派所述的「陽明證」類似,容易出現全身發熱、頭痛、面紅、心煩、多汗、便秘、氣喘、多痰、舌苔黃厚,脈洪大,這使因為肺受邪熱所蒸,氣失肅降,波及大腸,傳導不利,胃腑熱結,通降失常所造成。

「秋燥」熱入氣分證,以燥傷陰津為特徵,燥邪襲入上焦氣分,症見耳鳴、目赤、牙齦腫、咽痛等象者,屬燥邪上乾,上焦燥熱,燥熱化火,傷及肺陰。「溫疫」熱入氣分證,與傷寒派陽明氣分類似。

熱入氣分證因範圍極廣,病因複雜,症狀也很多,主要症狀是:發熱不怕冷、口苦口渴、汗出心煩、呼吸氣粗、舌苔或白、或黃、或厚、或膩、或燥而少津,脈象洪大...等。

此證常與「邪在衛分證」、「邪熱入營證」、「陰虛裡熱證」一起討論。

「邪在衛分證」主要在表證階段。熱入氣分證是為溫邪巳經內傳,入裡化熱,邪氣巳離於表而居於少陽或陽明。入裡化熱之後,以熱為主,不會感到寒冷,或者出現少陽證的寒熱往來(忽冷忽熱)之症。

「邪熱入營證」與熱入氣分證二證為溫病之極盛期,表症巳退而以裡熱為主,但邪熱入營者勢將耗血、動血,呈現溫病末期的多種變證,不是熱在氣分這種高熱不退,脈洪大有力的證候。

「陰虛裡熱證」每天午後潮熱,是體內陰虛所造成,臟腑陰氣受損,陰不足而陽熱盛,兩面頰潮紅、自汗盜汗、咳嗽、聲音沙啞、口乾、脈細弱或細數等,且常有慢性疲勞現象、胸痛、消瘦...等等,熱入氣分證不屬於這種現象。

造成熱入氣分的2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熱入氣分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黃膩舌苔白膩舌紅沒有津液

脈相

洪脈弦脈數脈

熱入氣分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面色發紅牙齦腫脹痛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多痰心情煩燥大便秘結發熱(發燒)大汗淋漓,留特別多汗耳鳴嘴裡發苦口乾口渴小便顏色偏黃心胸煩熱頭痛胸悶胸痛眼睛紅痛咽喉痛

熱入氣分的相關證型


溫邪侵襲肺衛證熱入營分陰虛火旺

改善熱入氣分的常用方劑


改善熱入氣分的常用穴道


熱入氣分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由於溫病派所定義的熱入氣分,分散與「春夏秋」三季,主要是體內有熱的現象,可參考三焦經、大腸經與膽經、胃經相關實證現象,列舉幾種經絡型態如下:

載入中...

熱入氣分的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