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Schizonepetae Tenuifoliae, Herba Seu Flos Herba Schizonepetae, Fine Leaf Schizonepeta Herb
- 其他名稱:香荊薺,線薺,假蘇,四稜桿蒿,薑蘇,鼠蓂,四棱桿蒿,荊芥穗,薑芥,穩齒菜,芥穗
- 藥品來源: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荊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地上部分。多係人工栽培,秋冬採收,陰乾切段。生用、炒黃或炒炭。亦有先單獨摘取花穗,再割取莖枝,分別曬乾,前者稱荊芥穗,後者稱荊芥。
- 道地藥材:山西,河北,甘肅,陝西,青海,雲南,四川,遼寧,黑龍江,河南,江蘇,浙江,江西,湖北,貴州,福建,內蒙古,東北地區,蒙古
- 生長環境:山坡,草原,路旁,草叢,林緣,山谷,山坡草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3-18
荊芥的傳統功效

1. 發汗解表
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 主要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常與防風相需為用。
但也可配辛涼解表藥或清熱解毒藥治療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 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常與薄荷、蟬衣、牛蒡子等配合應用。
荊芥又常用於瘡瘍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風、銀花、連翹、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熱,又消癰腫。 荊芥炒炭應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於便血、崩漏等症,在臨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藥同用。
用於瘡瘍初起兼有表證。本品散風解表,兼有消瘡之功,故可用於瘡瘍初起,偏於風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獨活等藥同用,如敗毒散;偏於風熱者,每與銀花、連翹、柴胡等藥配伍,如銀翹敗毒散。
2. 散風寒
荊芥具有散風寒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感冒、風寒等症狀。配銀花、連翹、薄荷,治風熱表症
荊芥配生石膏,治風熱頭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腫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
感冒、風寒等症狀多由寒邪入侵而引起,荊芥具有發汗解表、驅寒散風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抵抗力,從而緩解感冒、風寒等症狀。
- 《藥性論》:「治惡風賊風,口面喎邪,遍身頑痹,心虛忘事,益力添精。主闢邪毒氣,除勞,治丁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又搗末和醋封毒腫。 」
- 《食療本草》:「孟詵:產後中風身強直,研末酒服。 」
3. 斂瘡
荊芥具有抗菌、消炎、解毒的功效,因此在傳統中醫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皮膚病。
荊芥抗菌消炎,能夠抑制和殺滅多種細菌和病毒,對於治療細菌感染、皮膚炎等病症有顯著療效。
同時,荊芥可以刺激皮膚再生:荊芥中的一些成分能夠促進皮膚細胞的生長和再生,幫助傷口更快地癒合。
最後荊芥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 《本草圖經》:「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 」
- 《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並敷毒瘡。治吐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 」
- 《本草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陰,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4. 消食化積
荊芥具有消食作用,能夠促進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改善腹部不適感和脹氣等消化不良症狀。
因此,荊芥在一些傳統中醫方劑中,常被用於治療胃腸道相關疾病,如胃痛、腹瀉、消化不良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荊芥具有刺激性強的特點,過量使用可能會對胃腸道造成負擔,導致胃痛、腹瀉等不適症狀。
- 《食療本草》:「助脾胃。 」
- 《日華子本草》:「利五臟,消食下氣,醒酒。作菜生熟食並煎茶,治頭風並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 」
5. 透疹
荊芥輕揚透散,祛風止癢,宣散疹毒,具有很好的透疹作用,主要功效是疏風散寒、宣肺解毒,能夠促進汗液排出,對於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咳嗽、喉痛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在中醫臨床上,荊芥常用於治療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發熱、頭痛、咳嗽、喉痛、痘疹、水泡、疥疹等症狀。而對於透疹方面,荊芥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熱毒,促進皮膚透出疹子,從而達到透疹的作用。
傳統用治表邪外束,小兒麻疹不透,常與蟬蛻、薄荷、紫草等藥同用,如透疹湯。
配伍苦參、防風、赤芍等同用,又治風疹瘙癢,或濕疹癢痛,如消風散。
6. 活絡止痛
荊芥具有活絡止痛的功效,因為可以疏風散寒、宣肺解毒,對於風寒引起的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疼痛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在中醫臨床上,荊芥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肌肉酸痛、風濕病等症狀。由於荊芥能夠活絡經脈、舒筋活絡,所以對於經風、筋骨疼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7. 止血
荊芥具有止血功效,可以用於止血、消腫等治療,一些有效成分如芥子油、酚類化合物等,這些成分可以刺激血管收縮、促進凝血,對於外傷出血、瘀血等症狀都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荊芥在古代用於吐衄下血。炒炭長於理血止血,可用於多種出血症,治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常配伍生地黃,白茅根、側柏葉等涼血止血藥
治便血、痔血,每與地榆、槐花、黃芩炭等同用;治婦女崩漏下血,可配棕櫚炭、血餘炭、蓮房炭等固崩止血藥。
此外,荊芥還具有消炎解毒、促進傷口癒合等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的修復。
8. 止癢
荊芥具有止癢功效,可以用於治療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等症狀。有效成分如芥子油、酚類化合物等,這些成分可以刺激皮膚神經,產生一定的麻醉作用,從而減輕瘙癢感。
此外,荊芥還具有消炎解毒、清熱除濕等作用,可以幫助治療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等症狀。
治療皮膚瘙癢,取凈荊芥穗一兩,碾為細面,過篩後裝入紗布袋內,均勻地撒布患處(如範圍廣,可分片進行),然後用手掌來回反複的揉搓,磨擦至手掌與患部發生熱感為度。
治療急慢性蕁麻疹及一切皮膚瘙癢病,輕者1~2次,重者2~4次即奏效。
9. 祛風除濕
荊芥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風濕痛、關節炎等症狀。
風濕痛、關節炎等症狀多由風濕濕氣所引起,荊芥具有疏風散寒、祛濕除濕的功效,能夠調節人體內的濕氣,消除濕氣阻滯,改善血液循環,從而緩解風濕痛、關節炎等症狀。
- 《神農本草經》:「主寒熱,鼠疫,瘰癧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 」
荊芥的現代功效
1. 減少心血管疾病
荊芥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能夠活血化瘀、通絡散滯的藥物,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現代研究也發現,荊芥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荊芥素、荊芥甙、槲皮素等,具有多種心血管保健功效。
首先,荊芥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小板聚集的風險,減少血栓形成,從而減少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其次,荊芥還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血液循環,從而降低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此外,荊芥還可以降低血脂,預防和治療高膽固醇血症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總之,荊芥可以從多個方面保護心血管健康,並且被廣泛應用於預防和治療相關疾病。
2. 提升免疫力
荊芥可以提升免疫力,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現代研究發現,荊芥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荊芥甙、荊芥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這些成分可以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提高身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
同時,荊芥還可以減少炎症反應,降低疾病對身體的傷害。因此,荊芥在中醫和現代醫學中被廣泛應用於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和疾病的發生。
3. 抗過敏
荊芥也具有抗過敏的功效。現代研究發現,荊芥中含有多種成分,如荊芥素、荊芥甙和黃酮等,這些成分可以抑制過敏反應,減少敏感原對身體的刺激,減輕或預防過敏症狀的發生。
荊芥還可以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身體的抗過敏能力。因此,荊芥在中醫和現代醫學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等。
4. 抗氧化
荊芥也具有抗氧化的功效,可以幫助身體抵抗自由基的侵害。現代研究發現,荊芥中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如黃酮、多酚和維生素C等,這些成分可以中和自由基,減少細胞氧化損傷,延緩衰老,同時還能增強身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基於此,荊芥在中醫和現代醫學中也被廣泛應用於美容保健和預防疾病。
5. 抗發炎
荊芥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有效對抗多種細菌和病毒的感染。現代研究也證實了荊芥中的一些成分具有這種功效,如荊芥素和荊芥苷等成分,這些成分可以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和繁殖,並且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幫助身體抵抗感染。
基於此,荊芥在中醫和現代醫學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喉炎、支氣管炎等。
荊芥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臨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搗敷;或研末調散。
荊芥的炮製
- 荊芥:揀淨雜質,用水略泡,撈出切段,曬乾。
- 炒荊芥: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文火微炒,取出放涼(炒荊芥穗方法同)。
- 荊芥炭: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噴清水,取出曬乾(荊芥穗炭方法同)。
- 治療皮膚病,常使用荊芥的燒灰熬膏。製法為先取新鮮荊芥全草,晒幹後燒灰,再用清水煎熬成膏狀,稱為荊芥熬膏,可外敷治療皮膚濕疹、痱子等病症。
- 治療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疾病,則可使用荊芥的醋制品,製法為取新鮮荊芥全草,晒幹後切碎,浸泡在米醋中,7天後即可使用,稱為荊芥醋,可口服治療感冒、咳嗽、鼻炎等病症。
- 荊芥油,方法是將新鮮荊芥全草洗淨、晒幹,剁碎後浸泡在植物油中,待油中的荊芥成分充分釋放後,再進行煎煮、濾淨等程序,即可得到荊芥油。荊芥油可以外用治療風濕病、痛經、關節疼痛等病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 《藥性論》:荊芥久服動渴疾。
- 《葦航紀談》:凡服荊芥風藥,忌食魚。
- 《本草經疏》:病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濕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匆誤入。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肝風
- 《綱目》:反驢肉、無鱗魚。
- 孕婦忌用:荊芥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容易引起子宮收縮,對於懷孕的女性可能會有影響,因此懷孕期間應禁止使用荊芥。
-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忌用:荊芥有刺激性氣味,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加重。
- 體質過敏者忌用:荊芥屬於刺激性強的中藥材,有些人可能會對荊芥產生過敏反應,如出現皮膚紅腫、瘙癢、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停止使用。
- 高熱患者忌用:荊芥有發汗的作用,如果身體已經出現高熱狀態,使用荊芥可能會加重發熱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