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麻杏石甘湯

Ma Xing Gan Shi Tang

出處典籍: 傷寒雜病論

其他名稱: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41%
胃經 27%
心經 8%
膀胱經 8%
脾經 8%
大腸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8-17

主治功效

本方證是表邪入裡化熱,壅遏於肺,肺失宣降所致。風熱襲表,表邪不解而入裡,或風寒之邪郁而化熱入裡,邪熱充斥內外,故身熱不解、汗出;口渴、苔黃、脈數;熱壅於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氣急,甚則鼻煽。若表邪未盡,可因衛氣被郁,毛竅閉塞而無汗;苔薄白,脈浮亦是表證未盡之徵。

《傷寒論》原用本方治療太陽病,發汗未愈,風寒入裡化熱,「汗出而喘」者。後世用於風寒化熱,或風熱犯肺,以及內熱外寒,但見邪熱壅肺之身熱喘咳、口渴脈數,無論有汗、無汗,皆可以本方加減而獲效。 對於麻疹已透或未透而出現身熱煩躁、咳嗽氣粗而喘屬疹毒內陷,肺熱熾甚者,亦可以本方加味。

治當辛涼透邪,清熱平喘。方中麻黃辛溫,開宜肺氣以平喘,開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熱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二藥一辛溫,一辛寒;一以宣肺為主,一以清肺為主,且俱能透邪於外,合用則相反之中寓有相輔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調理肺的宣發功能,共用為君。

石膏倍於麻黃,使本方不失為辛涼之劑。麻黃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熱;石膏得麻黃,清解肺熱而不涼遏,又是相制為用。杏仁味苦,降利肺氣而平喘咳,與麻黃相配則宣降相因,與石膏相伍則清肅協同,是為臣藥。炙甘草既能益氣和中,又與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調和於寒溫宣降之間,為佐使藥。

四藥合用,解表與清肺並用,以清為主;宣肺與降氣結合,以宣為主。共成辛涼疏表,清肺平喘之功。本方配伍嚴謹,用量亦經斟酌,學時應用心體會。 麻杏甘石湯與麻黃湯俱用麻黃、杏仁、甘草而治喘咳,但前方主治之喘咳。

證屬表邪入裡化熱,壅遏於肺,故以麻黃配石膏,清熱宣肺為主,兼以解表祛邪;後方主治之喘咳系風寒束表,肺氣失宣所致,故以麻黃配桂枝,相須為用,發汗解表為主,兼以宣肺平喘。二方僅一藥之差,功用及主治證病機卻大相徑庭,仲景精於遣藥配伍,於此可窺其一斑。

治熱邪壅肺、傷寒無汗而喘、汗出而喘、下後而喘,及表裏俱熱、無汗頭疼、自汗身重,甚則鼻翼煽動,口渴喜飲。 邪熱壅肺,發熱喘急,煩渴,汗出,苔黃,脈數。現用於肺炎、猩紅熱(爛喉痧)、過敏性哮喘等。

本方為治療表邪未解,邪熱壅肺之喘咳的基礎方。因石膏倍麻黃,其功用重在清宣肺熱,不在發汗,所以臨床應用以發熱、喘咳、苔薄黃、脈數為辨證要點。

如果肺熱嚴重,壯熱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並酌加桑白皮、黃芩、知母以清泄肺熱;表邪偏重,無汗而惡寒,石膏用量宜減輕,酌加薄荷、蘇葉、桑葉等以助解表宣肺之力;痰多氣急,可加葶藶子、枇杷葉以降氣化痰;痰黃稠而胸悶者,宜加瓜蔞、貝母、黃芩、桔梗以清熱化痰,寬胸利膈。

本方常用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支氣管哮喘、麻疹合併肺炎等屬表證未盡,熱邪壅肺者。

傳統服藥法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方劑組成解釋

麻黃性辛微苦溫。主治宣肺氣、散風寒、發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消腫。可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痛、頭痛鼻塞、咳嗽氣喘、風疹瘙癢...等等。

杏仁性苦、溫、有毒。主治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喉痹、食滯脘痛、血崩、耳聾、疳腫脹。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石膏性辛甘寒、無毒。主治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用於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風寒咳喘,痰熱壅盛者,非本方所宜。

現代藥理研究

  1. 解熱作用:「麻黃」發汗解熱。「石膏」抑制產熱中樞。
  2. 鎮咳平喘袪痰:「麻黃」能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杏仁」能抑制呼吸中樞興奮。「甘草」含「甘草次酸」,有袪痰鎮咳之效。
  3. 消炎作用:「石膏」可降低血管通透性。
  4. 抗流行性感冒病毒。

相關證候

外感風熱

外感風熱

風熱犯肺鼻息不利,風熱壅肺,風熱襲肺,風熱外襲,肺經風熱,風溫犯肺,熱鬱肺氣,邪熱乘肺,外感風溫

麻杏石甘湯證

麻杏石甘湯證

太陽熱邪迫肺

外感風寒

外感風寒

風寒犯肺,風寒束表,風寒閉肺,風寒襲表,風寒,風寒外侵,風寒外襲,風寒侵襲,風寒入表,風寒束表,風寒表實,風寒束肺

相關疾病

流汗顏色黃全身性水腫咳嗽氣喘肺炎心內膜炎百日咳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蕁麻疹鼻竇炎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腰痛

相同名稱方劑

麻杏甘石湯, 出處:《麻症集成》卷四。 組成:炙麻黃、杏仁、甘草、瓜蔞、力子、石膏、前胡、川貝、竹葉。 主治:麻症發熱脹痛,咳嗽連聲,寒鬱毒以致標閉。

麻杏甘石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麻黃4兩(去節),杏仁50個(去皮尖),甘草2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 主治:清宣肺熱平喘。主治:邪熱壅肺,發熱喘急,煩渴,汗出,苔黃,脈數。現用於肺炎、猩紅熱(爛喉痧)、過敏性哮喘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麻杏石膏湯

相似度 100%

定喘五虎湯

相似度 88%

寧氣散

相似度 88%

清熱平喘湯

相似度 88%

三抝湯

相似度 85%

三友丸

相似度 85%

餾水石膏飲

相似度 85%

三拗湯

相似度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