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調散

Chuan Qiong Cha Ti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肝經 25%
心經 9%
脾經 9%
膽經 6%
心包經 5%
胃經 5%
膀胱經 5%
腎經 4%
肺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心包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浮脈

舌象舌苔淡薄白

疼痛偏頭痛,頭痛,前額頭痛,正側臉頰痛,後頭痛,頭頂痛,眼睛紅痛

症狀流鼻涕,白痰,白鼻涕,浮脈,眼睛癢,發燒及發冷,多痰,怕冷,暈眩,鼻塞,容易流眼淚

現代疾病腎炎,腦中風,麻疹,蕁麻疹,慢性鼻炎,鼻息肉,高血壓性腎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鼻竇炎,原發性高血壓,梅尼爾氏病

方劑組成解釋

川芎茶調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川芎茶調散以川芎、柴胡、白芷等辛溫藥為主,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之效。甘草性甘平,味甘而性平,能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辛烈,避免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力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

2. 補益脾氣: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之功效,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川芎茶調散多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等疾病,而脾胃虛弱者往往容易出現藥物吸收不良的情況,甘草的加入可以幫助改善這一問題,增強療效。

川芎茶調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效,而白芷則擅長通鼻竅、止痛消腫,二者搭配,可更有效地疏通經絡、散寒止痛,尤其對頭痛、鼻塞、齒痛等症狀有更顯著的治療效果。
  2. 協調藥性,避免偏頗: 川芎性溫,白芷性微溫,二者相配,既能發揮藥效,又能避免單一藥物過於燥烈或寒涼,使藥性更加溫和,更適合長期服用。

川芎茶調散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其清熱解表、疏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癢止痛的作用。川芎茶調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齒齦腫痛等症,薄荷的加入可以協同川芎、白芷等藥物,共同發揮疏散風寒、清利頭目、止痛止癢的效果,達到治療目的。

此外,薄荷的清涼感也能為患者帶來舒適的感受,緩解頭疼、鼻塞等症狀。

川芎茶調散方劑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寒、活血止痛、止癢功效。對於風寒襲表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狀,以及風寒濕痹所致的關節疼痛、皮膚瘙癢等,川芎皆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二、調和氣血,促進循環: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川芎亦有顯著療效。

川芎茶調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功效: 川芎善於行氣止痛,而防風則以祛風止痛見長。二者合用,既可增強止痛效果,又能擴大治療範圍,尤其適用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頭風、鼻塞等症。
  2. 協調藥性,避免偏寒: 川芎性溫,而防風性微溫,二者配伍,可避免川芎單用可能出現的寒涼之弊,同時也能更好地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加溫和有效。

川芎茶調散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止癢止痛的功效。

荊芥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止痛等作用,可治療風熱感冒、頭痛、鼻塞、咽痛、麻疹、風疹、濕疹、皮膚瘙癢等症。

川芎茶調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發熱等症狀。荊芥的加入,可以加強疏散風熱、止痛的效果,同時也能促進汗出,達到解表散寒的目的,進一步提高方劑的療效。

川芎茶調散中包含羌活,乃因其兩者皆為疏風解表之要藥,且功效互補。川芎善於行氣止痛,並能活血通經,而羌活則長於祛風濕,止痛止癢,兩者合用,則可協同作用,更能有效疏散風寒,解除表證,並兼具止痛止癢之效。此外,羌活又能助川芎行氣活血,使藥效更顯著,因此,川芎茶調散中以羌活為佐藥,可謂相得益彰。

川芎茶調散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通竅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竅止痛之功效。與川芎、白芷等藥物合用,可有效改善寒邪阻滯經絡,導致的頭痛、鼻塞、流涕、肢體麻木等症狀。
  2. 協同增效:細辛辛散溫通之性,能與川芎、白芷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其散寒止痛、通竅開竅之效。同時,細辛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助於緩解疼痛。

方劑介紹


川芎茶調散

川芎茶調散是一個專門用來改善頭痛的中藥方劑,主要用來改善「外感風邪」頭痛,有時候是偏頭痛,或巔頂頭痛。

這種頭痛久而不止,有時候會出現感冒的惡寒發熱(感到冷,體溫升高)、鼻塞、痰多,頭暈目眩、迎風淚出(遇到風吹眼睛就流淚),鼻塞、流清鼻涕,舌苔薄白、脈浮...等等。

川芎茶調散所改善的頭痛,主要是「外感風邪」所造成,這是由「風邪」侵襲人體所導致的頭痛。

風邪入侵體內很容易出現頭痛
風邪入侵體內很容易出現頭痛

風邪通常會與風、寒、濕、熱等性質結合,當風邪侵襲人體後,會導致人體衛氣不固。

風為陽邪,傳統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地方。在人體十二經脈中,手三陽經和足三陽經都會經過頭部,因此頭部是陽氣匯聚之地。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陽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源泉,頭為諸陽之會,如果受到風邪的影響,就會造成頭部清陽之氣不流暢,所以故頭痛、目眩。

傳統中醫又認為「頭為清空之府」,是人體清陽之氣的聚集之地,清陽之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是人體的智慧所在。

頭部清陽之氣旺盛,則頭腦清晰、思維敏捷、記憶力強;頭部清陽之氣不足,則頭昏腦漲、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

當外邪侵入人體時,會首先入侵頭部,從而導致頭痛、發熱、惡寒等症狀。因此,平時養生一定要注意保養頭部。

頭為諸陽之會,頭為清空之府
頭為諸陽之會,頭為清空之府

當風邪犯表(風邪侵犯人體表層)時,會導致人體衛氣不固,除了頭痛之外,還會出現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咳嗽...等等症狀。

如果這種風邪進入體內之後很久都不離開,頭痛就會日久不愈,這就是一種感冒後遺症。

這就是「風邪入絡」的現象,有時候頭痛,有時候偏頭痛,有時候急性,有時候慢性,經常反覆發作,這就是「頭風」。

既然有頭風,就應該「疏散風邪」以止頭痛,運用「川芎」辛溫香竄,此中藥為為血中氣藥,上行頭目,為治諸經頭痛之要藥,善於祛風活血而止頭痛,長於治少陽、厥陰經頭痛(頭頂或兩側頭痛)。

結合「薄荷」、「荊芥」辛散上行,以助川芎疏風止痛,並能清利頭目。其中薄荷用量較重,取其涼性。

可以調節所有風藥的溫燥性,使其不至於過於溫燥,並且能夠兼顧風邪的性質,即易於化熱化燥。

羌活、白芷、細辛可以祛風散寒、通竅止痛,傳統認為:羌活長於治太陽經頭痛(後腦連項痛),白芷長於治陽明經頭痛(前額及眉稜骨痛),這是所謂的引經藥。

細辛也具有引經的功效,入手太陰肺經、足厥陰肝經和少陰腎經,細辛可以發散風寒,宣肺解表,可以改善偏頭痛。

太陽經與陽明經頭痛
太陽經與陽明經頭痛

李東垣謂提到一個重點:「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羌活,陽明白芷」 

服用本方時要配合喝茶,茶葉是一種重要的引藥。茶葉具有清利頭目、醒神開竅的功效,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茶葉苦涼輕清,清上降下,既可清利頭目,又能制諸風藥之過於溫燥與升散,使升中有降,也可以視為一種中藥。

綜合本方,集眾多辛散疏風藥於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風止痛而不溫燥的特點,共奏疏風止痛之功。

服用川芎茶調散時,可以配合茶葉服用
服用川芎茶調散時,可以配合茶葉服用

在現代臨床上,川芎茶調散主要用於以下疾病的治療:

  • 外感頭痛:川芎茶調散具有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頭暈、鼻塞、流鼻涕等症狀。
  • 鼻炎:川芎茶調散具有宣通鼻竅、消除鼻黏膜充血水腫的功效,適用於急慢性鼻炎、鼻竇炎等疾病。
  • 偏頭痛:川芎茶調散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偏頭痛、腦血管病等疾病。
  • 神經性頭痛:川芎茶調散具有疏風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神經性頭痛、頸椎病等疾病。
  • 其他:川芎茶調散還可用於治療急性腎炎、蕁麻疹、麻疹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上藥研為細末。每服6克,食後用茶清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導致頭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與內傷的不同,對於氣虛、血虛、或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等引起的頭痛,均不宜使用。

現代藥理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川芎茶調散具有以下功效:

  • 發汗解熱:防風、細辛和茶葉具有良好的解熱作用。芥菜和薄荷能促進汗腺分泌,從而散熱。
  • 鎮靜、鎮痛:川芎能抑制自發性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的睡眠作用。細辛揮發油能延長硫噴妥鈉的睡眠時間。防風能提高痛閾。羌活和細辛有止痛效果。
  • 促進血液循環:川芎和白芷能擴張血管,促進血行。荊芥和細辛能擴張體表毛細血管。
  • 抗菌作用:川芎、細辛、白芷和茶葉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功效。防風、羌活和川芎能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川芎茶調散,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組成:川芎1兩,防風1兩,羌活1兩,甘草1兩,石決明1兩,木賊1兩,石膏1兩,炒荊芥1兩,菊花1兩,薄荷葉1兩。 主治:一切熱淚,眼弦濕爛。

川芎茶調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四。 組成:川芎(酒拌)1兩,荊芥1兩,白芷1兩,桔梗(炒)1兩,甘草1兩,黃芩(酒炒)1兩,川貝母(去心)1兩,黑山梔2兩。 主治:通竅清熱。主治:鼻淵,鼻中常出濁涕,源源不斷。

川芎茶調散, 出處:《局方》卷二(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組成:薄荷葉(不見火)8兩,川芎4兩,荊芥(去梗)4兩,香附子(炒)8兩(别本作細辛去蘆1兩),防風(去蘆)1兩半,白芷2兩,羌活2兩,甘草(爁)2兩。 主治:清頭目。主治:偏正頭痛,傷風壯熱,肢體煩疼,風熱隱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