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菊花茶調散中包含菊花,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散風熱、清肝明目,適合治療因風熱上攻引起的頭痛、目赤腫痛等症狀。
- 疏風散熱: 菊花能疏散風熱,並能清熱解毒,對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菊花作為方劑中的主要藥材,其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能有效治療相關疾病。
菊花茶調散方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散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痙之效。菊花茶亦清熱解毒,二者相合,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熱毒瘡瘍、小兒驚風等症。
- 疏風通絡,止癢止痛:白僵蠶能疏通經絡,止癢止痛,與菊花茶的疏風通絡之功相輔相成,可用於治療風疹、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症,以及風濕痹痛等疾病。
菊花茶調散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通竅止痛: 菊花清熱解毒,川芎則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之效。二者合用,可有效疏散風熱,通利頭目,對於風熱上擾,頭痛眩暈等症狀,起到協同作用。
- 活血化瘀,改善循環: 川芎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菊花清熱解毒作用的發揮。對於因風熱引起的頭面部紅腫疼痛,具有消炎止痛,促進康復的功效。
菊花茶調散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疏散風熱:荊芥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痛之效。與菊花茶同用,可增強其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透疹止癢:荊芥亦可透疹止癢,對於麻疹、風疹等疾病引起的皮疹瘙癢,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與菊花茶同用,可以促進疹出,加速病程恢復。
菊花茶調散方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解表: 菊花茶調散主治風寒感冒,羌活性溫,善於疏散風寒,並能止痛解表,與菊花茶的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解表散寒的效果。
- 通鼻竅,利頭目: 羌活具有通鼻竅、利頭目的功效,對於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配合菊花茶的清熱明目功效,更能有效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頭部不適。
菊花茶調散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和菊花寒性: 菊花性寒,久服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可緩解菊花寒涼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寒涼的刺激,使藥性更平和,適合長期服用。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能調和諸藥,使方中各藥材的藥性更加協調,發揮更好的療效。甘草還能增強菊花的清熱解毒功效,提升整體療效。
菊花茶調散方中加入白芷,主要是考慮其疏散風寒和通鼻竅的功效。
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發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鼻塞、流涕、頭昏腦脹等風寒感冒症狀。
此外,白芷還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因風寒引起的鼻腔炎症,促進鼻腔通氣,減輕鼻塞和頭疼。
因此,白芷的加入有助於加強菊花茶調散的疏風解表、通鼻竅等功效,進一步改善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頭疼等症狀。
菊花茶調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散寒解表,溫肺止咳: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溫肺止咳的功效。菊花茶調散以菊花清熱解毒,配伍細辛,可溫和地驅散風寒,緩解因風寒引起的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
- 助菊花疏風清熱: 細辛性溫,可助菊花疏散風寒,避免菊花寒涼性過於明顯,導致體質虛寒者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同時,細辛的辛散之性,可幫助菊花藥力更好地發揮,提高清熱解毒效果。
菊花茶調散方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疏散風寒,兼具止咳功效: 菊花茶調散以疏散風寒、清熱解毒爲主,而防風性味辛溫,能散風寒、止咳,與菊花茶的功效相輔相成,增強散風止咳的效果。
-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防風具有通鼻竅、止涕的功效,與菊花的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相結合,能更有效地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因此,防風在菊花茶調散中起着重要的協同作用,可以增強方劑的療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菊花茶調散方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疏風止癢:蟬蛻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癢的功效,能有效緩解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疹子等症狀。菊花茶則清熱解毒,並能消炎止痛。兩者合用,相輔相成,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疏風止癢。
- 活血化瘀,通經絡:蟬蛻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皮膚代謝,加速疹子消退。菊花茶則清熱解毒,並能消炎止痛,有助於緩解局部炎症和疼痛。
因此,蟬蛻與菊花茶相配,可發揮清熱解毒、疏風止癢、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治療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疹子等症狀。
菊花茶調散方中加入薄荷,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表,疏風散熱: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的作用。配合菊花清熱解毒,可有效緩解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二、清利頭目,醒腦明目:薄荷具有清利頭目、醒腦明目的功效,可改善風熱上犯引起的頭昏腦脹、目赤腫痛等症狀。與菊花同用,可增強清熱明目的效果,有助於緩解眼部疲勞、視力下降等問題。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菊花茶調散」是以菊花、白僵蠶、川芎、荊芥、羌活、甘草、白芷、細辛、防風、蟬蛻、薄荷等11種草藥組成的復方。
菊花:
- 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 可治療瘡腫毒、目赤腫痛、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發熱、頭痛、喉痛、口腔潰瘍、咳嗽、痰多、肝火上亢、目赤腫痛、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失眠、焦慮等症狀。
白僵蠶:
- 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 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川芎:
- 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荊芥:
- 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羌活:
- 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
甘草:
-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白芷:
- 性微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
細辛:
- 性辛溫,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痛、痹痛等。
防風:
-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蟬蛻:
-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等功效。
- 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咳嗽、中風偏癱、手足麻木、皮膚瘙癢、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等症狀。
薄荷:
- 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 發汗解表疏散風邪,清利咽喉透達表邪;止血化瘀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管張力;降氣疏風散寒宣肺利咽清熱解毒使氣機暢通調和氣機平衡;透疹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汗腺分泌抑制病原微生物;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清涼疏風散熱抑制細菌和病毒生長促進分泌物排出減少泡沫痰形成改善咽喉腫痛等不適。
總結:中藥方劑「菊花茶調散」的主要成分是菊花、白僵蠶、川芎、荊芥、羌活、甘草、白芷、細辛、防風、蟬蛻、薄荷,具有風熱之邪侵襲上焦,導致頭暈目眩,發熱,頭痛,咽喉腫痛,鼻塞流涕,咳嗽,痰黃,口乾舌燥,脈浮數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菊花2兩,川芎2兩,荊芥穗2兩,羌活2兩,甘草2兩,白芷2兩,細辛1兩(洗淨),防風(去蘆)1兩半,蟬蛻5錢,僵蠶5錢,薄荷5錢。
上為末。
每服2錢,食後茶清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涼,有散寒解表的作用,體虛、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菊花茶調散, 出處:《不居集》下集卷二。 組成:菊花1錢,僵蠶3分。 主治:風熱上攻。
菊花茶調散,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二。 組成:菊花2兩,川芎2兩,荊芥穗2兩,羌活2兩,甘草2兩,白芷2兩,細辛1兩(洗淨),防風(去蘆)1兩半,蟬蛻5錢,僵蠶5錢,薄荷5錢。 主治:諸風,頭目昏重,偏正頭痛,鼻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