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Herb or Flower Schizonepeta Herb
- 別名:香荊薺,線薺,假蘇,四稜桿蒿,薑蘇,鼠蓂,四棱桿蒿,荊芥穗,薑芥,穩齒菜,芥穗
- 藥品來源: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荊芥的地上部分。多係人工栽培,秋冬採收,陰乾切段。生用、炒黃或炒炭。亦有先單獨摘取花穗,再割取莖枝,分別曬乾,前者稱荊芥穗,後者稱荊芥。
- 道地藥材:山西, 河北, 甘肅, 陝西, 青海, 雲南, 四川, 遼寧, 黑龍江, 河南,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北, 貴州, 福建, 內蒙古, 東北地區, 蒙古
- 生長環境:山坡, 草原, 路旁, 草叢, 林緣, 山谷, 山坡草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荊芥的傳統功效
1. 發汗解表
荊芥,其發汗解表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得到廣泛應用。其發汗解表作用機理,從古籍記載中可窺見一二。
《神農本草經》提及荊芥「主寒熱」,已點明其治療外感風寒熱邪的能力。而《藥性論》更進一步闡述其功效:「治惡風賊風,口面喎邪,遍身頑痹……能發汗,除冷風」,明確指出荊芥能發散風寒,治療因風寒侵襲導致的諸多症狀,例如惡風、肢體麻痹等。這與現代醫學中將發汗解表理解為促進體表血液循環,驅散寒邪的觀點相契合。
《日華子諸家本草》則提到荊芥「治頭風並汗出」,說明其可以治療頭痛,並伴隨汗出的情況。此外,《本草綱目》中「散風熱,清頭目」的記載,也佐證了荊芥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功效。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荊芥的發汗作用並非單純的出汗,而是與疏散風寒、風熱邪氣,以及清利頭目等功效緊密聯繫,達致治療的目的。
綜觀以上各家醫籍,荊芥發汗解表的功效得到充分的肯定。其作用機理不僅限於單純的促進汗液分泌,更重要的是通過發汗來疏通經絡,驅散外邪,達到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疾病的目的。其應用範圍廣泛,從寒熱感冒到頭痛、肢體痹痛等,均可見其身影,印證了其作為發汗解表藥物的臨牀價值。
2. 散風寒
荊芥,其散風寒的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得到歷代醫家的肯定。 《神農本草經》中便提到其「主寒熱」,暗示其能治療風寒導致的寒熱症狀。而《藥性論》更詳細地闡述了其功效:「治惡風賊風,口面喎邪,遍身頑痹」,說明荊芥能治療由風寒引起的各種痹症,如肢體麻木、疼痛等,並能驅除外感邪氣。
《本草書名》引述《食性本草》,指出荊芥可治「傷寒頭痛,頭旋目眩」,這些都是風寒侵襲頭部所致的症狀。 《日華子諸家本草》則提到荊芥能「治頭風並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進一步說明荊芥在治療風寒感冒方面的應用,尤其是在伴隨頭痛、出汗等症狀的情況下。 此外,《本草圖經》記載其能治「頭風,虛勞」,說明荊芥不僅能治療外感風寒,還能調理因風寒導致的虛弱體質。
綜觀以上各家醫籍,荊芥散風寒的功效體現在多個方面:它不僅能驅散外邪,治療風寒表證,還能緩解風寒引起的頭痛、身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部分文獻還提及其能調理因風寒導致的虛弱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本草對荊芥功效的描述有所側重,但都肯定了其在治療風寒方面的作用。 荊芥的散風寒功效,並非單純的發汗解表,而是涵蓋了驅邪、止痛、調理等多個層面。
3. 斂瘡
荊芥,其斂瘡功效雖非其主要作用,卻在歷代本草典籍中有所提及,值得探究。綜觀上述典籍記載,荊芥的斂瘡作用並非單純止血或消炎,而是與其整體的疏風解表、活血通絡功能相關聯。
《神農本草經》記載荊芥「主…瘰癧生瘡」,指出其能治療因寒熱、疫毒等引起的瘡瘍腫痛。這暗示荊芥的斂瘡作用,是建立在其疏散風寒濕邪,清除致病因素的基礎之上。 風邪、濕邪等外邪侵襲肌膚,往往導致瘡瘍的發生和發展,荊芥通過發散風邪,則能減輕瘡瘍的症狀,使其得以收斂。
《本草圖經》記載其能治「瘡疥」,《滇南本草》則提到「敷毒瘡」,這直接點明瞭荊芥外用於治療瘡瘍的應用。 《本草綱目》更詳細地指出荊芥能「消瘡腫」,說明其具有消腫止痛、促進瘡瘍癒合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滇南本草》中還提到荊芥穗能「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說明荊芥穗的效力可能更為突出。
綜上所述,荊芥的斂瘡功效並非單純的「斂」,而是基於其疏風解表、活血化瘀的整體作用,通過祛除致病因素,促進機體正氣恢復,從而達到消腫斂瘡的效果。 不同文獻中對其療效的描述側重不同,但都指向荊芥在治療瘡瘍方面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此處分析僅從古代典籍出發,並未涉及現代藥理研究及臨牀應用。
4. 消食化積
荊芥,在古代醫籍中記載甚豐,其消食化積功效雖非其主要作用,卻也隱含其中。諸多典籍雖未直接提及「消食化積」四字,但從其所記載的功效,我們可以推論其作用機理。
《食療本草》明確指出荊芥「助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主管消化吸收,其功能強健,自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積滯的消除。 這與《日華子諸家本草》中「消食下氣」的記載互相印證,說明荊芥能促進腸胃蠕動,排除積滯。 「下氣」一詞,也暗示著荊芥能疏通氣機,而氣機通暢,則有助於脾胃運化,避免食物積滯於腸胃。
雖然《神農本草經》、《藥性論》、《本草書名》、《本草圖經》、《滇南本草》、《本草綱目》等書中,主要記載荊芥的散風解表、清熱解毒等功效,但這些功效的實現,也間接地與消食化積相關。例如,若因外感風寒或飲食不節導致脾胃受阻,出現食積症狀,荊芥的散風解表作用能去除外邪,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消食化積的效果。 這如同清理腸胃環境,讓其正常運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雖然荊芥並非專門針對食積的藥物,但其多方面的功效,間接地促成了其消食化積的作用。 需注意的是,此處僅為根據古籍記載推論其潛在功效,並非臨牀應用之直接指示。
5. 透疹
荊芥,自古以來即被視為具有卓越透疹功效的重要中藥單方。綜觀歷代醫籍,其作用機理可從多方面理解。
《神農本草經》記載荊芥「主寒熱,鼠疫,瘰癧生瘡,破結聚氣」,說明其能疏通經絡,驅除寒邪,並對因邪氣鬱結而導致的疹子、瘡瘍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藥性論》更進一步指出其「治惡風賊風,口面喎邪,遍身頑痹」,說明荊芥能祛除外感風邪,而風邪正是許多疹子發生的重要病因之一。 此書也提到荊芥「能發汗,除冷風」,發汗正是幫助疹子透發的重要手段,將體內鬱積的邪氣排出體外。
《本草圖經》提到荊芥能治「頭風,虛勞,瘡疥」,而《本草綱目》則更詳細地說明其「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這些功效都與疹子的發病機理密切相關。 疹子往往伴隨風熱,而荊芥正是清熱解表、疏風散邪的良藥,能夠促進疹子的透發,減少病情嚴重程度。 《滇南本草》更提及荊芥穗能「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說明其對於疹子伴隨的鼻塞、呼吸不暢等症狀也有效。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荊芥透疹功效的記載,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疏風散熱、活血通絡、解毒透邪的藥理作用。 這些作用共同促使體內鬱積的邪氣得以宣洩,從而達到透疹的目的。 其具體用法,則需根據病情及個人體質而定。
6. 活絡止痛
荊芥,其活絡止痛的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一作用,而是通過多重途徑達成。
《神農本草經》提及荊芥「主寒熱,…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已點明其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寒熱、濕痹皆可導致經絡不通,氣血阻滯,而荊芥能散寒解表,化濕通絡,從而達到止痛效果。
《藥性論》進一步指出其能「治惡風賊風,口面喎邪,遍身頑痹」,這說明荊芥善於治療風邪引起的痹痛,風邪為致痛的重要因素之一,荊芥祛風解表,則能有效緩解疼痛。此外,「通利血脈」的記載也強調了其活血化瘀的作用。
《本草書名》引述《食性本草》,提到荊芥「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筋骨煩痛」,說明其適用於因氣血不足、風邪侵襲引起的疼痛,特別是背脊和筋骨的疼痛。
《滇南本草》則更直接指出荊芥可「治跌打損傷」,這與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密切相關。跌打損傷常伴有瘀血凝滯,荊芥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腫,從而減輕疼痛。
綜上所述,荊芥的活絡止痛功效,並非單純的消炎止痛,而是透過祛風、散寒、化濕、活血、消腫等多重作用機制,改善氣血運行,疏通經絡,最終達到止痛的目的。其作用範圍涵蓋了多種疼痛類型,例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以及一些由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 不同醫籍的記載,從不同角度印證了荊芥活絡止痛的功效和臨牀應用價值。
7. 止血
荊芥,其止血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其主要功效,但仍值得探討。 從上述典籍來看,荊芥的止血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出血症狀的治療上,而非直接的止血機制闡述。
《神農本草經》記載荊芥「下瘀血」,這暗示其能促進瘀血排出,對於因瘀血阻滯導致的出血,可能具有一定輔助止血作用。 《藥性論》中提到荊芥能「通利血脈」,雖然著重於血液循環的改善,但良好的血液循環也能幫助止血,預防出血或減少出血量。
《本草綱目》則較為全面地闡述了荊芥的止血作用,記載其能治療「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等多種出血症狀。 這表明荊芥的止血功效可能並非單一作用機制,而是針對不同出血類型,發揮不同的作用。例如,對於吐血、衄血等上焦出血,可能與其疏風散熱、清利頭目之效有關;對於崩中、血痢等下焦出血,則可能與其活血化瘀之效有關。
《滇南本草》更明確指出荊芥能「治吐血,止女子暴崩,」直接點明其止血功效。荊芥穗更被認為能「治便血」,說明不同部位的荊芥,其功效也可能略有不同。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中關於荊芥止血功效的記載,更多的是臨牀經驗的總結。 其止血作用可能與其疏風散熱、活血化瘀、通利血脈等功效相關,並非單一機制,而是多方面作用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記載多為經驗總結,其機理尚需現代醫學進一步研究闡明。
8. 止癢
荊芥,其止癢功效並非其主要功能,但在多部古代醫籍中亦有提及,多與其散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相關。 從上述典籍記載可見,荊芥的止癢作用主要體現在治療某些皮膚病方面。
《本草圖經》記載其能治「瘡疥」,「瘡疥」泛指皮膚瘡瘍、疥癬等皮膚病,這暗示荊芥可能對某些因風熱或濕邪引起的瘙癢性皮膚疾病具有一定療效。 此功效與其「散風熱」的特性相符,風熱之邪侵犯肌膚,常會導致皮膚發炎、瘙癢等症狀,而荊芥的散風解表作用能祛除風熱,從而緩解瘙癢。
《滇南本草》中更直接指出荊芥穗能「消腫,除諸毒」,「諸毒」可能包含一些導致皮膚瘙癢的毒素或邪氣。 此外,文中提及荊芥可治療「婦人血風」,「血風」在古代醫學中常指因血虛風盛而引起的皮膚病,伴隨瘙癢症狀,這也從側面佐證了荊芥的止癢作用。
雖然各本草記載的側重點不同,但綜合來看,荊芥的止癢作用並非單獨存在,而是與其散風、解表、清熱、解毒等功效密切相關。 它主要針對因風熱、濕邪或血虛風盛等病邪引起的瘙癢性皮膚病,並非所有瘙癢症狀都有效。 其止癢機理可能與其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病邪等作用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僅根據古代典籍記載,實際臨牀應用需結合患者病情,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9. 祛風除濕
荊芥,在古代中醫典籍中,其祛風除濕功效多有記載,且應用範圍廣泛。
《神農本草經》將其功效歸納為「除濕痹」,點明荊芥能治療因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痹症,這與現代醫學中濕邪導致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相符。 《藥性論》更進一步描述荊芥能治「遍身頑痹」,說明其祛風除濕的功效並非侷限於單一部位,而是能整體改善因風濕侵襲導致的痺痛。其「治惡風賊風」則強調荊芥的解表散風作用,此為祛風除濕的前提。
《本草書名》(引述《食性本草》)中提到荊芥能治療「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這說明荊芥能疏通經絡,驅除因風濕瘀血凝滯導致的疼痛。 而《本草圖經》中「治頭風,虛勞」也暗示荊芥能通過疏風散濕來改善頭風、身體虛弱等症狀。
此外,《滇南本草》記載荊芥穗「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說明其祛風除濕的作用也延伸到肺部,可以治療因風濕導致的肺氣不暢、鼻塞等症狀。綜合以上典籍,荊芥的祛風除濕功效主要體現在其疏通經絡、散寒解表、利水消腫等多方面作用。它並非單純針對某種濕邪,而是能根據不同病證,發揮其多樣性的療效,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 可見,荊芥在古代醫學中作為祛風除濕要藥的地位,在不同典籍中均有佐證。
荊芥的古代典籍
荊芥的現代功效
1. 預防心血管疾病
荊芥活血化瘀、通絡散滯,對心血管系統有保健作用。荊芥素、荊芥甙、槲皮素等活性成分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壓,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脂,預防和治療高膽固醇血癥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2. 提升免疫力
荊芥中之活性成分,諸如荊芥甙、荊芥素、維生素C及維生素E等,可刺激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活性,提高對病原體抵抗力。同時,荊芥能減低炎症反應,降低疾病對身體傷害。故荊芥被廣泛用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和疾病。
3. 抗過敏
荊芥具抗過敏功效,因其含有多種成分如荊芥素、荊芥甙和黃酮等,可抑制過敏反應,減輕過敏症狀。荊芥亦能調節免疫系統,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抗過敏能力,故中醫和現代醫學皆廣泛應用荊芥治療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過敏疾病。
4. 抗氧化
荊芥具抗氧化之效用,助人體抗禦自由基侵害。現代研究發現,荊芥富含黃酮、多酚、維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可中和自由基,降低細胞氧化損傷,延緩衰老。此外,荊芥亦能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有效維持身體健康。故荊芥在中醫與現代醫學中被廣泛運用於美容保健和預防疾病。
5. 抗發炎
荊芥素和荊芥苷等成分,抑制細菌、病毒生長繁殖,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感染。治感冒、喉炎、支氣管炎等感染性疾病。
荊芥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臨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搗敷;或研末調散。
荊芥的炮製
- 荊芥:揀淨雜質,用水略泡,撈出切段,曬乾。
- 炒荊芥: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文火微炒,取出放涼(炒荊芥穗方法同)。
- 荊芥炭:取切段的荊芥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少噴清水,取出曬乾(荊芥穗炭方法同)。
- 治療皮膚病,常使用荊芥的燒灰熬膏。製法為先取新鮮荊芥全草,晒幹後燒灰,再用清水煎熬成膏狀,稱為荊芥熬膏,可外敷治療皮膚濕疹、痱子等病症。
- 治療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疾病,則可使用荊芥的醋制品,製法為取新鮮荊芥全草,晒幹後切碎,浸泡在米醋中,7天後即可使用,稱為荊芥醋,可口服治療感冒、咳嗽、鼻炎等病症。
- 荊芥油,方法是將新鮮荊芥全草洗淨、晒幹,剁碎後浸泡在植物油中,待油中的荊芥成分充分釋放後,再進行煎煮、濾淨等程序,即可得到荊芥油。荊芥油可以外用治療風濕病、痛經、關節疼痛等病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荊芥服用注意事項
- 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 久服動渴疾。
- 服用風藥期間忌食魚。
- 病人表虛有汗者忌之。
- 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濕風寒者勿用。
- 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勿誤入。
- 反驢肉、無鱗魚。
- 孕婦忌用。
-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忌用。
- 體質過敏者忌用。
- 高熱患者忌用。
荊芥相關的方劑
荊芥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荊芥含有的化學成分
薄荷酮(piperitone), 異薄荷酮(isopiperitone), 異胡薄荷酮(Isopulegone), 乙基戊基醚(1-Ethoxypentane), 3-甲基環戊酮(3-Methylcyclopentanone), 3-甲基環己酮(3-Methylcyclohexanone), 苯甲醛(Benzenepropanal (or Benzaldehyde)), 1-辛烯-3-醇(1-octen-3-ol), 3-辛酮(3-octanone), 3-辛醇(3-Octanol), 聚傘花素(Cymene), 檸檬烯(limonene), 新薄荷醇(Neomenthol), 薄荷醇(Menthol), 辣薄荷酮(Piperitone), 辣薄荷烯酮(piperitenone), 葎草烯(humulene), 丁香烯(caryophyllene), β-蒎烯(β-pinene), 乙烯基二甲苯(Ethenyl dimethyl benzene), 桉葉素(Cineole), 葛縷酮(carvone), 二氫葛縷酮(Dihydrocarvone), 馬鞭草烯酮(verbenone), 荊芥甙 A(Schizoneptoside A), 荊芥甙 B(Schizoneptoside B), 荊芥甙 C(Schizoneptoside C), 荊芥甙 E(Schizoneptoside E), 荊芥醇(Schizonol), 荊芥二醇(Schizoneodiol), 香葉木素(Diosmetin), 橙皮甙(橙皮素-7-O-芸香糖甙)(Hesperidin (Hesperetin-7-O-rutinoside)), 木犀草素(Luteolin), 芹菜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glucoside), 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D-glucoside), 咖啡酸(caffeic acid), 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 迷迭香酸單甲酯(Rosmarinic acid monomethyl ester), 荊芥素 A(Schizotenuin A), 胡薄荷酮(Pulego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