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

ST36

英文名稱Zusanli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脛骨前肌中

所屬經絡足陽明胃經

別名鬼邪,下三里,下陵,三里

五俞穴合穴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1-07-26

穴名介紹


胃經氣血在足三里形成較大的氣血場。

解剖位置


在脛骨前肌,趾長伸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為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分佈處,深層當腓深神經。

針刺方法


直刺1~2寸

穴道介紹


足三里穴可以說是最有名的一個長壽大穴,它是胃經的合穴,所謂「合穴」,就是全身經脈流注會合的穴位,而合穴治臟腑疾患,此穴最擅長的治療腹部的各種疾病。

《四總穴歌》提到:「肚腹三里留。」《黃帝內經》說:「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足三里。」可見只要是肚腹脾胃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運用足三里穴來治療。

由於中醫認為脾胃是萬病之源,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每天如果可以刺激按摩足三里穴,一定可以防病健身、抗衰延年。

由於脾為生痰之源,脾失健運時,水濕凝聚在體內會形成「痰」,此穴對於改善對於痰濕所造成的痰飲、癇證、癲狂...等等以改善效果。

國內外對於足三里的臨床研究非常多,明顯確認此穴道可以調整消化系統,對於胃酸(抑制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有調整作用,也可以改善呼吸系統疾病、減少因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改善嘔吐、調整免疫系統...等等。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props.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219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131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腫瘤

  • 胃癌
  • 胰臟炎
  • 肺癌

血液、造血器官與免疫系統疾病

  • 貧血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肥胖
  • 月經不調
  • 甲狀腺腫
  • 甲狀腺機能減退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睡眠障礙
  • 憂鬱性障礙
  • 暴食症
  • 男性勃起障礙(陽痿)

神經系統疾病

  • 梅尼爾氏病
  • 偏頭痛
  • 三叉神經痛
  • 四肢麻痺癱瘓
  • 睡眠障礙

耳與乳突疾病

  • 耳鳴

循環系統疾病

  • 心臟病
  • 心絞痛
  • 冠狀動脈疾病
  • 原發性高血壓
  • 心律不整
  • 低血壓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 支氣管炎

消化系統疾病

  • 大腸激擾綜合症
  • 腸炎
  • 慢性肝炎
  • 牙齦腫脹痛
  • 胃及十二指腸炎
  • 胰臟炎
  • 腹中有鳴叫聲
  • 舌頭痛
  • 闌尾炎
  • 胃酸食道逆流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背痛
  • 膝蓋痛
  • 腕部關節痛
  • 僵直性脊椎炎
  • 骨關節病
  • 腱鞘囊腫
  • 手肘外側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子宮崩漏
  • 子宮下垂
  • 月經過多
  • 腎及輸尿管結石
  • 乳腺炎
  • 膀胱炎
  • 子宮發炎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心律不整
  • 腹痛
  • 頭痛
  • 胃腸脹氣
  • 肚臍周圍腹痛
  • 噁心反胃
  • 上腹胃脘痛
  • 夜間頻尿/多尿
  • 心悸
  • 胸悶脹
  • 身體消瘦
  • 氣喘
  • 暈眩
  • 全身性水腫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中背部疼痛
  • 心臟痛
  • 容易飢餓食慾好
  • 耳鳴
  • 腳三趾痛
  • 四肢痿軟無力
  • 胸悶胸痛
  • 皮膚搔癢
  • 大便像羊屎
  • 四肢感到疼痛
  • 手掌痛
  • 打嗝呃逆
  • 腹股溝痛
  • 媽媽手
  • 眼睛乾澀
  • 月經提前到來
  • 經常放屁
  • 手腳冰冷
  • 夜間遺尿
  • 頭脹痛
  • 胸悶脹
  • 肚臍周圍腹痛
  • 不渴但是口乾
  • 肚子餓卻吃不下
  • 大便非常臭
  • 乳房脹痛
  • 大便失禁
  • 眼睛癢
  • 鼻子乾燥
  • 腹中感到寒冷
  • 牙齒痛
  • 全身酸痛
  • 前側頸痛
  • 眼部產生飛蚊現象
  • 嗅覺減退/喪失
  • 腳踝內側後側痛
  • 肛門灼熱感
  • 手肘外側痛
  • 噯氣
  • 腳踝外側前側痛
  • 腹中有鳴叫聲
  • 麥粒腫
  • 肛門出血
  • 上腹胃脘痛
  • 耳朵痛
  • 身體消瘦
  • 肩痛(肩井穴附近)
  • 腳背痛
  • 月經淋漓不止
  • 大拇指痛
  • 夜間易醒
  • 胸骨疼痛
  • 手肘窩痛
  • 子宮崩漏
  • 腳二趾痛
  • 食慾不振
  • 月經顏色淺淡
  • 小便量多顏色像水
  • 眼白部分有紅血絲
  • 上吐下瀉

眼與附器疾病

  • 乾眼症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異位性皮膚炎

傷害、中毒與外因造成的疾病

  • 熱中暑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直接灸,患者仰臥,將艾炷放在穴上點燃,至皮膚有灼熱感時,用鑷子移去未燃盡的艾炷,繼續施灸,每次5或7壯。也可用艾條灸。

按摩推拿


  • 按摩時,用大拇指或者中指在足三穴里處按壓,每次5-10分鐘。按壓的力度應該以有針刺樣的酸脹、發熱為適合。
  • 也可以用拍打、敲打的方法刺激足三里穴。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