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風熱]功效的中藥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2-12-26關於散風熱
風熱邪氣,犯表、肺氣失和,主要是由「皮毛」或「鼻竅」而侵入肺臟,導致肺氣失於宣發,衛外失於調節的病理變化。
症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於春季,外感風熱所致。
由於風性疏泄,熱性升散,使腠理開洩,故見汗出等症,但因邪鬱體表,肺氣失宣,營衛之氣不得暢達,故雖汗出而不暢。風熱上擾清空,攻於咽喉,可見頭痛,咽痛等症。
風熱襲肺,肺氣失於宣降,故上逆而咳。熱為陽鬱,津液被灼,則口渴,但因病在表衛,津傷不甚,故雖渴而不甚。由於風熱在表,正氣抗邪亦趨於表,故見發熱、微惡風、脈浮數等症。
《諸病源候論·風熱候》:「風熱病者,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於肺也。肺為五臟上蓋,候身之皮毛,若膚腠虛,則風熱之氣,先傷皮毛,乃入肺也。其狀使人惡風寒戰,目欲脫,涕唾出。」治宜辛涼解表,發散風熱。
關於散風熱的15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1. 菊花
菊花性味甘、苦、微寒。主治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本品體輕達表、氣清上浮、微寒清熱、長於疏散風熱、故常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
菊花性涼微寒,能清熱散風,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等症。其體輕達表,氣清上浮,微寒清熱,長於疏散風熱,且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及解熱等作用,故常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
2. 金銀花
金銀花性甘、寒。主治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外感風熱、子宮頸糜爛、蕁麻疹、熱毒血痢、喉痹及多種感染性疾病等症。
金銀花性甘寒,芳香疏散,入肺經。善散肺經風熱,清心胃熱毒。常與連翹、薄荷、牛蒡子等同用,治療外感風熱、溫病初起。若熱入營血,舌絳神昏,心煩少寐者,常與生地、黃連等配伍,有透營轉氣之功。並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效,故常用於熱毒血痢便膿血者。
3. 連翹
連翹性苦、微寒。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用於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連翹性苦寒,入心、肺二經,具有清心火、散上焦風熱,解毒透疹之功。可用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熱入營血,舌絳神昏,熱入心包,高熱神昏,及熱淋澀痛等症。
4. 蔓荊子
蔓荊子性味辛、苦、微寒。主治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用於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
蔓荊子性微寒,味苦澀,入肺、肝經,有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 蔓荊子所含的活性成分,如酚酸、黃酮等,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緩解發熱、頭痛、喉嚨痛、咳嗽等風熱感冒症狀。 臨牀上,蔓荊子常與防風、菊花、石膏等藥物配伍,用於治療風熱感冒。 另外,蔓荊子也可用於治療風邪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等症狀。
5. 前胡
前胡性苦辛、涼。主治宣散風熱、下氣、消痰。治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
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肝經,具有散風熱、清肺化痰、利咽消腫之效。 其散風熱之功, 乃因其辛散升浮之性,能開腠理,透肌表,祛風熱邪於肌表, 故可解肌退熱,止咳化痰,緩解喉痛。
6. 牛蒡
牛蒡性苦、寒、無毒。主治祛風熱、消腫毒。清熱解毒、疏風利咽。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瘡癤腫痛、腳癬、濕疹、風毒面腫、頭暈、齒痛、咳嗽、消渴、癰疽瘡疥。
牛蒡,散風熱。其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胃、大腸經。風熱為風邪與熱邪合稱,風熱之邪常侵犯肌表,可引起發熱、頭痛、身痛、惡寒、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牛蒡性寒,味甘、微苦,具有辛散風熱、清熱解毒、宣肺通鼻、止咳平喘之功,為治風熱感冒之要藥。
7. 白鮮皮
白鮮皮性苦,鹹,寒。主要功效清熱燥濕;祛風止癢;解毒。主風熱濕毒所致的風疹;濕疹;疥癬;黃疸;濕熱 痹
白鮮皮,性微寒,味辛,《本草綱目》載:「白鮮皮,散風熱,治皮膚風疹,瘙癢。」其散風熱之功,乃其辛散氣輕之性使然。白鮮皮入藥,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皮膚瘙癢、風疹等病症,具有祛風散熱、清熱解毒之效。
8. 薄荷
薄荷性味辛、涼。主升浮、既可疏散上焦風熱、又可疏理肝氣,用於疏風散熱、疏肝解鬱。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
薄荷性辛涼,辛能發散,涼能清熱,故有散風熱的功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溫初起,頭痛、發熱、微惡風寒等症。此外,薄荷還能透發涼汗,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藥。內服小量薄荷能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汗腺分泌,增加散熱,因而有發汗解熱作用。
9. 牛蒡子
牛蒡子性味辛、苦、寒。主治辛散苦泄、疏散風熱、宣肺利咽、更可泄火清熱、用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及熱毒瘡瘍證。
牛蒡子性寒味辛,具散風熱、宣肺利咽之功。其散風熱之能與薄荷相似,常相配伍同用;且牛蒡子清熱解毒之效較薄荷優異,薄荷則較擅於解表發汗。牛蒡子適用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及熱毒瘡瘍證,常配伍桔梗、銀花、連翹等同用。惟其性寒滑利,脾虛腹瀉者忌用;癰疽已潰、膿水清稀者也不宜應用。
10. 蟬蛻
蟬蛻性味甘、鹹、涼。主治疏風散熱、以透散為能、既可解表之肺經風熱、又可散裡之肝經風熱。疏散風熱、透疹止癢 明目退翳 祛風止痙。
蟬蛻甘寒清熱,質輕上浮,長於疏散肺經風熱,宣肺療啞。故可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常配薄荷、連翹、菊花等同用。用治風熱上攻,咽痛音啞,常與胖大海同用,如海蟬散。
11. 桑葉
桑葉主治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主治風溫發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風痺隱疹、下肢象皮腫、血熱吐血症。
桑葉性寒,味甘苦,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等症狀。 桑葉清揚上達,疏風熱,清頭目,故常與平肝潛陽之藥物配伍,治療因風邪上攻、肝陽上亢所致的症狀。此外,桑葉甘寒質輕,輕清疏散,長於涼散風熱,又能清肺止咳,故常用於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咳嗽等症。 桑葉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於燥熱傷肺、乾咳少痰。輕者可配杏仁、沙參、貝母等同用;重者可配生石膏、麥冬、阿膠等同用。 中醫認為,桑葉「涼而宣通,最解肺中風熱」,常用於治療肺熱所致的咳嗽。
12. 葛根
葛根性甘、辛、平。主治主升陽明之氣、鼓舞胃氣上行、多用於外感表證邪氣、項背強痛證、又可清熱生津而止渴。降血壓﹐治高血壓腦病(眩暈、項緊、頭痛)等症狀。
葛根散風熱,乃其清熱解毒之功。葛根味甘辛,性微寒,歸脾、胃、肝經。清熱解毒,散風除表。治外感風熱,感冒發熱,咳嗽氣喘,頭痛身痛,咽喉腫痛,麻疹風疹,赤眼腫痛,痢疾腹瀉,泄瀉吐瀉,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13. 淡豆豉
淡豆豉性苦、辛、平。主治透散表邪、宣散鬱熱、主治風寒、風溫初盛、或餘熱內擾、欲其透發者。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燥、胸悶、瘴氣惡毒、陰莖生瘡、溫毒發斑。
淡豆豉,清熱解毒,散風熱,主治風寒、風溫初盛,餘熱內擾,欲其透發者。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燥、胸悶、瘴氣惡毒、陰莖生瘡、溫毒發斑。其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易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力,緩解風熱。
14. 浮萍
浮萍性味辛、寒。主治發汗解表、透疹止癢、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主風熱表證、麻疹不透、隱疹瘙癢、水腫、癃閉、瘡癬、丹毒、燙傷。
浮萍性辛、寒,入肺、膀胱二經,具有散風熱、泄熱利水之功。用於外感風熱及麻疹透發不暢等症,可配伍西河柳、牛蒡子、薄荷等藥同用。又可內服外用於風熱癮疹。浮萍還能泄熱利水,故對於水腫而有表熱者亦可用之。
15. 木賊
木賊性甘苦、平、無毒。主治疏風散熱、解肌、退翳。治目生雲翳、迎風流淚、腸風下血、血痢、脫肝、瘧疾、喉痛、癰腫。
木賊性涼,味甘酸,具有疏風散熱,解肌,退翳的功效。可治療目生云翳,迎風流淚,腸風下血,血痢,脫肝,瘧疾,喉痛,癰腫等症狀。其疏風散熱之功,能祛除外感風熱之邪,使肌膚鬆弛,汗出而解表。解肌之功,能緩解肌肉緊張,消散風寒濕邪。退翳之功,能清熱明目,散結消翳。
關於散風熱的50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散風熱的5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