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柳蒡湯

ZHU YE LIU B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先醒齋醫學筆記

其他名稱:竹葉石膏湯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寒 (0.5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0%
胃經 22%
心經 16%
腎經 8%
肝經 7%
脾經 5%
膀胱經 3%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竹葉柳蒡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竹葉柳蒡湯中包含多種藥材,如竹葉、柳蒡等,甘草能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使藥效更加協調,更利於患者接受。

二、 保護脾胃: 甘草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嘔的作用,能保護脾胃不受其他藥物刺激。竹葉柳蒡湯中一些藥材可能會刺激脾胃,加入甘草能緩解其副作用,保護脾胃功能正常運作。

竹葉柳蒡湯中加入薄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竹葉柳蒡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薄荷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清熱解毒的功效,使患者的炎症消退更快。
  2. 疏散風熱:薄荷具有疏散風熱、宣肺利咽的功效,可以幫助患者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同時,薄荷還能清利頭目,改善患者的頭昏腦脹等不適。

竹葉柳蒡湯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透疹止癢:蟬蛻性涼,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熱外襲引起的疹出不暢、皮膚瘙癢等症狀。
  2.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蟬蛻亦可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對於因熱毒蘊結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療效。

因此,竹葉柳蒡湯加入蟬蛻,能更全面地治療因風熱外襲引起的皮膚瘙癢、疹出不暢,以及咽喉腫痛等症狀,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竹葉柳蒡湯中使用淡竹葉,主要是由於其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淡竹葉性寒,味甘淡,入心、胃、膀胱經,能清熱瀉火,利尿通淋,並能涼血止血。

在方劑中,淡竹葉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加強清熱利尿之效,同時也起到涼血解毒的作用,用於治療熱盛傷津、小便不利、血熱妄行等症狀。

竹葉柳蒡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透邪:葛根具有解表散熱之效,能疏解外感風寒之邪,與竹葉、柳蒡等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的效果,適用於外感風寒,兼有表熱的症狀。
  2. 宣肺利咽:葛根亦有宣肺利咽之功,可改善因風寒束肺導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與竹葉、柳蒡等藥材協同作用,更有效地緩解咽喉不適。

因此,葛根在竹葉柳蒡湯中扮演著解表透邪、宣肺利咽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治療外感風寒兼表熱,以及咽喉腫痛等病症。

竹葉柳蒡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表: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表之功,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竹葉柳蒡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荊芥與其他藥材如竹葉、柳蒡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提升整體療效。

竹葉柳蒡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清熱生津,潤肺止咳: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之效。竹葉柳蒡湯主治肺熱燥咳,而麥門冬可滋陰潤燥,清熱解毒,並能緩解肺燥所致的咳嗽、口乾咽燥等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藥效:麥門冬與竹葉、柳蒡等藥材相配伍,可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清熱解毒,生津潤燥,達到治療肺熱燥咳的目的。

總之,麥門冬的加入,使竹葉柳蒡湯的功效更全面,治療效果更顯著。

竹葉柳蒡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玄參味苦甘,性寒,入肺、心、腎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壅盛導致的咽喉腫痛、口渴、便祕等症狀,與方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竹葉、柳蒡等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2. 滋陰降火:玄參同時具有滋陰降火之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陰虛火旺導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潮熱盜汗等症狀,與方中其他滋陰潤燥藥物如麥冬、生地等協同作用,達到陰陽平衡的效果。

竹葉柳蒡湯中加入知母,主要考量其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功效。

知母味苦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燥的作用。方中以知母配伍竹葉、柳蒡等清熱解毒之品,旨在清泄肺熱,並兼顧滋陰降火,以達到涼血解毒、退熱止渴的效果。

知母的加入,不僅能加強方劑清熱解毒的功效,也能緩解熱毒傷津所致的口渴、咽痛等症狀,使清熱解毒效果更加全面。

竹葉柳蒡湯中加入牛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牛蒡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外感熱邪引起的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2. 利尿消腫:牛蒡含有豐富的菊糖和蛋白質,能利尿消腫,並促進體內廢物排出,有助於緩解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總而言之,牛蒡在竹葉柳蒡湯中發揮着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竹葉柳蒡湯中使用西河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西河柳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能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2. 疏散風熱:西河柳能疏散風熱,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西河柳在竹葉柳蒡湯中,起到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主治功效


竹葉柳蒡湯主治功效分析及治療原理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描述,竹葉柳蒡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痧疹透發不出: 指痧疹病症,疹點不能順利透發於體表。
  • 咳嗽喘急: 咳嗽症狀伴隨呼吸急促、喘息。
  • 煩悶躁亂: 心情煩躁、悶悶不樂,甚至出現躁動不安的表現。
  • 咽喉腫痛: 咽喉部位腫脹疼痛。

總體而言,該方劑的功效主治可以概括為:透疹解毒,清宣肺胃

治療原理

竹葉柳蒡湯的治療原理,可以從其組成藥物的藥性及相互配伍來理解:

  1. 透疹解表:

    • 葛根、荊芥、西河柳、薄荷 皆具辛散之性,能發汗解表,使體內邪氣從汗而解,有助於痧疹的透發。
    • 蝶蟬 疏風清熱,有助於驅散風熱之邪,協助疹毒外透。
    • 牛蒡 宣肺利咽,除了清熱解毒,亦能促進肺氣宣發,協助透疹。
  2. 清熱解毒:

    • 玄參、知母 清熱涼血,滋陰解毒,針對熱毒壅盛導致的咽喉腫痛有良好的效果。
    • 淡竹葉 清熱除煩,利尿通便,有助於排除體內熱毒。
    • 牛蒡、甘草 皆有清熱解毒之效。
  3. 潤肺止咳:

    • 麥門冬 養陰潤燥,清心安神,有助於緩解咳嗽症狀,並安撫煩躁情緒。
    • 知母 除了清熱,亦有潤燥、養肺益陰的功效,能改善肺燥引起的咳嗽。
  4. 調和諸藥:

    • 甘草 調和諸藥,使各藥物的藥性更好地發揮,並減輕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綜合分析:

竹葉柳蒡湯的配伍,巧妙地結合了「透疹」與「清熱」兩大治療原則。一方面,通過辛散解表的藥物,促進痧疹透發;另一方面,利用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藥物,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同時,潤肺止咳的藥物,又能針對性地處理肺系症狀。

因此,竹葉柳蒡湯通過 宣、清、潤 的配伍,達到透疹解毒,清宣肺胃的治療目的,使痧疹得以順利透發,並改善相關症狀。這也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即根據病機的不同,靈活運用不同的藥物組合,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西河柳1克 荊芥穗 蟬蛻 薄荷 甘草 知母(蜜炙)各3克 炒牛蒡子 葛根各4.5克 玄參6克 麥門冬9克 竹葉30片 水煎服。

相關疾病


咳嗽麻疹氣喘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咽喉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