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

防風

FANG FENG

最後更新日:2023-03-18

防風的傳統功效


1. 發汗解表

防風具有祛風散寒的作用,幫助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頸肩痛、腰酸背痛等疾病。同時,它還可以幫助治療感冒、流感等疾病,發揮發汗解表的功效,從而減輕相應的症狀。

防風辛溫發散,氣味俱升,以辛為用,功善療風,即散肌表風邪,又除經絡留濕,止痛功良,微溫不燥。

20%防風煎劑或醇浸劑,分別灌胃給予人工發熱家兔 10ml/kg,半小時後表現出中度解熱作用,煎劑作用較強,能持續2.5小時。

古代典籍

2. 散風寒

防風具有祛風散寒功效,可以幫助治療感冒、流感等疾病,發揮散風寒的作用,從而減輕相應的症狀。

防風治風寒感冒頭痛、風濕痺痛、目紅腫痛、關節炎、四肢拘攣、偏頭痛本品辛溫發散,氣味俱升,以辛為用,功善療風,既散肌表風邪,又除經絡留濕,止痛功良,微溫不燥。

既治風寒表證,頭痛身痛、惡風寒者,常配以荊芥、羌活、獨活等藥同用,如荊防敗毒散;又治外感風濕,頭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與羌活、藁本等藥同用,如羌活勝濕湯

還可用治風熱表證,發熱惡風、咽痛微咳者,常配伍薄荷、蟬蛻、連翹等辛涼解表藥同用。若治風疹瘙癢,多配伍苦參、荊芥、當歸等散風止癢、活血消瘀藥同用,如消風散。

3. 解毒

防風具有解毒的功效,常與其他中藥配合使用,以達到最佳的解毒效果。例如,與黃芩、黃連、連翹等中藥合用,可用於清熱解毒;與桑白皮、紫蘇、荊芥等中藥合用,可用於發汗解表。

防風在解毒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尤其對於各種感染、炎症等引起的毒素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古代典籍

4. 去風止痙

防風是一種常用的去風止痙中藥材,可以幫助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頸肩痛、腰酸背痛等疾病,同時也能緩解及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症狀。

防風祛風止痙,用於破傷風證。炒用防風,亦可用於腹痛泄瀉。其止痙功效與抗驚厥、降壓、抑制平滑肌作用有關。

用治風毒內侵,貫于經絡,引動內風,角弓反張的破傷風證,常配伍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藥同用,如玉真散。

對小鼠皮下注射,防風能使動物因藥物所導致的驚厥發生潛伏期延長,但對電驚厥無對抗作用。

古代典籍

5. 祛風除濕

防風可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對於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疾病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適用於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攣急者,可配伍羌活、桂枝、薑黃等祛風濕藥,如蠲痹湯。 用於破傷風證。

在中醫理論中,風為百病之長,防風作為常用的祛風除濕中藥材,可以幫助祛除濕氣和風邪,從而減輕相應疾病的症狀。

古代典籍

6. 活絡止痛

防風有舒筋活絡、止痛祛風的功效,可以增強患者的體內循環系統,使得血液和氣流通暢,同時還能夠減少相關疾病的症狀。

防風能祛風散寒,勝濕止痛,適用於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攣急者。其勝濕止痛功效與抗炎、鎮痛作用有關。

古代典籍

7. 止瀉

防風具有止瀉作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祛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以調節腸胃功能,減少腸道痙攣和腹瀉等症狀。

防風常用於治療因風寒濕、脾虛濕滯等引起的腹瀉、腹痛等症狀。具有平肝息風、利關節、消腫痛、止痛等作用,可以減少腹瀉的發生,改善腹部不適感和腸胃功能失調的症狀。

防風的現代功效


1. 抗氧化

實驗表明防風有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體外MDApH-Vitc誘發大鼠肝微粒體脂質過氧化實驗表明,防風能顯著抑制脂質過氧化物的形成。

2. 抗凝血

防風對於抗凝血作用有一定的幫助,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活血化瘀、通達經脈、散寒止痛等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減少血栓形成和凝血功能過強所導致的疾病。

防風常用於治療因風寒濕、氣滯血瘀等引起的疼痛和麻木等症狀。防風可以舒緩血管、減少血栓形成,還可以防止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生。

3. 預防腫瘤或抗癌

防風被廣泛應用於調節免疫系統,增強人體抵抗力等方面,也有一些研究顯示防風對於腫瘤的生長和轉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防風在中醫上常被用來調節肝臟和脾臟的功能,因此也可以改善脾虛肝氣、氣滯血瘀等症狀,進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這對於癌症患者的治療也是有益的。

防風多糖JB0-6對S180荷瘤小鼠的脾指數有明顯增加作用(P<0.01),對荷瘤小鼠的胸腺細胞、脾細胞及B細胞增殖均有明顯改善作用。

對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細胞毒作用及NK細胞活性有改善作用。

4. 提升免疫力

防風水提液,可顯著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巨噬細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脾臟指數亦明顯增加,表明防風水提液能明顯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在新冠防疫期間,防風經常被推薦來泡茶使用,可以增強免疫力

5. 抗菌、抗病毒

防風具有抗菌作用,特別是對於一些常見的病原菌,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防風中的有效成分包括防風素、防己苷、梔子苷等,這些成分能夠抑制細菌生長和繁殖,從而達到抗菌的作用。

此外,防風還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抗真菌作用,能夠抑制病毒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並且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對抗病毒和真菌感染的能力。

進行體外抑菌試驗,結果發現防風新鮮汁和防風煎劑對多種致病細菌有抑制作用。

防風水煎液及其複方有一定抑制流感病毒作用,防風水提物有抗哥倫比亞Sk病毒作用。

6. 鎮靜

防風具有一定的鎮靜作用。防風中的有效成分包括防風素、梔子苷、防己苷等,這些成分能夠調節人體神經系統,減少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從而達到一定的鎮靜作用。

此外,防風還能夠調節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增加腦內多巴胺的含量,從而改善情緒,減輕壓力和焦慮,達到一定的鎮靜作用。

典籍:

  • 日華子本草》:「
    治三十六般風,男子一切勞劣,補中益神,風赤眼,止淚及癱緩,通利五臟關脈,五勞七傷,羸損盜汗,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

7. 止痛功效

防風具有止痛作用,有效成分包括防風素、梔子苷、防己苷等,這些成分能夠抑制炎症反應,減少組織損傷引起的疼痛。

此外,防風還能夠調節人體內的內分泌系統,增加腦內多巴胺的含量,從而改善情緒,減輕壓力和焦慮,進一步減輕疼痛。

防風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瀉炒用,止血炒炭用。

防風的炮製


  • 除去殘莖,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 炒防風:取防風片,置鍋內微炒至深黃色,取出放涼。
  • 炭制:取防風片置鍋內,用中火炒至外呈黑色,內呈黃褐色為度。噴灑清水適量,滅盡火星,取出,晾一夜。
  • 蜜炙:取防風,加蜜炒至蜜被吸盡,放冷即可。每防風片1kg,蜂蜜0.3kg。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火旺、血虛發痙及無風寒濕邪者不宜服用。
  • 血虛痙急或頭痛不因風邪者忌服。
  • 《本草經集註》:「惡乾薑、藜蘆、白蘞、芫花。」
  • 《唐本草》:「畏萆薢」
  • 《本草經疏》:「諸病血虛痙急,頭痛不因於風寒,溏泄不因於寒濕,二便秘澀,小兒脾虛發搐,慢驚慢脾風,氣升作嘔,火升發嗽,陰虛盜汗,陽虛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 《得配本草》:「元氣虛,病不因風濕者禁用。」
  • 孕婦慎用:孕婦應該避免使用防風,特別是懷孕早期,因為防風有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 患有腹瀉、腹泻等腸胃疾病的患者慎用:防風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如果患有腹瀉、腹泻等腸胃疾病的患者使用防風,可能會加重病情。
  • 患有高血壓的患者慎用:防風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如果患有高血壓的患者使用防風,可能會加重病情。
  • 患有心臟病的患者慎用:防風能夠調節人體神經系統,有可能對心臟產生影響,患有心臟病的患者應該慎用。
  • 藥物過敏者慎用:如對防風中的成分有過敏反應的人,應該避免使用。

防風相關的方劑


防風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原發性高血壓痲風 [漢生氏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脖子(頸項)酸痛暈眩肋間神經疼痛怕冷心情煩燥怕吹到風頸部連及背部筋脈肌肉強直月經淋漓不止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腹痛頭痛癱瘓支氣管炎

防風含有的化學成分


香草酸(vanillicacid), &beta;-谷甾醇(&beta;-sitosterol), 東莨菪素(scopoletin), 補骨脂素(Psoralen), 鐮葉芹醇(Falcarinol), 鐮葉芹二醇(Falcarindiol), 香柑內酯(Bergapten), 亥茅酚(Hamaudol), &beta;-甜沒藥烯(&beta;-bisabolene), &beta;-桉葉醇(&beta;-eudesmol), 甘露醇(Mannitol)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