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柳

西河柳

XI HE LIU

  • 英文名稱: Tamarix chinensis Lour. Cacumen Tamaricis, Chinese Tamarisk Twing
  • 別名:紅筋柳,怪柳,赤檉柳,西湖柳,山川柳,赤怪柳,三春柳
  • 來源:本品為檉柳科植物檉柳的幹燥細嫩枝葉。夏季花未開時采收,陰幹。
  • 道地藥材:河北, 河南
  • 生長環境:河岸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西河柳的傳統功效


1. 發汗解表

西河柳以其辛味,歸入肺經,展現其發汗解表之效。辛能發散,使腠理宣暢,毛竅通利,助汗出以透邪外出。尤其針對外感風寒之邪,其辛散之力恰可將束閉於肌表之病邪透達,從而解除表證。雖其性味微寒,卻不礙其發散風寒之用,反能在發汗解表時避免過於溫燥,此為其藥性調和之處。故臨床上,西河柳常應用於感冒風寒所致之頭痛、身痛、鼻塞、流涕等症,皆取其宣肺解表、透散外邪之功。

2. 解表

西河柳能解表,乃因其性味、歸經所決定。其味苦性涼,歸肺、膀胱經。肺主皮毛,外合衛氣,若風寒外束,衛氣被遏,可見表證。西河柳入肺經,能宣暢肺氣,使外邪從腠理而解。膀胱經為太陽之脈,行於頭項背部,外感風寒易致頭痛項強。西河柳入膀胱經,可隨經脈透達,驅散肌表風寒。雖藥性偏涼,卻能透表發汗,使表邪藉汗而解,並兼清表邪鬱滯化熱之傾向,故善治風寒感冒初起之發熱、頭痛、咳嗽等表證。

3. 透疹

西河柳性味辛、苦,微寒,在中醫學中以其獨特的透疹功效而備受重視。其透疹作用主要歸功於其辛散之藥性。辛味具有發散、行氣的特點,能助於疏散體表風邪及鬱積之熱。

當外感風熱或內蘊疹毒,導致發疹不暢、疹點隱而不出或遲遲不透時,西河柳能宣通腠理,啟動肌膚之表,使原本鬱閉於體內的疹毒得以順利透達體外。此即中醫「毒去邪從」之義,引導疾病向表,化解內蘊邪氣。對於麻疹、風疹、水痘等各種出疹性疾病,若見疹出不暢,西河柳常用以助其透發,促使疹毒外達,避免疹毒內陷,防止病情變化。此法遵循中醫「順勢而為」的治療原則,引邪外出,使病程更加順利。

西河柳的炮製


  • 除去老枝及雜質
  • 洗凈
  • 稍潤
  • 切段
  • 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西河柳注意事項重點

  1. 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者慎用:西河柳性溫,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虛寒的症狀。
  2. 有毒性,過量服用可中毒:西河柳有一定的毒性,過量服用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瀉、頭暈、頭痛等中毒症狀。
  3. 不宜與其他解表藥物同用:西河柳與其他解表藥物同用會增加發汗解表的作用,可能導致藥物相互作用,出現不良反應。

西河柳相關的方劑


西河柳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麻疹鼻塞頭痛感冒咳嗽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