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流汗(無汗)很困擾,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 最後更新:2023-07-06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不易流汗


類似名稱:Usually not easy to sweat,無汗症,Anhidrosis,閉汗症,
不易流汗

流汗是人體正常現象,當皮膚感受到外在溫度升高時,會刺激局部神經排汗。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在「下視丘」,這是影響汗液分泌之主要器官。

當下視丘接受溫度、荷爾蒙、情緒等生理變化,將神經訊號傳出並刺激交感神經,造成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的釋放,進而促使汗液分泌。

因此,當交感神經活躍時,就會引發汗腺分泌汗水。如果自律神經失調時,就會出現汗腺異常,較多人所困擾的是流汗過多,例如手汗、腳汗。

然而,有一些人儘管在大熱天,全身運動之後還是不容易流汗,現代醫學稱之為「無汗症」。

除了先天性的無汗症之外,無汗現象主要是一些難治性的其中一種症狀。例如:多發性系統萎縮症、帕金森氏病、失智症、多發性硬化症、腦中風、腦部腫瘤、糖尿病神經病變、羅氏徵候群....等等。

一些皮膚病如:異位性皮膚炎、汗疹、脫落性皮膚炎、硬皮症、休葛蘭氏症候群...等等也會出現汗腺阻塞或萎縮,導致流不出汗的情形。

對中醫而言,流汗在診斷中是非常重要的觀察點,中醫提出「十問歌」作為診斷標準程序,前兩句就是是:「一問寒熱,二問汗」,可見中醫診斷非常重視「流汗」現象。

如果一個人還沒有被診斷出疾病,卻發現流汗狀態異常的話,是預防疾病的一個重要觀察與下手點,可以先運用中醫的觀點改善汗腺異常。

從中醫的觀點看不易流汗


類似名稱:無汗,少汗,

中醫診斷很重視發汗現象,因此古代中國的《黃帝內經》中有提到「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的記載。

就自然的規律而言,在春夏季節時,因為陽氣疏泄,氣血趨向於表,所以會流汗。在秋冬季節陽氣匿藏,氣血趨向於裡,所以少汗或無汗。

但是,如果外邪入侵之後,腠理開闔異常,就會出現汗腺異常,而出現各種汗腺疾病。

皮膚腠理開闔異常,就會造成汗腺疾病
皮膚腠理開闔異常,就會造成汗腺疾病

這裡必須先理解什麼是「腠理」?這是泛指皮膚、肌肉、臟腑的紋理及皮膚、肌肉間隙交接處的結締組織。中醫認為,人體皮膚腠理的疏密,影響著汗孔的開合和汗液的排泄。

「衛氣」流動於於皮膚腠理之中,控制和調節腠理之開合,如果腠理緊密,流汗就會變少。如果腠理疏鬆,則流汗變多

腠理是管理外邪入侵人體的門戶,腠理緊密時可以提高人體抗病能力,防止外邪入侵。若腠理疏鬆或不固,則風寒外邪易於侵襲人體

所以無汗現象,就是一種腠理閉阻、毛竅閉塞,衛氣不得外達所造成的。一般有以下幾種兩種主要可能性:

一、外感風寒、風濕及後遺症

當一個人感冒,外感風寒的時候最容易短暫出現無汗,同時出現發燒、怕冷、頭痛、全身痛、鼻塞、打噴嚏、流鼻水、咳嗽。

這就是風寒侵襲體內,寒氣是一種陰邪,具有凝閉的特性,最容易傷害陽氣,所以全身無汗

遇到這種狀況時,千年來中醫最典型的處置方法,就是運用發汗解表中藥退燒,「麻黃湯」就是典型方劑!

而已經流汗的人,就要改成「桂枝湯」,這幾乎是古今中醫治療發燒的標準程序SOP!

判斷有汗無汗
運用傷寒論退燒,首先判斷是有汗還是無汗

這種狀況還有很多種變化型,例如有一種是表面上很寒,但是裡面其實很熱,所以出現無汗現象。

這是因為原本體內就有熱(肺熱、胃熱...等等),結果突然外感風寒,形成外寒裡熱,古人用「寒包火」來形容這種現象。許多現代的流行性病毒感染疾病,都具有這種特質。

另一種變化型,是加上濕氣,除了全身無汗之外,還會有頭脹、頭重重、全身肢體沉重、全身骨節痛。這通常是居住在潮濕或陰冷的地方,或颱風淋雨所造成。

由於寒氣主「收引」,濕氣性質「黏滯」,都是屬於陰性,因此陽氣就會無法抒發,腠理閉塞,所以不容易流汗。

總之,外在短暫性的、屬於陰性的寒、濕外邪入侵體內之後,就有機會出現無汗現象,這個理論被中國人運用了將近兩千年。

然而,現代人面對這種寒濕之氣處理的方法竟然只是運用「抗生素」緩解症狀,這是無法驅除體內寒氣與濕氣的。因此就會逐漸產生各種難治性疾病,這些都可以說是「傷寒後遺症」。

二、寒性陽虛體質

上面提到外感風寒、風濕,是一種短暫性的現象。而這種寒氣如果進入體內久了,就會形成一種「寒性陽虛體質」。

這就是慢性、長期地不容易流汗。這是因為中醫認為,流汗是需要陽氣來推動的,如果陽氣不足則不容易流汗。

現代人長期待在冷氣房、或是一年四季恆溫的空調房間,汗腺也會逐漸萎縮,造成不容易流出汗。

如果運用現代經絡檢測技術去觀察,會發現這類族群體內的陽經多數能量低下,直接印證所謂的「陽虛體質」不容易流汗確實是真的!

陽虛的人,如果候突然去運動,會感到身體很燥熱、很不舒服,但是卻很難流出汗來。或是好不容易流出了汗,卻又流太多,汗不止。

中醫治療汗太多,或是無汗的方法,都是透過調整皮膚腠理來達成的,甚至藥物都類似,因為中醫治療不論運用中藥或穴道,通常具有雙向調節的功效,不論多汗或無汗都會回歸正常。

經絡體質陽虛,汗腺異常
經絡體質陽虛的人,汗腺容易處於異常狀態

從不少雲端中醫會員的觀察也驗證,發現體內經絡陽虛的人,雖然多數出現少汗、無汗現象,也有部分會出現多汗現象,可見一種陽虛體質,還是有可能出現兩種極端現象,有興趣的人可以進階閱讀「手汗症」專文。

2023年7月時就有一位會員親身分享,他在炎熱夏季到海邊去遊玩,朋友都已經全身流汗衣服濕透,他卻幾乎不流汗,結果沒多久之後就中暑了。

結果他回到家中,幫進行經絡檢測,發現經絡在大熱天裡依然是呈現陽虛狀態,印證「寒性陽虛經絡體質」不易流汗的這個事實。

寒性陽虛體質容易中暑的經絡現象
寒性陽虛體質容易中暑的經絡現象

從會員的持續分享經驗初步推斷,「寒性陽虛經絡體質」不易流汗,「鐵三角經絡體質」的人體內偏熱,因此非常容易流汗。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正確的養生來改善經絡體質,就可以讓皮膚回歸正常的狀態,難治的汗腺疾病就會消失,進一步可以預防各種未來出現的各種皮膚疾病。

相關的7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載入中...

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無汗常見於陽虛的經絡型態,列舉幾種常見的經絡型態如下:

載入中...

改善不易流汗的47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不易流汗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不易流汗之相關中醫典籍


  • 《靈樞.營衛生會篇》:「奪血者無汗。」
  • 《靈樞.本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
  • 《靈樞.決氣》:「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 《素問.舉痛論》:「寒則腠理閉……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
  • 《傷寒明理論》:「寒邪中經,腠理致密,津液內滲,則無汗。」
  • 《傷寒明理論.無汗》:「諸陽為津液之主,陽虛則津液虛少,故無汗。」
  • 《溫疫論》上卷:「昔人以奪血無汗,今以奪液無汗,血液雖殊,枯燥則一也。」
  • 《重訂通俗傷寒論》:「凡溫病伏暑將發,適受風寒搏束者,此為外寒束內熱,一名客寒包火。」
  •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第二》:「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 《赤水玄珠.汗門》引丹溪曰:「盛夏浴、食無汗為表實。」
  • 《傷寒明理論》卷一:「無汗之由,又有數種,如傷寒在表,及邪行於裡,或水飲內畜,與亡陽久虛,皆令無汗;其傷寒無汗,則腠理致密也;風中於衛,則腠理開而自汗,寒中於榮,則無汗,謂腠理閉也;經所謂太陽病,惡風無汗而喘,脈浮繁,無汗發熱,及不汗出而煩躁,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苦頭痛鼻乾不得汗,脈浮無汗而喘,與其剛痙無汗,是數者,皆寒邪在表而無汗者也;…陽明病,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之狀,此以久虛故也,皆陽虛而無汗者也。如是者,理之常也,又焉得異哉?」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