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解散

SHUANG JI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胃經 15%
心經 13%
肝經 12%
脾經 12%
膀胱經 6%
膽經 5%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大腸經 3%
三焦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雙解散方劑中,加入防風的主要原因如下: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寒所致的頭痛、鼻塞、皮膚瘙癢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散寒解表、止痛止癢的作用。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防風性善行散,能夠引導藥力直達病所,同時可調和藥性,避免其他藥物過於燥烈,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雙解散方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之功效。雙解散方主治風寒束表、肺氣不利之證,麻黃在此方中擔當宣散風寒、開達肺氣的作用,有助於解除表邪,改善肺氣閉塞。
  2. 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麻黃與其他藥物配伍,能夠協同發揮作用,增強藥效。例如,麻黃與桂枝配伍,可增強解表效果;與石膏配伍,可增強清熱作用。因此,麻黃的加入對於雙解散方整體療效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

雙解散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雙解散方劑以辛溫燥熱之藥為主,容易傷陰耗氣。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能調和諸藥,緩解辛溫燥熱藥物的副作用,防止燥傷津液,保護正氣。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緩解因辛溫燥熱藥物引起的脾胃虛弱。此外,甘草還有解毒作用,能減輕藥物的毒性,提高藥物的療效。

雙解散方劑中包含生薑,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溫中散寒,助藥力: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嘔的作用。雙解散方劑以溫陽化氣為主,生薑可助藥力,使藥效更易於發揮,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溫陽散寒的效果。

2. 調和藥性,減少副作用: 雙解散方劑中含有寒涼藥物,例如石膏、知母等,生薑可調和藥性,減輕寒涼藥物的寒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減少副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雙解散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疼痛,和解表裏: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方中因麻黃、桂枝等辛溫解表藥性較烈,容易耗傷陰血,而白芍可緩解其燥烈之性,並能協調表裏,使藥力平和,達到解表而不傷陰之目的。
  2. 調和藥性,防止副作用:方中麻黃辛溫發散,易傷津液,桂枝溫通經絡,可引發汗出,白芍可緩解此類副作用,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汗出過多而傷陰。此外,白芍還能緩和麻黃、桂枝等藥物對腸胃的刺激,減少其副作用。

雙解散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燥濕: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燥濕之效。雙解散方劑旨在治療脾胃濕困,導致的腹瀉、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白朮能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消解濕邪,從根本上解決腹瀉問題。
  2. 固澀止瀉: 白朮還具有固澀止瀉的作用。雙解散方劑中,白朮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能收斂腸道,減少水分流失,進一步緩解腹瀉症狀。

雙解散方中加入薄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疏風散熱: 薄荷味辛性涼,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的功效。雙解散方主治風熱感冒,症狀包括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薄荷可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緩解上述症狀。
  2. 開竅醒神,利咽止痛: 薄荷還具有開竅醒神、利咽止痛的功效。雙解散方中的薄荷,可通過開竅醒神,緩解鼻塞、頭痛等症狀,同時利咽止痛,減輕咽喉腫痛。

薄荷在雙解散方中,可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表、疏風散熱、開竅醒神、利咽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風熱感冒的目的。

雙解散方劑中包含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效。雙解散方劑主治頭痛、眩暈、鼻塞等症,而川芎可有效改善血瘀不通所致的頭部症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升清降濁:川芎具有升陽舉陷的功效,可以升清頭部氣血,並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起到降濁降氣的效果,從而達到治療頭部疾病的目的。雙解散方劑中,川芎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達到升清降濁、通竅止痛的效果。

雙解散方劑中包含大黃,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效。雙解散方劑主治濕熱內蘊,腸胃濕阻所致的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大黃可清熱瀉火,通利腸道,消解濕熱,使患者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得以緩解。
  2. 活血化瘀: 大黃亦具活血化瘀之效。雙解散方劑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伍使用,共同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利於濕熱的消散。

總之,大黃在雙解散方劑中發揮着清熱瀉火、通利腸道、活血化瘀等作用,有助於治療濕熱內蘊所致的腸胃疾病。

雙解散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調和氣血: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當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並滋養心脾,調和氣血,從而達到治療血瘀證的功效。
  2. 引藥入血,協同作用:當歸具有引藥入血的作用,可以幫助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發揮功效。在雙解散方劑中,當歸可以引導其他藥物進入血液循環,並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雙解散方中含有滑石,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滑利,入膀胱經,能清熱利濕,利尿通淋。雙解散方以清熱利濕為主,滑石有助於消除濕熱,緩解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等症狀。
  2. 滑石與其他藥材的配伍:滑石與其他藥材如車前子、豬苓、茯苓等相配伍,共同發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使藥效更顯著。

雙解散方劑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性寒,味苦,歸肺、肝、膽、大腸經。其苦寒之性可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苦、煩躁、腹痛、泄瀉等。

雙解散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黃芩在方中起到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可有效消除濕熱,改善症狀。

雙解散方劑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利咽,消腫排膿: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消腫排膿的功效。雙解散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肺氣鬱閉所致的咽喉腫痛、咳痰不爽等症狀,桔梗可宣肺利氣,利咽排膿,幫助痰液排出,達到治療效果。
  2. 配伍協同,增強療效:雙解散方劑中其他藥物如甘草、杏仁等,也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止痛的作用,與桔梗配伍,互相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療效。

雙解散方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熱: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之功效。雙解散方主治風熱感冒,症見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而荊芥可有效疏散外感風熱,使表邪得解。
  2. 宣肺止咳: 荊芥兼具宣肺止咳之效,可治療風寒束肺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雙解散方常用於治療風熱犯肺導致的咳嗽,荊芥有助於宣肺利氣,使肺氣通暢,緩解咳嗽症狀。

雙解散方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雙解散方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咽痛、咳嗽等症,而連翹能清熱解毒,消散風熱邪氣,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2. 疏散風邪:連翹還具有一定的疏散風邪作用,可以幫助機體抵禦外邪侵襲。雙解散方中的其他藥物如薄荷、桔梗等,也具有疏散風邪的作用,與連翹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疏散風邪之效。

雙解散方劑中包含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雙解散主治熱毒熾盛、血分瘀熱所致的各種熱證,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梔子可清熱解毒,涼血消腫,輔助其他藥物發揮療效。

2. 緩解便祕: 梔子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雙解散中常伴有其他通便藥物,如大黃、芒硝等,梔子可輔助通便,使藥效更佳。同時,梔子還具有清肝利膽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因肝膽濕熱引起的便祕。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雙解散」,主要成分是:防風,麻黃,甘草,生薑,白芍,白朮,薄荷,川芎,大黃,當歸,滑石,黃芩,桔梗,荊芥,連翹,梔子。主治功效是:傷寒、溫熱熱病在表,頭痛身體發熱,肢體疼痛,邪熱有餘。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內容如下: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麻黃的主要功效是發汗解表,適用於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甘草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等症狀。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等功效。生薑可單獨煎湯服用或與其他中藥材配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肝陰不足、頭痛、眩暈等症狀。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水腫、黃疸等症狀。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等功效。適用於風邪發病、咽喉不適等症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風濕痹痛等症。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實熱便祕、瘀血腫痛等症狀。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促進造血功能,改善月經不調。

防風性溫,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風濕痛等。

滑石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等功效。主治熱淋、石淋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熱毒病症、咽喉腫痛等。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咽喉不適等症狀。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等。

中藥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等功效。用於治療熱入肺胃、熱盛化火、外感風熱等症。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心煩、失眠、口渴、黃疸、發熱等症狀。

總結:雙解散方劑結合了多種中藥材,綜合了各種草藥的獨特功效,形成一個強效的治療體系。這個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傷寒、溫熱病在表等症狀,如頭痛、發熱、肢體疼痛等。每種草藥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共同協助達到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辣桂1分,川大黃1分,白芍藥1分,澤瀉1分,牽牛(炒,取末)1分,桃仁(去皮,炒乾)1分,甘草半分。上為粗末。
每服3錢,加生薑5片,水煎,食前服,日2次。先小便快,熱從小便出,後大便利,皆是稠毒。
便癰 《外科發揮》:一男子便癰腫痛,發寒熱,以荊防敗毒散,二劑而止;以雙解散,二劑而消。

杏仁2錢,芍藥2錢,甘草2錢,車前子(微炒)2錢,澤瀉2錢,大黃2錢,乾薑(炮)2錢,滑石2錢。
水2盞,煎8分,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傷寒、溫暑熱病在表,頭痛身熱,肢體痛,邪熱有餘等症狀,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正氣。

相關疾病


頭痛動脈粥樣硬化氣喘貧血痤瘡肺結核大便秘結結膜炎耳聾癲癇瘧疾癲狂狂躁半身不遂神經性厭食症原發性高血壓容易焦慮恐懼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

相同名稱方劑


雙解散, 出處:《得效》卷十七。 組成:升麻葛根湯、消風散加玄參、黃芩、薄荷。 主治:喉病虛熱。

雙解散, 出處:《保命歌括》卷三。 組成:防風通聖散去消、黃合益元散加香薷。 主治:傷寒、溫暑熱病在表,頭痛身熱,肢體痛,邪熱有餘。

雙解散, 出處:《麻症集成》卷四。 組成:麻黃、防風、荊芥、蘇荷、前胡、當歸、白芍、黃芩、石膏、黑梔、連翹。 主治:一切風寒濕熱,內外邪毒所傷,血氣兩鬱,咳嗽舌乾,壯熱。

雙解散, 出處:《便覽》卷一。 組成:防風、川芎、羌活、荊芥、甘草、薄荷、石膏、滑石、連翹、白朮、枳殼、梔子、桔梗、前胡、麻黃、白芍。 主治:傷寒溫暑熱,病在表,頭痛身熱,肢體疼痛。

雙解散, 出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組成:防風5分,川芎5分,當歸5分,白芍5分,大黃5分,薄荷葉5分,連翹5分,石膏8分,桔梗8分,黃芩8分,山梔2分,荊芥穗2分,滑石2錢4分,甘草1錢。 主治:痘瘡表裏俱實。

雙解散, 出處:《片玉痘疹》卷三。 組成:防風、荊芥、連翹、甘草、桔梗、黃芩(酒炒)、赤芍、薄荷、歸尾、麻黃、川芎、滑石(水飛)、石膏(煅過)、天花粉、牛蒡子、梔子(酒炒)、白朮。 主治:痘發熱,頭面先腫者,名大頭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