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池

GB20

英文名稱Fengchi

位置項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緣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後緣之間凹陷處

所屬經絡足少陽膽經

別名熱府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3-08-25

穴名介紹


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風池穴」。「風」,指穴內物質為天部的風氣。「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內物質富含水濕。風池名意指有經氣血在此化為陽熱風氣。本穴物質為腦空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因受外部之熱,水濕之氣脹散並化為陽熱風氣輸散於頭頸各部,故名「風池穴」。本穴為足少陽陽維之會。

解剖位置


脖子後方,當你把頭低下來時,在兩塊大肌肉(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交界處的凹窩裡,這兩塊肌肉分別連接你的肩膀和頸部。在這個凹窩的深處,有一塊肌肉叫做頭夾肌。

  • 在這個區域,你可以找到來自枕部的動脈和靜脈的分支。
  • 此外,這裡還有枕小神經的分支經過,它負責傳遞該區域的感覺信號。

針刺方法


向鼻尖方向針0.5~0.8寸

穴道介紹


風池穴功效平肝熄風,清熱解表,清頭明目。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淵、鼻血、耳鳴、耳聾、頸項強痛、感冒、癲癇、中風、熱病、瘧疾、癔病、口眼歪斜、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青光眼、肩關節周圍炎、頸肌痙攣。

現代研究發現,穴位注射風池穴可治療血管性頭痛:將5%當歸注射液在風池穴緩慢推入。毫針針刺阿是六,得氣後留針30分鐘。隔日1次,10次爲1療程,2個療程後判定療效。本組治療47例,總有效率89.4%

配太陽治療急性結膜炎:取雙側風池、太陽穴,風池穴毫針行重按快進瀉法不留針;太陽穴用1寸毫針點刺出血。每日1次,3次爲1療程。500例患者均在1~3次治癒。

針刺治療腰痛:取雙側風池穴,毫針刺入0.8~1寸,得氣後行捻轉提插瀉法行鍼2分鐘,每5分鐘行鍼1次,留針30分鐘出針,每日1次,10次爲1個療程。治療46例,痊癒率93%。

穴道配伍


一、治療偏頭痛:風池穴+谷穴+絲竹空穴

  • 原理:偏頭痛多因風寒襲擾、經絡不通所致。風池穴疏散項頸部風寒,通利頭部經絡;谷穴為足少陽膽經原穴,具有疏通膽經經氣,調和氣血的作用;絲竹空穴位於頭部,可以疏通頭部經絡,協同風池穴清利頭目。三穴合用,標本兼治,疏風止痛。

二、治療中風:風池穴+百會穴+太沖穴+水溝穴+足三里穴+十宣穴

  • 原理:中風多由氣血瘀阻、經絡不通所致。此配伍組成多角度治療:風池穴疏散風寒,醒腦開竅;百會穴為諸陽之會,具有提神醒腦、寧神安神的功效;太沖穴為肝經原穴,具有疏肝解鬱、活血化瘀的作用;水溝穴位於人體頭部,具有清熱瀉火,醒腦開竅的作用;足三里穴具有補益脾胃,健運中焦的作用,穩定全身氣血;十宣穴放血,可以起到迅速泄熱、活血化瘀的作用。此配伍整體策略為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醒腦開竅,迅速緩解病情。

三、治療目痛不能視:風池穴+腦戶穴+玉枕穴+風府穴+上星穴

  • 原理:目痛不能視多與肝經、膽經經絡不通,或風熱上擾有關。風池穴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腦戶穴、玉枕穴、風府穴、上星穴均位於頭部,共同作用於頭部經絡,疏通經氣,改善眼部供血,從而緩解目痛。此配伍著重於疏通頭部經絡,清熱明目。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52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41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結膜炎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 甲狀腺機能減退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言語障礙
  • 四肢抽搐
  • 神經衰弱症

神經系統疾病

  • 阿茲海默症
  • 言語障礙
  • 偏頭痛
  • 三叉神經痛
  • 頭痛
  • 癲癇
  • 小兒驚巒
  • 梅尼爾氏病
  • 睡眠障礙

眼與附器疾病

  • 麥粒腫
  • 眼睛紅痛
  • 乾眼症
  • 夜盲
  • 容易流眼淚
  • 失明

耳與乳突疾病

  • 耳鳴
  • 耳聾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原發性高血壓
  • 心臟病

呼吸系統疾病

  • 感冒
  • 鼻竇炎
  • 氣喘
  • 慢性鼻炎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蕁麻疹
  • 牛皮癬
  • 禿頭
  • 皮膚搔癢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脖子頸項酸痛
  • 肩關節痛
  • 痛風
  • 骨關節病
  • 顳顎關節痛
  • 背痛
  • 膝蓋痛

艾灸刮痧


艾灸風池穴方法:

  1. 準備:
    • 艾條一根,長度約10-15釐米。
    • 點火器或火柴。
    • 灸具(可選),例如艾灸盒或艾灸罐。
    • 防火墊或隔熱材料。
  2. 定位:
    • 找到風池穴的位置:項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緣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後緣之間凹陷處。
  3. 施灸:
    • 將艾條點燃,待艾條燃燒至冒煙狀態,將艾條置於風池穴上方,距離皮膚約2-3釐米,保持灸火均勻,避免灼傷皮膚。
    • 以溫熱感為基準,依個人耐受程度調整距離,一般以感到溫熱舒適為宜。
    • 每穴施灸10-15分鐘,以皮膚微微發紅,局部溫熱為宜。
  4. 結束:
    • 施灸結束後,用溼毛巾輕輕擦拭穴位,去除殘留的艾灰。
    • 注意觀察施灸後皮膚狀況,若出現明顯紅腫或灼痛,應立即停止施灸,並諮詢專業醫師。

遠紅外線加熱風池穴方法:

  1. 準備:
    • 遠紅外線燈(神燈)一臺。
    • 防護鏡,防止眼睛被紅外線灼傷。
  2. 定位:
    • 找到風池穴的位置:項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緣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後緣之間凹陷處。
  3. 加熱:
    • 將遠紅外線燈打開,調整光束照射風池穴。
    • 保持燈光照射距離約15-20釐米,使穴位感受到溫熱。
    • 加熱時間約10-15分鐘,以皮膚溫熱舒適為宜。
  4. 結束:
    • 加熱結束後,關閉遠紅外線燈,注意觀察施灸後皮膚狀況,若出現明顯紅腫或灼痛,應立即停止施灸,並諮詢專業醫師。

注意事項:

  • 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時,注意避免靠近可燃物,防止火災。
  • 懷孕婦女,月經期間,皮膚破損者,以及體虛者,請勿自行施灸或加熱。
  • 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後,保持穴位部位清潔,避免感染。
  • 如身體有任何不適,請立即停止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並諮詢專業醫師。

按摩推拿


風池穴按摩方法:

重點程序:

  1. 準備姿勢:
    • 仰臥或坐姿皆可。
    • 找到風池穴位置。
  2. 按摩手法:
    • 指壓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輕輕按壓風池穴,並保持約3-5秒,然後放鬆,重複此動作10-15次。
    • 揉捏法: 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風池穴,並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輕柔揉捏,每次1-2分鐘。
    • 點按法: 用食指或中指指尖輕輕點按風池穴,並保持約3-5秒,然後放鬆,重複此動作10-15次。
  3. 按摩時間: 每天按摩風池穴1-2次,每次5-10分鐘。
  4. 注意事項:
    • 按摩時力度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
    • 避免用指甲去按壓穴位,以免造成皮膚損傷。
    • 若感到疼痛或不適,應立即停止按摩。
    • 患有高血壓或其他疾病的人羣,需謹慎按摩,並諮詢醫生意見。

備註: 以上按摩方法僅供參考,具體方法和時間需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